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3章 君行远

  砰的一声,来人没等开门,一脚将篱笆做成的院门踢成两半,闯了进来。

  来人身材魁梧,满脸麻子,进门就嚷道:“君志忠,你的好运来了。黄老爷看上了你家的地,出价五两银子,快跟我去交割!”

  君志忠赶紧上前,脸上堆满笑容:“麻六哥,快请坐。远儿,给麻六叔拿凳子。”

  皇帝扬了扬眉,没动。

  麻六一伸脚,自己勾了一根粗木做的长条凳,大马金刀的坐下,说道:“废话不多说,赶紧把地契拿出来。黄老爷说了,现钱交割,不欠你一个子儿!”

  “黄老爷是谁?”皇帝问身边的妇人。

  妇人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低声道:“你怎么了?黄老爷就是村东头的地主老爷啊。全村一大半的土地都是他的,他怎么还来买咱们家的那三亩地呢?”

  皇帝点了点头,不过是个小地主。

  麻六面前,君志忠苦着脸说:“六哥,你是知道的,我们只有一块地,全家都指着这块地呢,怎么敢卖!”

  “不卖?”麻六一瞪眼,“黄老爷看上的地,你敢不卖?你不想活了?你们全家都不想活了?”

  皇帝皱眉:“我朝律令,土地买卖,需得双方自愿,不得强买强卖。哪个黄老爷如此霸道?”

  “哟呵!”麻六把凳子一掀,跳了起来,“小远,跟着私塾的周老头读了两天书,长见识了啊?六叔教你一句:天高皇帝远,律法没人管。在咱们村,黄老爷说的话,那就是圣旨。”

  乾德皇帝大怒。

  他宵衣旰食三十年,自认为四海升平,八方宁靖,治下百姓个个都安居乐业。

  朝臣们天天上奏,说的都是九州八十县,村村户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哪知道在这边陲山村,竟有一个什么黄老爷,无视皇朝律法,强买强卖。

  这还了得!

  他双手一背,对君志忠夫妇说:“你二人不用理他。他若真敢强买强卖,就去官府击鼓鸣冤。管他什么黄老爷,黑老爷,统统都得流放充军!”

  这一刻,他身为帝王的气势一览无遗,把麻六都镇住了。

  君志忠愣了好大一阵。

  他不明白,一向胆小懦弱的儿子怎么突然强硬起来,那种让人不由自主想要俯首下跪的感觉,让他心惊胆战。

  他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才拉了拉皇帝的衣襟,低声说:“远儿,官府老爷,可不是咱们这样的人家能见到的......”

  麻六也反应过来,冷笑一声:“行,我这就回去禀告黄老爷。有地不卖黄老爷,我看你们在村子里能活多久!”

  君志忠赶紧上前赔笑:“麻六哥,你别和孩子一般见识。黄老爷那里,你多美言......”

  麻六一把推开君志忠,冷冷地说:“讨饶?晚了!你自己和黄老爷说去吧!”

  说罢,头也不回,扬长而去。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啊。”君志忠急得团团转。

  皇帝不明白他急个什么劲儿。朝廷自有律法,就是王侯将相,都不敢强买强卖。一个小小的黄老爷,算什么东西!

  他没心思理这一对农民夫妇,他要赶紧回神京。大不了路过县衙的时候,给当地县令打个招呼,查一查那地主有没有强买土地行为,若有,依法处置也就是了。

  他抬脚走出院门,四顾一望,不禁犯了难。

  门外,阡陌纵横,四面环山,铁牛镇在哪里?县衙、府衙又在哪个方向?

  还有这路,都只有一尺来宽,别说牛车,就是行走都要小心。

  看来,要想回神京,还得找个熟悉道路的人同行。

  他刚要转身回小院找君志忠,就听见一个女子的喊声:“君行远,君行远,我在这里!”

  皇帝循声望去,对面柏树后面转出来一个女子,正冲他挥手。

  那女子有一张胖嘟嘟的大圆脸,脸上的肥肉把眼睛都挤得看不见了。这样一张脸上,偏偏有一双弯弯的柳眉,浓密乌黑,也不知道是天生如此,还是眉黛画成。

  她穿了一件粗布上衣,白麻布裙。裙子上斑斑点点,全是泥浆,她却毫无所觉,又跳又喊。

  两条粗黑的麻花辫随着她的跳喊上下翻飞,发辫上,两朵紫悠悠的牵牛花也随着上下翻飞。

  这女子够丑够野,但也足够活泼可爱。

  “这女子妙啊。”

  君行远在心里评了一下分,容色虽不及宫里的粗使宫女,但天真活泼的性子还是很少见。

  那女子蹦跳着来到他面前,递给他一个黑糊糊的东西:“给,我专门给你留的。”

  那东西入手微烫,散发着一股烤红薯的香味儿。

  皇帝当然是吃过烤红薯的。

  不过送到皇上面前的烤红薯可不是黑糊糊的样子,而是经过御厨精心挑选烧烤,一个个小巧玲珑,色泽金黄,乃是他和某个来自西州的妃嫔调情时的小点心。

  “吃呀!”

  女子给了他一个,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差不多的烤红薯,吹了吹,一口咬下去。

  黑糊糊的烤红薯露出金黄的内瓤,那女子嘴边却糊了一圈儿黑灰,连牙齿也变成了黑色。

  皇帝没忍住,哈哈哈笑出了声。

  女子浑然不觉,也冲皇帝嘿嘿傻笑。这下,连舌头也变成了黑色。

  皇帝转过头,差点笑得呛住了。

  在皇城里面,可没有这样率真可爱人。

  等等,她刚才叫自己什么?君行远?她怎么知道自己叫君行远?

  君行远不是记在皇家玉蝶上的名字,而是皇帝年轻时给自己取的别名。

  年青时,太傅告诉他,要想有真正的学问,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那时候,他尚未登基,还是太子。

  身为太子,读万卷书容易,行万里路却并不容易。

  储君出行,有规定的仪制、随从和路线,不是想走就走的。

  后来登基为帝,一举一动更是举国关注,一言一行都有史官记录,哪能随心所欲。

  有限的几次狩猎、出巡,都是以安抚各方势力、平衡朝廷派系为主,那能算行万里路呢?

  因此,他给自己取了个别字,“行远”。

  君子行远道,志在四海逍遥。不过是帝王闲暇时的一点小梦想而已。

  哪知道,这偏远西州,竟然还有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和自己的别名相重。

  从醒来到现在,皇帝也渐渐明白了,自己并不是返老还童,而是附身到了这个名叫“君行远”的少年身上。

  至于原来的君行远到哪里去了,还要回京问一问道士云矶。

  皇帝最怕的是,他和少年互换了身体。

  想一想,别人占据了他的身体,代替他发号施令,代替他临幸后宫嫔妃,那真是不寒而栗。

  虽然那具身体已经老迈不堪,但只要身在帝位,就有无数的可能。

  万一少年发怒,杀他的子嗣,灭他的族人,颠覆他的皇朝,那就更是可怕。

  想到这里,他回京的心就更急切了。

  女子当然不知道皇帝的心思,还热情的凑近他:“吃呀,你怎么不吃?”

  女子埋头啃了一口自己手中的烤红薯,低声说:“我爹说,他喜欢你。叫你爹上门提亲,我爹准会同意。”

  说完这话,女子的胖脸上现出两坨红晕。

  皇帝吓了一跳,这女子虽有点妙,但叫他纳入宫里,他还是不愿意的。

  但旋即一想,女子说的是农家少年君行远,他又松了口气。

  “君行远,黄翠花,你们在干什么!”

  一个公鸡打鸣般的声音打断了皇帝的思绪。

  从黄翠花出现的柏树后面,又跳出一个农家少年。

第3章 君行远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