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雪夜案04
从办公室出来后,林晴让教导主任带她去了监控室,教师办公室里都有监控且运行良好。调出监控后,她坐在电脑前,不甘心的看着视频里的周永安,尽管她内心十分怀疑这个男人,但是视频中显示,周永安在昨晚十点到十二点期间,除了站在办公室窗口抽了一支烟以外,全程都坐在工作台书写笔记,直到离开。
这个时间段正好是案发的前后。
一切似乎在往不好的结果上发展。林晴托腮盯着右下角闪动的时间,在脑海里把冯川调查的所有人的不在场时间和理由在脑海里碾磨开来,统筹盘算,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昨晚所有有作案条件的人,都一如寻常,案发期间都有监控或至少三人以上的证明。
既然校内的人员大致排除了嫌疑,那有没有可能昨晚校外有人偷溜进来?林晴推想一番,起身招呼一声:”冯川,跟我来!”
她带冯川来到操场外围的围墙边,目测了一下围墙的高度,估计接近三米,之后她又走到教导主任所说的那个主席台上,现在有主席台的地基作为垫衬,墙面离地的高度减少到两米多。
冯川伸手在墙上摸了摸,水泥材质摩擦力还是足够的,他问林晴:“你觉得有人翻墙进来?”
“这学校出入口就一个,既然门房那边监控都没有拍到外人进出,恐怕只有这一种方式进来了。”林晴拍了拍墙面,试探问道:“冯川,这个高度你可以翻过去吗?”
“没问题!”
冯川回答的底气十足,他身高一米八,在警校时体能测试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五的水平。
在林晴的示意下,他后退几步,加速冲刺,在距墙面十公分左右距离时一跃而起,蹦起来挥手扫落了墙坎上的积雪,之后又做出同样的助跑动作,蹦起来右脚在墙面上点了一下,身体跃过墙头,动作一气呵成,身轻如燕。
“林队,很轻松!”墙对面的冯川喊道。
林晴回应了一声,照着冯川的动作自己试了一遍。她身高一米七五,比冯川矮了一截,翻过这道墙同样很轻松。
墙外面二十米处就是一条街,商铺林立,大多是专做学生生意的小店。因为今天学生提前休假,街上比平时人流少了一些,但也足够热闹。
林晴留意到有几个店铺的老板看了过来,应该是看到了两人方才的举动,不过表情倒是见怪不怪。
站在墙的另一面,失去了垫高的地基,这面墙在林晴眼中显得有些高不可攀了。更让她傻眼的是,可能是为了美观,这堵围墙朝外的一面都贴上了米色的瓷砖,表面光溜溜的,脚踩上去根本借不了力,更加难以逾越,她让冯川试着翻了几次,均失败。
“林队,不借助工具,不可能有人能从外面翻墙进学校的。”冯川弯腰扶着膝盖,他扭头望向街对面的商铺,气喘吁吁道:“另外,如果真有人从这儿翻墙,恐怕会被对面的人看到的,就算是晚上店家没人,我想对面商铺的监控也能拍到些什么吧。”
冯川说的她当然明白。她刚才在墙头上时查看过围墙的边缘,没有看到有类似爪钩钩过的痕迹,很可能是借助梯子之类的工具从这儿翻进去的,那么凶手这么大的举动,很可能会被街对面的监控拍到。
林晴指示冯川去调取对面商铺的监控,自己则回学校查看案发现场的勘察结果。
进度比她想象的快一点,当她回到案发现场时,围绕死者半径五十米的地面,积雪都已经被清空了,不过结果倒是不容乐观,只有被害者留下的部分脚印,暂时还没有发现凶手的。
除此之外,一名负责外围勘察的警员跟林晴汇报,说在四十米之外的树下发现了一枚不属于受害者的脚印。林晴跟着去看过了,脚印肯定不是早上留下的,至于是昨晚什么时间就无从判断了。她推断,是因为有树枝遮挡,脚印才没有被雪覆盖,不过脚印的轮廓已经变得很模糊。以她的经验,大致能推出脚印所有者鞋型尺码和身高,比对过后发现可能是名女性,恐怕是下晚自习的学生留下的。
到了晚一些的时候,冯川那边把调取监控后的盘查结果告诉林晴,他和几个同事询问过学校外围的所有店铺,也调取了案发时的监控,根本就没有发现有人携带梯子之类的工具出现过。至于林晴的另一个推断,那就是有人协助,以“搭人梯”的方式越过围墙,也被冯川否决,因为他们看过监控之后发现,那么晚的时间再加上天气寒冷,经过学校附近的也就只有一名流浪汉,外加两条狗。
更坏的消息是在第二天,而且一来还是一连串。
首先是昨天忙了一天的林晴,夜里才赶到医院,女儿住院挂上点滴后本来稍好了一些,到半夜又开始发起高烧,林晴忙前忙后,彻夜不眠,到早上时人都是蒙的。接着她顶着黑眼圈参加了由分局局长组织的关于育林中学这起案件的会谈,迷迷糊糊中听到说这起案件已经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学校监控坏掉的事不知被谁传出去了,被一些小报记者带了些节奏。市局领导下了命令,限五天之内破案,上面给下来的压力被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刘成荣交到了林晴身上。
会议刚结束,林晴接到陈白萱打来的电话,昨天林晴已经安排陈白萱把死者身上提取的凶手留下的人体组织样本,拿去数据库对比,同时采集了当晚在校教职工的指纹和血液跟样本比对,这其中包括周永安的。
结果是在早上开会期间出来的,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数据库还建立的不太完善,库中数据除了部分人员复杂的街道社区之外,大多是有过前科或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员。样本在数据库中未找到所有者,和学校那边的人也配对不上。
配比范围只能继续扩大,林晴安排人员协助陈白萱,对学校的所有人员进行指纹采集,上到校长下到保安,还包括在校外居住的人员,也不管人员体征是否满足作案条件。案发现场留下的那根驼色棉线,有警员去市场搜寻同样材质的织物,试图从买家里面找到嫌疑人选。
在驶往学校的路上,林晴实在支撑不住了,靠在老式桑塔拉的后座上打盹。这辆车有上十个年头,经过长期高强度的使用,底盘已经变得松散,走在不太坑洼的路上都吱吱呀呀响个不停。车的减震系统也老化了,凡过一个坎,屁股都要跟座椅来个短暂分别。
这样恶劣的“睡眠环境”却丝毫没有影响林晴,她太累了,前一秒还在闭眼思索凶手究竟是如何进入校园,下一秒鼻尖就响起了微妙的鼾声。
小憩了十来分钟,林晴被负责开车的同事叫醒,告诉她手机响了好几次了,她睡眼惺忪的瞟了一眼手机屏幕,见有三个未接来电,是冯川打来的。
林晴回过去电话,刚一接通,冯川焦急的声音就从电话中传出:“林队,出事了,育林中学还失踪了一个女学生!”
“什么时候的事?”林晴急的打了个激灵,睡意全无。
“就在案发那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