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官上位三把火
“东西…成了?”
吴书玉的声音有点哑,透着没睡好的急切。
“嗯。”
纪良就一个字,分量十足。
电梯静悄悄地上行,纪良站在1602门口,定了定神,按门铃。
门开了,一股暖烘烘的香气混着咖啡味涌出来。
吴书玉裹着件丝绒睡袍,头发有点乱,脸上没化妆,看着懒洋洋的。
她没吱声,眼睛先扫向他怀里护得严实的包裹,侧身让他进屋。
屋子挺大,装修简单但看着贵,大窗户外面是灰蒙蒙的城市轮廓。
纪良把包裹小心放在客厅茶几上,解开外套,露出那个看着不起眼的旧木盒。
“就它?”
吴书玉走近,弯腰看了看。
她没碰,凑近了使劲闻了闻,一股子浓得化不开、带着山野气的参味猛地冲进鼻子,屋里其他香味立马被盖住了。
“嗬!这味儿够冲!错不了!”
纪良三言两语说了回村拿参的事,省了老把头儿子那段,只提老人舍不得,但为救命才肯给。
吴书玉听着,走到小吧台倒了杯温水递给纪良,给自己倒了杯红酒。
“陈老把头是个明白人,这东西,有钱也难买到。”
“张市长那头,风已经吹过去了,他秘书小王早上跟我汇报工作,顺嘴提了句张老太太快不行了,张主任急得嘴上起燎泡,现在,就看你手里这东风了。”
纪良说:“怎么送?直接找上门,目的性太强反而会引起他的警惕。”
“当然不能你亲自送。”
吴书玉晃动杯中的液体,眼中全是算计。
“得让张市长自己求着来拿。”
她凑到纪良耳边,吐气如兰,将自己的计划娓娓道来。
“明天上午,市里有个基层医疗工作会议,张市长会出席,我也会去。会后我会碰巧遇到他的秘书小王。”
“我跟他提起说我有个朋友,就说你老家是人参之乡,这次探亲回去,机缘巧合之下得了一株年份很久的老山参,家里人当宝贝一样供着。”
“然后,我再地叹口气,说可惜啊,我这个朋友是个死脑筋,一根筋地认为这等宝物就该用来救命,正发愁不知道哪位领导家里急等着用呢。”
“你说,小王秘书听到这话会不会第一时间原封不动地汇报给张市长?”
纪良看着她,不得不佩服这个女人的心机。
这一番操作下来,他从一个处心积虑送礼的人变成了一个急公好义,恰好有资源的老实人。
张市长则从被动受礼,变成了主动求助。
其中的差别天壤之别。
“书玉,你这番安排真是滴水不漏。”
吴书玉得意地一笑,伸出鲜红蔻丹的手指戳了戳纪良的胸膛。
“这根参是钥匙,张市长是那扇门。门开了,里面的路怎么走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她收回手,眼神带着欣赏和占有欲。
“不过,你可得记住了,这把钥匙是谁递给你的。”
“忘不了。”
纪良抓住她想收回的手,用力捏了一下。
“你的情分我纪良刻在骨子里。”
……
吴书玉算得真准,消息放出去第二天下午,张市长的秘书小王电话就来了,客气里透着点急。
“纪良同志吗?我卫健委张市长秘书小王,张主任请您下午三点半来他办公室一趟,有点情况想了解。您看时间行吗?”
“行,王秘书,我准时到。”
纪良放下电话,手心有点潮,又检查了一遍怀里的参盒。
下午三点二十五,纪良提前五分钟到了卫健委顶楼。
张主任办公室挺大,红木大桌子,后面一墙书柜塞满了文件和书,透着股权威劲儿。
空气里有股消毒水混着好茶叶的味道。
张市长五十出头,头发梳得溜光,方脸盘,浓眉毛,眼神带钩子,一看就是大领导。
穿着板正的深色夹克,坐在大桌子后头,见纪良进来,脸上挤出点难得的的客气笑。
“小纪来了?坐!”
“张市长好!”
纪良微微弯了下腰,不卑不亢,坐下,腰杆挺直。
“小王,给小纪倒茶。”
张市长吩咐着,眼睛却盯着纪良腿上那个油布红绸包着的木盒,一点不掩饰想看。
“听小王说,你老家苦竹坳?那地方,老参有名啊。”
“是,张主任。”
纪良点头说道。
“家里老人岁数大了,回去看看,山里穷,但水土养人,早年间是出好参。”
张市长身子往前探了探,总算进了正题。
“小王昨儿听吴书玉同志提了一嘴,说你这次回去,运气好,弄了株不错的野山参?”
“是有这么个事儿。”
纪良露出点乡下人那种不好意思的笑,像是被大领导问话有点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