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顾好当下
姜婉用手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目光扫过周围一脸愁容的乡亲们:“天气日渐炎热,再加上久不下雨,人热得都没有食欲,猪也是一样。”
“原来是热的吃不下食啊,这简单,给它们降降温不就好了?”东子恍然大悟。
道理都知道,可降温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王村长长叹一声,脸上满是愁容。
“要真有你说的这么容易就好了!”
“石坪村地势偏高,石杨村的河水流不到我们这里,全村人吃水就靠着村里两口老井。天气久不下雨,井里水位线一天天下降。给猪降温不是一天就有效的,需要长期坚持,这其中耗费的水源……”越往下说,王村长语气越发沉重。
姜婉神情凝重,缺水才是导致猪吃不下食的根源所在。
“村长,婉婉姐,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眼看着就要出栏,难道就让它热死?那多亏啊!”东子急得直挠头,脸上写满了不甘和郁闷。
村里人都盼着把猪卖了换钱,手头宽裕点,结果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他猛地顿住,压根不敢想象那个场景。
“要是没水了,我们也可以去石杨村挑水,咱们村子里人多,大家都去挑,就不信救不了这一头猪!”东子眼神异常坚定地提议。
石杨村有一条宽阔的河水,河水自东向西而流,正好把石坪村隔绝在外。
石坪村位于石杨村的北边,两村相距较远,从石坪村步行到石杨村,最少也要走一个小时。
他们不怕辛苦,就怕猪卖不了钱砸手里!
姜婉眉头却皱得更紧,石杨村的水确实能解燃眉之急。
来回两个小时的路程,光是挑水就要耗去大半天的功夫。
更别说正值盛夏,烈日当空,空手走路都汗水直淌,肩上再担着沉甸甸的水桶,万一村民们中暑,岂不是得不偿失?
再者,养猪场里一头猪好救,可若是这些猪都吃不下食,到那时又该如何?
王村长沉吟片刻,开口道:“先别想那么多,先把当下顾好。”
“挑水给猪降降温,看看它会不会多吃点。”
东子爽快地应了一声,拿着扁担和桶就往外跑。
这些猪精贵着呢,天天有专人去山上割草,定期给它们清扫猪圈。
毕竟关乎着全村人的口粮,一定不能有闪失。
傅斯年眼里透露出不解和疑虑,眉头紧紧皱起:“养猪场这么多猪,全都靠着村里的老井用水很麻烦,为什么不把石杨村的水引上来?”
姜大山警告地瞪了他一眼:“不懂别瞎说。”
这种时候,哪是他一个坏分子能插口的?
“村长,别和他计较,他刚来什么都不懂。”姜大山脸上露出一抹讨好的笑容,张口替傅斯年解释。
王村长抽了口旱烟,声音里带着几分认命:“养猪场的地势你也看到了,根本没有办法把水引上来!”
当初修建养猪场的时候,他们也想过引水,为此实地考察,结果却是失望而归。
“往常雨水多,养猪场院子里有一个蓄水池,下的雨水全都汇聚在一起,最后流到蓄水池里,这些水足够养猪场日常使用。”
“天气干旱,地里的庄稼都快旱死了,今年秋收难啊……交完粮还有咱们一口吃的就算不错了。”提到粮食,王村长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
这些天他只要想起地里的庄稼,就开始整宿整宿睡不着,头发都快掉完了。
偏偏一点法子都没有,老天要收人,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又有什么办法?
如今,养猪场这二十来头猪是他们石坪村全部的指望,只要这些猪能全都出栏,卖出的钱交给大队一部分,剩下的他们也能分点。
傅斯年抿了抿唇,抬眸打量四周。
青石垒砌的养猪场盘踞在村东边的山岗上,背后是层层叠叠的松树林,迎面吹来的风都带着一股松针的清苦味。
地势高不积水,树多夏天凉快,养猪场建在这里确实不错。
就在这时,东子人还未到,洪亮又急切的声音从院门外传进来:“婉婉姐,水挑回来了,要怎么做?”
姜婉立刻张口指挥:“把这两桶水全都挑到隔间去,我去给它降温。”
她说着,抬脚进了隔间,王村长还是不放心,迈步紧跟在其身后。
……
“给你,拿着。”下一秒,一个满是臭味的扫帚塞到傅斯年手中。
“他们忙他们的,咱们下去清扫猪粪。”姜大山抬了抬下巴指向猪圈后墙。
养猪场后墙跟挖了条排水沟,一直通到下面的沤肥池,他们的任务就是把排水沟和沤肥池里的猪粪全都清理干净。
沤肥池不算小,来干活的村民不在少数。
傅斯年的目光在忙碌的人群中急切地扫视,他来回扫视了一圈,心却一点点沉了下去。
按说像这种最脏、最累的活计,必定不会少了傅家人,可他却压根没在人群中看到母亲和妹妹。
傅斯年的心猛地一沉,手下干活的速度不自觉地慢了下来,焦灼地目光四处搜寻着。
他的细微动作,丝毫没有瞒过身旁姜大山锐利的眼神。
不难猜出,傅斯年应当是想通过下地干活这种场合,不引人注意地找到并关照一下傅家人。
可惜。
早就猜到他的举动,在上工分配任务之前,他特意找了记分员,不动声色地把傅家人的工作分得远点,就是防止傅斯年哪天后悔入赘,联合傅家人一起逃跑。
虽说他内心深处并不认为傅家人能翻出什么浪花来,也不认为傅斯年有胆子,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耍花样。
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提前把任何潜在的风险苗头全都掐灭。将傅家人ge离开,让傅斯年找不到人,才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斯年,还愣着干啥?那边的粪堆都堆满了,快过来干活!”姜大山冲着明显在走神的傅斯年高声唤着。
傅斯年思绪被拉了回来,连连应声。
眼看活干得差不多了,傅斯年斟酌着,小心翼翼地提议:“爷爷,一会下工后,我想回去看看我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