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你的位置,是我的!
“也是赶巧,我们村有个老采参的,姓陈,我叫二爷爷,他手里压箱底藏着一株老辈儿传下来的参,当命根子,不给人里,这次回去,听说他身子骨也不行了,就去看看,唠嗑唠着,就扯到市面上假参多,真货难找,二爷爷就叹气,说他倒是有一根,他爹那辈儿传的,年头怕是老长了,一直藏着,当个念想,也当最后保命的玩意儿。”
纪良说得挺实在,像拉家常。
“我当时也没往心里去,就顺嘴一说,结果,昨儿刚回市里,听朋友闲唠,说张主任您为老太太找百年老参救命,急得不行,我一听这不赶巧了吗?二爷爷那参,不就是救命的玩意儿?他老人家也说过,参是山神爷赏的,就该用在救命上,藏着是糟践东西。”
他一边说,一边小心地把腿上的包裹解开,露出旧木盒。
没急着开,双手捧着,稳稳放到张主任的办公桌上,动作挺郑重。
“我赶紧又联系村里,求了二爷爷半天,老人家心软,一听是救您家老太太的命,二话没说,催我赶紧送来,他说,东西再金贵,也金贵不过人命。”
纪良语气里是真有对老把头的感激,也显得一门心思就想救人。
“参在这儿。市长,您瞧瞧,盼着能帮上老太太。”
张主任的眼睛早被那盒子吸住了。
他伸出手,指尖有点不明显的抖,慢慢掀开了盒盖。
嚯!
一股子浓得砸人的参味儿猛地冲出来!
带着山泥巴的厚实、老岁月的沉、阳光雨水的劲道,一下就把办公室原来的味儿盖没了,直往脑门顶冲。
不像普通参味儿带点土腥药苦,反倒有点提神的甘冽气。
盒子里红绒布上,那株参稳稳躺着。
人形长得周正,主根粗壮,四肢分明,芦头上那密麻麻的芦碗,一层叠一层,像刻着年头的印子。
参身上深褐色的铁线纹又深又匀,一看就长了不知道多少年。
最扎眼的是那些须子,又细又长,韧劲儿十足,上面缀满了小珍珠疙瘩似的点儿,整根参透着一股子内敛又厚实的活气儿。
张主任也算见多识广,这会儿也屏住了呼吸,眼里压不住地狂喜!
这模样,这气味儿,比他之前见的那些“百年老参”,强到天上去了!
“好!好!好东西!”
他猛抬头看纪良,眼神里全是赞许和感激。
“小纪!这可真是……帮大忙了!不,是救命的恩情啊!”
他立马抄起桌上电话。
“小王!快!马上去请中医药大学的李老教授!就说我这有急事求他,务必马上来一趟!”
撂下电话,他激动地站起来,绕过桌子走到纪良跟前,大手重重拍他肩膀。
“小纪!有心了!太难得!”
张市长手劲不小,拍得纪良肩膀生疼,但这疼里头是实打实的看重。
“现在像你这么实在的年轻人,少了,跑那么远,费这么大劲,就为救人这份心,这份能耐,这份担当!我都记下了!”
纪良适时地露出点被大领导夸得不好意思的样子。
“市长,您太抬举我了!真不算啥。我就是个小办事员,能给领导分点忧,给老太太尽点心,是我的福分!也是本分!二爷爷说得在理,参再值钱也是死的,能救命才值当。”
“好!说得好!”
张市长越看纪良越顺眼,不抢功,办事还这么靠谱!他拉着纪良在旁边的沙发坐下,态度亲近了不少。
“小纪啊,你在药监局干几年了?具体干啥的?”纪良老实说了自己干了多久,在哪个岗位。
张市长听着,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下。
“基层稽查?基层锻炼是好事,接地气。不过……”
他话头一转,语气带着肯定和承诺的意思。
“就冲你这份心,这份办事的稳当劲儿和效率,窝在基层干具体稽查,屈才了,现在药品安全监管担子重、责任大,正缺有能力、有担当、有心的年轻干部往上顶呢!”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纪良心口猛地一跳,脸上还是那副谦虚样。
“市长您过奖了。在哪个岗位,我都尽力把活儿干好。”
“年轻人有这份踏实劲儿,好!”
张市长满意地点点头,这时小王秘书敲门,领进来个头发全白但精神头十足的老头,正是市里有名的老中医李教授。
后面鉴定的事,纪良就在旁边安静坐着。
李教授看见那参,反应比张市长还大,几乎是扑到桌子前,拿着放大镜仔仔细细看,又使劲闻,手指头哆嗦着摸那些珍珠点,嘴里啧啧有声。
“宝贝!真宝贝!芦碗密得跟扣子似的,铁线纹深得入骨,珍珠点饱满匀溜,参味儿凝实不散,这年份,绝不止一百年!一百五十年往上!只多不少,张主任,老太太有救了!有这参吊着命撑着气,配上汤药调理,肯定能缓过来!”
李教授这话,等于给这参盖了最高级别的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