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7章

  同时,顾知秋把操作方法也详细的写在了信箱正文。

  至于原理,他没有赘述,解释起来太麻烦,而且就算解释了他也不懂。

  还是不给他制造太多麻烦为好。

  选择发送!

  滴!

  发送成功的回执邮件收到之后,顾知秋眼睛一闭,直接倒在床上睡了过去。

  ……

  ……

  五月十四号。

  从凌晨开始,周雄就一直盯着信息安全总署的官方邮箱。

  顾知秋的邮箱标红。

  以确保第一时间就能看到回信。

  到了下午。

  崔浩走进办公室。

  “周老,有消息吗?”

  周雄摇摇头:“有个屁,你准备把那小子给我拉过来吧。”

  “这几天干扰讯息越来越多了,”崔浩道:“恐怕他来了人手也不够,我还得再去找一批人。”

  周雄叹了口气。

  正气头上,

  一道滴答声,从音响中传出。

  无数人纷纷围向办公室。

  周雄攥着拳头,又到电脑前面。

  打开邮件,双击解压了顾知秋发来的程序。

  然后运行。

  一个黑色的文本框骤然从屏幕上打开。

  然后无数数字如同跑步一般,从黑色的屏幕上宣泄而下。

  随后在屏幕中央,出现一个蓝色的输入框。

  输入框旁边,是一个【破解】按钮。

  是老人最爱的傻瓜式破解。

  这一刻,周雄眼眶湿润。

  他激动的指着崔浩:“去,去把这两天的情报拿来!”

  崔浩一去一回,很快拿来两叠不同颜色的纸张:“这些是昨天的,这些是今天的。”

  “你来,你来试!”

  周雄站起来,把位置让给了崔浩。

  崔浩深吸一口气,把昨天的一封加密讯息输入了进去。

  办公室内,周雄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死死地盯着屏幕上跳动的代码。

  手指抖的厉害。

  办公室外,无数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双手趴在窗户上,往办公室里看着。

  滴答。

  滴答。

  时间一分一秒的度过。

  两分钟后,

  输入框缓缓出现一串文字。

  【今天天气晴朗,今天的午餐又是汉堡王,可恶,我发誓周末绝不再吃这些垃圾食品,还有,一定要离这个垃圾工作远一些,我简直拉屎都要汇报了。】

  崔浩小心翼翼的拿出昨天人工破解了一天的译文。

  【今日晴朗,午餐汉堡王……】

  他吞了口唾沫。

  回头看向周雄。

  “周老……成……成功了……”

  周雄此时转过身子,面朝落地窗,一只手擦着眼泪。

  嘴里骂骂咧咧道:“我就知道我们华夏一定有天才的,老外那些狗屁谜语,算个屁啊!”

  哗!

  办公室外,掌声经久不衰。

  “顾知秋,这小子真是好样的。”

  周雄深吸了一口气,把眼角的泪水擦干。

  转过身去,便又恢复了严肃。

  “今天的密文,马上破解,我要看到所有的讯息!”

  周雄把顾知秋的程序,发放到信息安全总署的每个电脑上,同时运行。

  十分钟之后,所有密文尽数破解完成。

  崔浩拿着那封唯一有价值的讯息跑进办公室:“周老,今天下午六点,京都西单。”

  现在时间,下午四点。

  这是信息安全总署,第一次提前得到消息。

  整个总署所有人,无不畅快!

  周雄猛地一拍桌子,声音浑厚道:“他奶奶的,解气!给我通知执法总署,猎鹰行动,收网!”

  ……

  ……

  ……

  洛城。

  顾知秋这边,收到了崔浩的邮件。

  得知程序成功之后,也算是放下了心来。

  忙完了国家的事儿之后,他也得赶紧为自己着想了。

  其实如果他多等两天,等信息安全总署解决了境外的那些苍蝇之后。

  他就一定会收到一封华夏信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是信息安全总署直属院校。

  无论是周雄还是崔浩,都不希望放过顾知秋这样的天才。

  但可惜,这不是顾知秋的理想院校。

  数学是他的天赋,但不是抱负。

  他的目标院校还是华夏科技大学。

  现在距离高考也就剩下不到二十来天。

  他得赶紧为自己保送的事情做准备了。

  ……

  保送这事儿,对顾知秋来说,不难。

  只要写一封信,只要华夏科技大学的人看到这封信。

  他就肯定自己会被特殊招录。

  唯一的麻烦事儿,那就是一旦开始写了,很容易收不住笔。

  从床上爬下来,他抽出笔筒里一根0.05mm的晨曦黑色水笔。

  准备用这一块五一根的笔,写下一封足以让华夏科学界,乃至全世界科学学界为之震撼的文字。

  信纸开头。

  “尊敬的华夏科技大学领导,您好”

  写完开头之后,顾知秋就哑火了。

  笔尖停留在纸张开头,点出了一个墨块。

  可正文第一个字始终没有落下。

  纠结。

  太纠结了。

  他在想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才能进入华夏科技大学。

  可控核聚变?

  超导结构?

  光刻机?

  或者暗物质能源?

  在这几个选项上,他纠结了很久。

  可控核聚变的成功关键,在于高分子材料工程和射频技术的突破。

  是多学科配合的结果。

  单靠一张纸,只能说明可行性。

  但想要真正造出来,需要研发出恒温材料和量子共轨装置。

  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研发成功的。

  光刻机?

  这个和可控核聚变装置是相同的问题。

  唯一的区别是,国产光刻机组件设备已经有了制造技术。

  而是精度要求达不到。

  所以国产光科技需要的是从50分完善到100分的工程师。

  而不是从0到1的开拓者。

  太空能源?

  暗物质能量波是顾知秋后半生钻研的课题。

  当初国家能源部和科技部找到他的时候,给的时间是二十年。

  按照能源部的说法二十年之后,可开采原油和天然气将枯竭。

  可控核聚变勉强能够维持接下来几十年青黄不接的局面。

  但,并不乐观。

第7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