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10章

  残阳如血,将我和曾勇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我们拖着仿佛被灌了铅一般疲惫不堪的身躯,沿着那条坑洼不平、尘土飞扬的小路,从母亲江往回走。一路上,我的心情犹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混杂在一起。白天在镇政府所遭遇的种种刁难与排挤,如同沉甸甸的巨石,一块接着一块地压在我的心头,让我感觉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每一个轻蔑的眼神、每一句嘲讽的话语、每一次故意的为难,都像一把利刃,在我的心上划出道道伤口。而这百联镇的萧条破败,又像一把锐利无比的钢刀,毫不留情地一下下刺痛着我的心。街道两旁的房屋大多破旧不堪,墙壁上的斑驳像是岁月留下的泪痕,偶尔有几家店铺半掩着门,里面昏暗无光,摆放着寥寥无几、落满灰尘的商品,路上行人稀少,且个个神色匆匆、满面愁容,仿佛被生活抽干了所有的活力。

  曾勇闷着头走在我身旁,许久之后,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气声仿佛承载着他所有的无奈与悲哀,打破了我们之间长久的沉默:“梁主任,您瞧见没,咱这镇上的人,以前虽说不富裕,可邻里间还透着股子热乎劲儿。哪家做了好吃的,总会给隔壁端上一碗;哪家遇上点难事,大伙都争着帮忙。那时候,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心里是暖的。现在倒好,穷得叮当响,为了点蝇头小利,动不动就大动干戈。昨天西街的两家,就为了争个摆摊的地儿,先是互相指着鼻子破口大骂,骂得那叫一个难听,脸红脖子粗的,差点就抄起家伙干仗了,要不是大伙及时拉开,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乱子。这日子过得,唉……” 他的声音里透着浓浓的无奈与悲哀,仿佛承载着这小镇所有的沧桑,每一个字都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

  听着他的话,我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感触,犹如惊涛骇浪在胸腔里翻滚。是啊,贫穷就像一个恶魔,无情地吞噬了人们的善良与和睦,让这原本充满希望的小镇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我紧攥着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暗暗发誓,一定要发挥自己所学专长,为百联镇闯出一条活路,绝不能让这里继续沉沦下去。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淳朴的百姓在贫困中苦苦挣扎,不能任由这小镇的生机被一点点磨灭。想到这儿,我原本有些萎靡不振的精神陡然振奋起来,像是在黑暗无边的夜色中寻到了一丝曙光,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脚下的尘土扬起更高。

  就在这时,静谧得有些诡异的母亲江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那声音如同尖锐的警报,划破长空,在这寂静的傍晚显得格外刺耳,惊得树上的鸟儿扑棱棱地飞起。我心头一紧,心脏仿佛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没有丝毫犹豫,拔腿就朝着事发地狂奔而去,脚下的尘土被我踢得飞扬起来,像是一条土龙在身后追逐。曾勇也紧随其后,边跑边喊:“梁主任,等等我!”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在空旷的四周回荡。

  江边围了一小圈人,个个神色慌张,眼睛瞪得大大的,里面满是紧张,却又面露难色,你推我搡,无人敢上前劝阻。我冲到岸边,一眼就看到两户相邻的居民正怒目而视,脸红脖子粗地争执着,其中一个中年男人双手握拳,身体微微颤抖,嘶吼道:“这块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家的,你们别想霸占!” 对面的老者也不甘示弱,用手中的拐杖使劲戳着地,大声回应:“胡说八道,这地明明是我祖辈传下来的,什么时候成你家的了!” 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眼看着就要动手。

  我立刻上前制止,张开双臂挡在两人中间,大声喊道:“都别冲动!有话好好说!” 先安抚好双方的情绪,然后我耐心地说道:“大家都先冷静冷静,这样争吵解决不了问题,咱们坐下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一说。” 众人见状,稍稍安静了些。我拉着两人在旁边的石头上坐下,开始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求和理由。

  经过一番细致的调查和协调,我发现这是一个多年的误会导致的纠纷,根源是俩大家族常年的矛盾。这两大家族在镇上势力相当,多年来为了争夺河边这一块地的使用权明争暗斗,互不相让,矛盾越积越深。从祖辈起,就因为一些模糊不清的地界划分,再加上过去的一些利益纠葛,渐渐形成了如今剑拔弩张的局面。

  我深知这矛盾棘手,但决心要化解它。我试图依据现有的土地资料和政策,跟他们讲道理:“咱们现在是法治社会,得按规矩办事。我查了镇里的档案,这块地的归属确实有些模糊,但咱们不能就这么一直吵下去,得找到一个公平公正的解决办法。” 然而,双方根本听不进去,依旧固执己见,言辞愈发激烈,甚至开始指责我偏袒对方,围观的群众也被紧张的气氛煽动,对我的调解不满情绪逐渐升温,有人开始起哄:“这新来的干部能解决啥问题啊,还不是和稀泥!”

  我意识到这次调解失败了,心情沉重而复杂。

  和曾勇回到镇政府,我换了身干爽的衣服,坐在办公桌前,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深知,要改变这百联镇的贫穷面貌,刻不容缓。这不仅是为了我自己能够在这里站稳脚跟,更是为了这些善良却又深陷困境的百姓。于是,我强打起精神,把心思全部放在了探寻百联镇的致富项目上。

  我翻开之前收集的资料,仔细研究起来。母亲江水量丰富,这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若是能建一座发电站,不仅能为百联镇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解决柳县及周边地区的电力供应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可一想到资金,我的心又凉了半截,现阶段,镇里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就连启动资金的零头都凑不齐,这个项目只能无奈搁置。想到这里,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心中满是惋惜。

  接着,我又想到利用母亲江水养殖罗非鱼,再开个钓鱼场。罗非鱼生长快、适应性强,市场前景不错,而且钓鱼场还能吸引周边游客,带动消费,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但问题也接踵而至,运输是个大难题,这路况太差,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别说是运鱼,就是人走在路上都费劲,鱼运不出去,一切都是白搭。再者,母亲江岸边两大家族矛盾不断,要是在这儿搞养殖,怕是天天不得安宁,说不定今天鱼苗刚放下去,明天就被人给破坏了,必须得先想办法解决这个矛盾,才能顺利开展养殖项目。

  还有,百联镇气候温和,土壤条件也适宜,种植水果是个不错的选择,像荔枝、龙眼这些,在市场上都很受欢迎,价格也相对可观。可种出来容易,卖出去难啊,得提前找好稳定的销售渠道,否则果子烂在地里,农民们一年的心血就白费了。现在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没有固定的销路,根本不敢大规模种植。

  综合考虑下来,我觉得当下还是先从养殖项目入手比较可行,只要运作得好,以点带面,说不定能带动百联镇后续的一系列发展。可这事儿得找个靠谱的领导支持才行,想到这儿,我脑海中第一个排除的就是顾胜利,那家伙处处刁难我,找他无疑是自讨苦吃,说不定还会被他把计划搅黄。思来想去,我决定去找李政轩,从之前的接触来看,他是真心想为百联镇谋发展,也愿意支持我,和他合作,或许能让我的计划顺利实施。

  主意已定,我起身前往李政轩的办公室。镇政府的走廊昏暗寂静,只有我的脚步声在回响。我轻轻敲了敲门,里面传来李政轩低沉的声音:“请进。” 我推开门,李政轩正坐在办公桌前,手里夹着一支烟,烟雾袅袅升腾,弥漫在办公室里,让整个房间显得有些朦胧。看到我进来,他微微一愣,随即露出笑容,热情地招呼道:“梁鸿啊,快进来坐,找我有事儿?”

  我走到他对面坐下,深吸一口气,说道:“李镇长,我这几天收集了一些咱们百联镇的资料,也有了些自己的想法,您要是有时间,我想跟您详细汇报一下。” 李政轩眼睛一亮,掐灭了手中的香烟,往前倾了倾身子,认真地说:“好啊,我正想听呢,你说,我洗耳恭听。” 他的眼神里透着期待,让我感到一丝温暖。

  我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讲述起来,从百联镇的现状分析,到各个致富项目的利弊,再到我初步拟定的发展计划,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我谈到镇上的人口结构、劳动力情况,以及现有的产业基础,还拿出一些简单的数据图表加以说明。李政轩听得很认真,不时地点头,偶尔插上几句话,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某个项目的可行性周期、预计投入产出比等。随着交流的深入,我越发觉得,找对了人,这百联镇的未来,或许真的能在我们的努力下,迎来一丝曙光……

第10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