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日军精锐名不虚传
“冲啊!”
紧跟在一营后,李云龙也给自己配备了一挺捷克式,身后跟着两名弹药手跟着他左突右冲。
李云龙作战经验丰富,枪法精准。几乎每一次点射都能打倒一名鬼子。
“哈哈,团长,这富裕仗打的真带劲!”
在李云龙的身边,警卫员虎子也端着一挺机枪正激动的突突着,他这辈子还是头一次打这么富裕的仗。
新一团在八路军之中,算是比较富裕的,毕竟他们有着一个鬼精会搞事的李大团长,经常能通过各种手段搞到武器弹药,但即便如此也只能算上矮子里拔将军,和鬼子或者富裕的晋绥军或者中央军一比,那还是穷哈哈。
虎子作为团长警卫员,子弹还算是比较充裕的但每次战斗分发到的也不过五六十发而已,哪里像现在这样!子弹管够。
打枪,可比拼刺刀带劲多了!
“去死吧,小鬼子们!”
李云龙将全团几乎左右的机枪全部集中到了这一支小部队上,几十挺机枪一起射击,那火力密度简直是不敢想象,仅一瞬间鬼子就被打蒙了。
鬼子们不明白明明是自己在进攻,怎么土八路向自己发起冲锋了,而且火力还这么强。
在新一团的强大火力和鬼子的满脸蒙圈之下,李云龙的部队长驱直入,如同钢刀切豆腐一般,直直插入鬼子的阵地,直奔预定的炮击阵地。
突击队后方,王承柱带着他的炮班,弯着腰跟随在后面,每个炮班成员身上,都带着足足十发炮弹,一众人沉默的跟随在团长身后。
“兄弟们跟我冲!不要浪费时间。”
在击毙了鬼子之后,新一团的战士们本能的俯下身子去捡日军的武器,这是他们主要的武器来源。但这一次战士们的行为却遭到了李云龙的阻止,现在在冲锋没有时间缴获了。
新一团蓄势而发,气势如虹,如同猛虎下山,而鬼子完全没有想到对面的敌人竟然会主动发起进攻,一时间竟然组织不起像样的防御。
“纳尼,八路军居然敢发动进攻?”
日军指挥所内,坂田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从掩体内冲出来的新一团,顿时睁大了眼睛,语气带着浓浓的难以置信:
“就凭他们那点兵力?”
“我们的对手,这是想干什么?”
“看不懂,这不符合常规,我无法理解他们的意图。”一旁的副官也是一脸懵逼。
“不是孤注一掷的决死冲锋,就是欺骗性进攻,敌人可能有什么阴谋,不过目前我还无法判断。”坂田眯了眯眼睛,思索片刻说道。
“不知道这个八路军指挥官想出了什么奇妙战术,有趣,有趣……拭目以待吧,就凭八路军那点兵力,蝼蚁撼树。”坂田嘴角勾起了一丝冷笑。
但随即,他猛然睁大了眼睛,声音带着浓浓的惊讶:“对方的火力怎么会这么强?”
在他的视野中,对方的阵地上,突然冒出了密密麻麻的机枪火力点,那数量,绝对超越了他一个满编大队,而且,对方一反常态的,保持持续射击,几乎把轻机枪当做重机枪来用,子弹不要钱的打,一时间居然压得他的进攻部队抬不起头来。
“居然还隐藏了火力!而且,从数量上来看,几乎是隐藏了一半的火力,看来我还是小看了对面的八路军。”
坂田的惊讶只持续了片刻,便恢复平静,轻机枪之所以称之为轻机枪,是因为轻机枪以机动性为第一要求,其无论是精确度、射程还是火力持续性,都比不上重机枪。
如果对方有几十挺重机枪堡垒形成的持续火力网,那么他还真有些担心,但是几十挺轻机枪,只能对他的进攻造成一些麻烦而已。
不过,当坂田看见自己的部队被打散的时候,还是狠狠的皱了皱眉头。
“命令第2大队重整阵型,压制敌人的进攻。”
随后,坂田放下望远镜,对着身边的副官命令道。随后他便好整以暇的坐在八仙桌前,悠闲的看着桌子上的地图。
坂田对他的部队有着很大的自信,他联队是精锐部队,从华北一路打过来,身经百战,况且,他们现在占据火力和兵力优势,八路军只不过是绳子上的蚂蚱,蹦�Q不起来的。
“八嘎,不要慌,集合,集合,向我汇合。”
事实证明,坂田的确有自信的本钱,经历了最初的慌乱后,坂田联队的鬼子也展现出了精锐鬼子师团该有的素质。一个个鬼子分队长举着他插着膏药旗的三八大盖,挥舞着指挥周围的部下向他集合,在他身边,几个鬼子看见膏药旗之后,也纷纷向鬼子分队长靠近,并形成了一个互相支援的分队,逐渐迟滞了周围八路军的攻势。
鬼子分队长一般使用步枪,和普通步兵一样,但是不同的是,他们的步枪刺刀下有一面膏药旗,用来在战场上指挥自己的分队。
在没有单兵随身通讯器材的年代,战场上,连长,营长,甚至是排长可以依靠旗语和通讯员交流指挥,但班长不行。
班级指挥只能靠手势和嗓子,但面对爆炸肆意,流弹横飞的战场,这种指挥实际指挥的效果是很差的,你人的嗓子再大,就是张飞在世,也大不过炮弹的爆炸,至于手势指挥,效果则更是不理想。在爆炸和硝烟中,哪有士兵会有空闲时间看手势啊!
这也是导致战场有大批掉队士兵的原因之一,而鬼子便用一小面膏药旗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轻机枪组组织火力阻击,掷弹兵,掷弹兵,压制敌人的进攻。”
“散开,散开,两翼扩散,散兵线扩散。”
“第二小队占领左侧的高地建立火力掩护,第五中队继续发起进攻。”
鬼子完善的指挥体系和训练开始发挥作用,小队长,中队长,乃至大队长各司其职的指挥纠正混乱的部队。
很快,日军合理的轻武器开始发挥其体系化的优势,新一团进攻部队开始出现较大伤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溃散的鬼子甚至组织起了几个小队级别的团体,一度抵抗住了新一团的冲击。
(ps:没有想夸赞日军的意思,而是想尽可能的贴近历史,先烈们用了八年才将鬼子打出去,这其中经历了无数的困难险阻,如果像电视剧那样将鬼子全都描写成弱智,我感觉是在侮辱艰苦抗战的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