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章 边陲农家

  乾德皇帝睁开眼睛,欣喜若狂。

  四周虽然一片漆黑,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体的变化。

  每天醒来的那种疲惫不见了。小皇帝坚硬如铁的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他在被子里摸了摸自己的身体,光滑、结实,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力气。

  他压了压自己的情绪,轻轻咳嗽了一声。

  没有任何动静。

  他皱了皱眉,提高了音量:“来人!”

  右侧传来吱呀一声门响,天光从开门的地方透进来。一个人影逆着光走到他床前。

  乾德皇帝这才觉得不对劲。

  等等,他的九纹龙帐呢?他的八宝龙床呢?

  “掌灯!”他下意识的喊了一声。

  人影没动。

  他翻身坐起,借着微弱的天光打量四周。

  上方是低矮的茅草屋顶,不时有朽烂的茅草掉落。四壁是黄褐色的泥土墙,墙壁上七零八落地挂着一些破烂的蓑衣、斗笠、筲箕、竹篮之类。

  他的身上盖着一团黑漆漆的烂棉絮,身下则是腐朽潮湿的稻草。

  这不是他的寝宫,更不是他摆阵聚气修炼的宫室。

  他抬头,看清了站在床前的人。

  这是一个面孔黝黑,头发凌乱的中年人。

  那人驼背高耸,左肩下倾,左腿明显比右腿短一截,分明是个跛子。

  这不是他宫里的内侍。

  能进他寝宫侍奉的内侍,都是精挑细选的伶俐人,个个身材匀称,面容清秀。

  皇帝心里一沉,喝问:“你是何人?”

  跛脚人吓了一跳,登登登连退三步。

  毕竟是当了三十年帝王的人,含怒出声,气势非一般人能承受。

  “说!”

  他乘胜追击。

  “我,我,我是你爹。远儿,你怎么了?”

  跛脚人说的话,让皇帝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先帝已经殡天三十年,三十年来,还没人敢冒充皇帝他爹。

  “姓名?”

  “远,远,远儿,你......我叫君志忠,你爹......呀。”

  君志忠在皇帝的目光下,结结巴巴的说出了自己的名字。他不明白,为什么儿子连他也不认识了。

  皇帝却陷入了沉思。

  君志忠,姓君?这自然不是先帝的名讳。但“君”是皇族姓氏。此人有皇室血脉?

  但皇帝搜索了所有记忆,都不记得皇家有君志忠这个人。

  “这是哪里?”他继续不动声色地问。

  皇族大多居住在神京,但也有一部分分封和流放的皇族。除此以外,江南还有部分姓君的人。江南是君氏皇朝的发祥之地,那里还要皇室的分支。

  “铁牛镇,黄家村。”

  君志忠战战兢兢地回答。

  “哪个县?哪个州?”

  “长寿县,西极州。”

  西极州?皇帝吃了一惊。

  西极州是大黎皇朝最西边的州府,紧邻蛮夷,乃是边陲。

  从西极州到大黎皇城所在的神京,足足六千三百里。军用快马奔驰,日夜不停,也要十日。如果是马车,没有两个月,别想到达。

  他怎么来到了这么远的地方?

  醒来之前,不是在云矶的阵法中吗?谁把他送到这里来的?

  他想起一事,问道:“今天是初几?”

  君志忠偷偷地打量着他,目光惊疑不定,颤声说:“今天是十月初一。”

  十月初一?

  “哪一年?”

  “乾德三十年。”

  乾德三十年,十月初一,这么说来,就是他走进阵法的同一天。

  一天时间,他是怎么从神京皇城来到这边陲山村的呢?

  慢着!怎么来的,可以先不用想。现在要想的,是怎么回去。

  皇帝回想云矶的话,少则十日,多则三十日,就可出关视朝。

  他在心理盘算:想必太子和文武百官再怎么不满,必定会安心等待三十日。

  如果一月之后,自己还未回到皇城,只怕朝政就要乱了。

  朝政乱了,就是天下大乱。

  一定要回神京去!而且要快,越快越好。

  想到这里,他掀开盖在身上的烂棉絮,站了起来。

  一股凉意倏地窜上胸膛,他这才发现,自己光着身子。

  君志忠将放在他脚边的衣服递给他。

  这是一件粗布短衫。

  不,说粗布都算好的。这件衣服的布料连粗布都不如,就是乞丐穿那种的破麻布。乾德皇帝一辈子没穿过这样的衣服,连他的马奴和轿夫穿的,也比这件衣服好一千倍。

  但他没动一点声色,慢条斯理地穿上衣服。穿衣的过程略显笨拙,但总算没有将前后穿反。期间,君志忠还帮他拽平衣襟,系了一根衣带。

  皇帝光着脚迈步,踉跄了一下。地面不平是其一,其二则是他感觉腰腿钝痛,似乎被殴打过。

  君志忠扶了他一把,一瘸一拐跟着他,语气中有责备的意味:“远儿,你都16岁了,可别再胡闹吓唬阿爹了。”

  16岁!

  皇帝心中一定,看来云矶还真有本事,真让他回到了16岁的大好年华。

  屋子很小,君志忠说话的功夫,皇帝已经弯腰迈出了低矮的房门。

  外面,是一个两丈见方的小院子。

  一排木棍架成的围墙只有五尺来高,木棍大小不一,高矮不齐,一看就是东拼西凑而成。

  透过围墙,可以看见外面杂乱的柏树、杨树、苦楝树、油桐树等。

  树林间,掩映着一些低矮的农房,大多都是黄土墙、茅草顶。

  目光所及,到处是大小不一的田地。田地里,长着浅浅的麦苗,偶尔可见零星的野花野草。

  远方,是连绵的山脉,确实是西州和极西州一带的地形。

  皇帝盘算:西极州地处山区,良马难寻。可以先找辆牛车,赶到镇上。若能寻一匹劣马,则很快可到县衙。到了县衙,就可以换驿马,不过三五日间,就可到州府。

  西极州太守是陛见过的,认识自己。到时候,让他叫两个人,挑两匹好马,护送自己,就可在一月内回京。

  想到这里,他大步朝院外走去。

  他不能在这小小山村耽误时间。

  “远儿,你去哪里?”

  一个妇人从右手边的屋子里出来,左手端着一个粗陶碗。她有一头枯黄的头发,脸颊又黄又瘦,脖子又细又长。

  “这妇人妙啊!”

  皇帝只瞟了一眼,就看出这妇人姿色上乘。

  别看她皮肤粗糙,气色不好,但那身段,那步态,比得上宫里的许多高等妃嫔了。只要悉心调养,精心妆扮,不出一年,准能倾国倾城。

  那妇人用空着的右手抓住皇帝的手,将左手的粗陶碗递给他:“吃饭。”

  皇帝看着手中的碗,碗里是粗糙的豆渣,里面有少量的碎黄米饭。

  这种东西,他从来没吃过。他想,就是天牢里的罪犯,也不会吃这样的饭食。

  皇帝一撒手,粗陶碗落地,咕噜噜滚了一圈,碗没破,里面的东西却洒了一地。

  “哎呀,你这孩子......”

  妇人嗔了一句,赶紧蹲下身,把碗扶正,一双长满裂口的手灵巧地在满地泥沙中翻找,将那些豆腐渣和碎米饭粒逐一捡起来。

  这小院子十分简陋,地面全是大小不一的碎石,虽然收拾得很干净,但豆腐渣上还是沾满了泥沙。

  那妇人却毫不在意,将捡起来的豆腐渣略吹一吹,便放进了嘴里。

  “你做什么!”

  皇帝吃了一惊,语气便重了些。

  一直唯唯诺诺的君志忠突然一改之前的畏惧之色,两步跨过来,扬手在他胳膊上拍了一掌:“怎么和你娘说话呢?这么大的人,连碗都拿不稳,还敢和你娘大声,反了你!”

  “哎呀,孩子又不是故意的,你干啥?”

  妇人赶紧起身,拉开君志忠,在皇帝胳膊上揉了揉,柔声说:“没事,下次小心一点。这东西还能吃。”

  娘?

  皇帝皱眉打量眼前的妇人,又看向君志忠,爹?

  这是怎么回事?

  他转了一圈,找到一个装满水的木桶。

  他凑近木桶,终于看清楚了自己现在的模样。

  水里的少年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宽阔的额头。一双细长的丹凤眼,左眼角有一条横着的细长疤痕,正好将眼角和鬓角连在一起,看起来格外俊俏。

  但无论这张脸长得多么周正,都与皇帝本人相去甚远。

  他进了神京,会有人承认他的身份吗?云矶知道他变成这副样子了吗?还有太子,能认出他是父皇吗?

  但不管怎样,都要先进京再说。

  想到这里,皇帝转身就往院外走。

  刚走出两步,手上一紧,君志忠和妇人一前一后拉住了他:“你去哪里?”

  皇帝看了他们一眼,从他们眼里看出了担忧与慈爱。他没有在意,淡淡地说:“放手。”

  他当了三十年的皇帝,这一句话语气虽淡,威压却十足。但凡他用这样的语气说话,不管是朝廷重臣,还是后宫妃嫔,无不噤若寒蝉,俯首请罪。

  但眼前这一对夫妇却毫无所觉,仍然拉住他。

  “你还没有吃饭呢。”妇人很温柔。

  “先吃饭,再下地。”君志忠很和气。

  皇帝愣了愣。

  “砰砰砰!”

  还没等他说话,门外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第2章 边陲农家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