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长春功》vs《太极玄清道》!
“呼呼呼!”
风声在耳边掠过,两旁的树木飞速倒退。
宋大仁大步流星,走得极快,直奔后山。
田灵儿则祭起了一条朱红玉绫,通体呈现淡淡的琥珀色,几近透明,散发着道道红霞。
少女神色得意地站在红绫之上,随手掐了个引诀,玉绫便载着她升上半空,紧跟在宋大仁身后。
御风而行,潇洒无比!
“怎么样,师姐厉害吧?!”
田灵儿故意驱使朱绫靠近,小脸上满是开心和得意,显然存了炫耀的心思。
张小凡懒得理会,干脆闭上了眼睛。
这一世,他不想与田灵儿有过多牵扯,维持师出同门的关系足矣。
他这般毫不在意的态度,气得田灵儿小脸通红!
‘我这般风采,这小屁孩怎么一点不捧场?’
她甚至感到了挫败。
跟上来,本就是想炫耀一番,好让张小凡后悔之前退后一步的举动。
可现在——
‘气死我了!整个大竹峰谁不是让着我、哄着我?敢这么无视我!’
她咬牙切齿,脑中冒出一个念头,
‘该不会是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农家小子根本不懂吧?’
田灵儿清了清嗓子,突然高声大喊:
“这‘琥珀朱绫’可是我娘年轻时修炼的成名法宝!”
“妙用无方,威力巨大!”
“在整个青云门,那也是响当当的仙家法宝!”
宋大仁听着。
看了看争强好胜、急得面红耳赤的小师妹,又瞅了眼充耳不闻的张小凡,最后忍不住莞尔一笑。
大竹峰上下都宠着田灵儿,难免让她有些任性。
今天这小师弟,倒真像能治住她的性子。
一路奔走,不多时,三人来到后山一处小山坡前。
山坡上遍布竹林,竹子粗细不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细看之下,这些竹子与寻常不同,竹节处都带着奇特的黑色斑痕。
黑节竹!
这种竹子以坚逾精铁而著称。
寻常人砍上一辈子,也未必能砍断一根!
“你年纪还小,前三个月每天砍断一棵就行,粗细随你挑。”
宋大仁交代着大竹峰入门弟子的功课。
“是。”
张小凡点头应下。
他清楚这其中艰难,但也明白这是打熬筋骨的好法子,不可能拒绝。
一旁生闷气的田灵儿,见张小凡答应得如此爽快,顿时阴转晴,窃笑起来:
‘这个笨蛋!还以为这黑节竹是乡下的普通竹子呢?’
她开始幸灾乐祸起来,等着张小凡到时候出糗的模样。
宋大仁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拍了拍张小凡肩膀:
“慢慢来,别心急。”
他善意提醒了一句,接着说道:
“记牢来的路,以后就得你自己走了。”
“现在和你说说咱们青云门的规矩戒律,不着急,咱们慢点走回去,边走边说。”
心情大好的田灵儿立刻嬉笑着戳穿他:
“大师兄!来的时候风风火火,这会儿又要慢慢走回去,你是怕回去被我娘逮着吧?”
宋大仁被说中心事,老脸一红,赶紧岔开话题:
“咳咳……小师弟,听好了,门规第一条,首重尊师……你可千万要记牢。”
张小凡眼角也掠过一丝淡淡的笑意。
明白让宋大仁这般压力,源头来自于——
即将到来的青云门七脉会武!
青云门大竹峰一脉,首座田不易生性疏懒,虽在意颜面,却一向疏于管教弟子。
通常传授了道术法门后,便听之任之,任凭弟子们自行修炼。
可苏茹却生性要强,性喜动武,年轻时名头颇响,风光无比!
纵然与田不易成婚后性子收敛许多,可无奈大竹峰弟子实在不争气!
上一个甲子的七脉会武上,大竹峰弟子除了大师兄宋大仁偶尔胜上一场。
其余皆是惨败告终,沦为青云门上下的笑柄!
这也是为何玉清殿上,其他首座总拿会武挤兑田不易。
苏茹一生要强,如何能忍下这口气?
为了备战这次近在眼前的会武,她只能亲自出马,强力督促门下弟子。
每每与弟子“切磋”,下手便不分轻重,常常把他们揍得鼻青脸肿。
是以,宋大仁等一众弟子闻之色变,心有余悸。
下了山,天色已晚。
夕阳西坠,天际晚霞绚烂。
张小凡望向远处大竹峰前的屋宇,风中隐隐飘来一两声犬吠,还夹杂着某个倒霉蛋的痛呼声。
这一刻,他庆幸夕阳仍留在身上。
来得及改写那些跌宕起伏的遗憾,抒泄那些寒凉的不甘。
晚饭时。
许是因为田灵儿跟随苏茹回了娘家小竹峰,不再有横眉冷对的目光;
也或许六师兄杜必书的手艺确实不凡。
张小凡吃得格外舒心。
吃过晚饭。
宋大仁领着他来到一处弟子的居所。
进院是处小小庭院,几棵松柏掩映着些许花草,散发着淡淡清香。
踏上石阶,十几座格局相似的房屋映入眼帘。
谈不上气势恢宏,规模也不大,倒显出一分清寂。
大竹峰人丁不旺,此刻也成了张小凡的便利。
至少,他能独占一间厢房了。
“忙了一天,早些休息,明日我再传授你本门心法《太极玄清道》。”
宋大仁安排道。
张小凡点头应允。
倒并非真的筋疲力尽。
待大师兄走后,他推门而入。
房间陈设极为简单,两扇小窗,靠窗处是一张松木方桌和几条凳子,桌上放着茶壶茶杯。
房屋近半的空间被一张大土炕占据,土炕上铺着四个人的被褥枕头,都叠得整整齐齐。
正对着炕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字帖,笔力浑厚,写着一个大大的“道”字。
张小凡对这清净之处颇为满意。
“不知这一世,是否还有木属性灵根?”
他选了一个铺位盘膝坐下,并未打算休息,而是准备尝试第一次修炼。
脑海中回响起的,是墨居仁昔年传授的那篇无名口诀——
《长春功》!
作为经历过第二世韩立人生的他,此诀再熟悉不过。
没有挑选日子的仪式感,也没有特别的事前准备。
张小凡只知道,改变命运,就如同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就是当下。
他更是没有迟疑!
修炼《太极玄清道》,强如青叶真人,也不过高寿七百余年。
哪怕兼修佛魔道三家,以及《无字天书》。
长生也虚无缥缈!
既然如此,何不如选择一条注定可以成功的长生仙途?!
何况。
青云门对于《太极玄清道》的传授,很是重视和严苛。
功法几乎是一层或两层的逐步传授!
张小凡不喜欢这种被人掌控的感觉,同时也不想暴露自己的全部实力。
伴随着墨老在耳畔,传授口诀的经文声。
很快!
张小凡猛地睁开双眼,难掩一丝惊讶。
他清晰地捕捉到体内悄然生出一丝微弱却真实存在的、带着微凉触感的能量流。
这丝能量极其微弱,仿若游丝,若有若无。
但它真切地存在!
这便意味着——
他这一世,同样身具木属性的灵根!
而更让他惊异的是——
“好充裕的天地灵气……”
他敏锐地感知到周身环绕着一股澎湃欲出的、饱含生机的气息,比他曾经熟悉的环境要浓郁得太多太多!
其充沛程度,宛如十倍于“灵眼之泉”!
也正是如此。
记忆里需要花费三个月才能引动的“气感”,此刻仅仅用了不过几个呼吸的工夫!
“青云山!”
他很快找到了答案。
“青云山的开派祖师,当年是一个江湖相师,半生潦倒,郁郁不得志。”
“在其四十九岁那年,云游四方,路经青云山,一眼便看出此山钟灵奇秀,聚天地灵气,是一绝好之地。”
“现在看来,此言非虚!”
张小凡难得心情振奋,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他重新阖上双目,沉心静气,催动体内那一丝微弱的凉意,开始尝试完成第一次周天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