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同朝为官,如同乘一船
严世藩匆匆的离开,去安排各项事情,严嵩对于这个儿子还是很满意的,聪慧、伶俐,做事能力也很不错。
他坐在椅子上,看着方才温热的水渐渐凉了下来,端起来抿了一口。
他现在心中担忧,陛下是否还需要青词了,毕竟他能做到今天这个位置,除了赢得圣心,替陛下揽钱外,靠的就是写的一手好青辞。
不过,现在担心这个已经没用了,目前拆除各类道观,并且将拆除下来的所得赈济灾民、补贴民生才是最重要的,这种事情让他全局主持,严嵩清楚是为什么。
原本严嵩还担忧,拆除道观,很多陈年旧账翻出来肯定对不上,但现在他反倒是放心了,陛下把这件事情交给他,就代表着他还有着利用的价值。
也不知道,若是他能兢兢业业,把陛下安排的诸多事情全部完成,是否也有机会窥一窥这神仙之道?
......
嘉靖一朝,从未平静过。
京师中,文武百官,心中不宁。
当朝太子朱载壡,求得道家神仙三清祖师,传下炼气神仙法。
陛下决意,拆除所有道观,贴济民生。
这两件事情,一件比一件了不得,首先就是这仙神之说,虽然很多人确实是信奉仙神的,但大部分人其实认知很清晰,所谓的神鬼妖魔,不过子虚乌有罢了,大部分是以讹传讹,或远古先民对于未知的思想寄托。
陛下修玄多年,朝政荒废。
说句不好听的,堪称祸国殃民了。
若非陛下安排的臣子依旧能处理好大明朝的诸事,大明朝已经被陛下给祸祸亡国了。
现在可倒好。
老子老子修仙,儿子儿子也修上仙了。
大明朝,真的要亡了!
然后就是拆除道观,明眼人都清楚这些年来陛下沉迷修玄,为此暗中令内阁首辅严嵩剥削百姓、搜刮民生,整个大明朝被严嵩等人弄得乌烟瘴气,从中枢到地方,但凡是个官,都贪了不少钱。
这些钱,可是很大一部分都到了皇帝的手中,用来修建道观的。
现在说拆就拆?
拆了后,这些钱还用来补贴百姓?
笑话。
大明现在看似是嘉靖朝,实则是‘家净朝’,嘉靖,家家皆净也,朝廷拨下来的银子,能到百姓们手中一两,都称得上是咄咄怪事了。
最终这钱还是要入嘉靖的口袋和严党的口袋,就是不知道这笔钱,皇帝准备用来干什么了。
......
东宫。
等到严嵩离开后,朱载壡也没有选择停留在仁寿宫,政事方面让嘉靖自己慢慢收拾处理吧,等回到东宫后,他回想着方才仁寿宫内,嘉靖和严嵩两人的交谈。
仅是方才的三言两语,其实能看出来嘉靖帝的智慧。
他还是回来思索了好久,才看出来的。
自身借助三清神仙的名义,让嘉靖把道观全部拆除补贴民生,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贪官污吏,贪污部分钱财,而如何杜绝这件事情?
嘉靖把修仙,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
原本嘉靖可能不会理会官员贪污之类的事情,只在意这钱最终能到手里面多少。
但当这件事情牵扯到他心中对于长生不死的追求,那就不同了。
必须保证,整个过程不会出现任何贪污之事。
而嘉靖身居仁寿宫多年,甚至朝堂上的很多官员都不知道名字呢,根本无法保证道观拆除后所获得的钱财,能顺利的补贴百姓。
现在就需要‘严阁老’出手了。
严嵩能上位,除了青词写得好外,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年来疯狂给嘉靖帝揽财,他的门生故吏九成九都是贪污腐败分子,那么一旦严嵩这个老祖宗级别的贪污大臣下令,他的子孙们自然也就不敢贪了,纵然这样无法做到百分百不会出现贪污的景象,但却是最靠谱的。
虽说去年严嵩才登上这内阁首辅的宝位,将夏言这位一心为国、兢兢业业的忠臣给斗倒,可实际上严嵩从嘉靖十五年担任礼部尚书起,就主动迎合嘉靖的心意,暗中大肆敛财,负责修建道观宫殿,满足嘉靖的修玄需求。
到了而今严嵩已经登上内阁首辅之位,他手底下的‘贪子腐孙’可谓是数不胜数。
要是交给其他人,还未必能做到这一步呢。
接下来的日子,也就渐渐平静了下来,朱载壡对于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政事他参与到其中意义不大,于是就索性用这些时间,认真修炼‘三清炼气法’。
他的身体,有着很大问题。
历史上朱载壡活了十四年就病逝了,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死的并没有记载,也没有说清楚是什么病,经过朱载壡的自我检查,发现是身体内部的各个重要器官,出现先天性衰竭。
这在后世都无法治疗,在这个时代更是不治之症。
还能活六个月。
加把劲吧,三清炼气法每多增加一点,或许都能多活一会。
......
天子一句话,官员跑断腿。
京师乃至地方忙碌了起来,拆除这些道观和宫殿,可不是个轻松的活。
甚至比建造更难。
拆除分为两种,一种是随便拆,不考虑损坏材料,这种自然轻松很多;另外一种是认真拆,保存大量材料,那就很麻烦了。
这些道观、宫殿,各类材料皆是上好的,全部拆除能兑换不少钱财,但若是拆除过程中出现了损坏,立刻就不值钱了。
不管哪个时代,破损的东西总是会大幅度贬值。
目前,这件事情是严嵩主要负责,严世藩在整个过程中参与,但具体操作则需要司礼监、六部、内阁共同辅助。
本来严世藩并不是很在意各种材料的损坏,甚至想要故意让工匠们暴力拆除。
当年修建这些道观,他严家从中可是也吃了不少回扣,若是道观宫殿的材料完完整整的全部拆下来了,和当年的陈年旧账对一对,发现不对劲,那就给了清流狗叫的机会了。
可惜。
工部尚书是徐阶。
严世藩可清楚,徐阶是什么人,表面上是父亲严嵩的跟班,实际上时时刻刻想扳倒父亲,想要加入内阁成为大学士,更是有着取代父亲内阁首辅位置的想法。
说白了,徐阶看着严家贪污,自己贪不到,都要急死了!
现在大明朝,具体情况就是这样的:
陛下沉迷修仙,因此大肆修建宫殿——严家暗中负责给陛下揽财,因此可以把持朝野,尽情贪污——同时陛下又提拔了徐阶等清流制衡严家,保证皇权的权威。
司礼监从中负责稳定局势,不会让某一方变弱。
大致就是这种情况,徐阶等人但凡抓住一点机会,绝对会发难,因为人家徐阶也想成为下一个严嵩呐...
严世藩知道徐阶等人恨的不是老父亲贪污,只是恨贪污的那个人不是他们罢了。
踏踏踏...踏踏踏...
大光明殿的拆除现场,严世藩并未着官袍,而是披着大红长袍,看着工匠们的忙碌,时不时的指指点点:“干的快点,磨磨蹭蹭!走快点能累死你不成?这块玉石摔坏了也无妨,重要的是时间,三清祖师可是下了令,一个月内拆除,晚了你也不怕让雷给你劈了?”
可能是今日吃饱了,闲的无事,严世藩来到这里,见到搬运各类材料很稳重的工匠,动不动就训斥一番,别说,在他这番‘悉心指导’下,还真有人不慎弄坏了一些东西。
“小阁老,这些材料可都是用来补贴百姓、赈济灾民的,岂能毛手毛脚?”好巧不巧,工部尚书徐阶和司礼监秉笔太监黄锦,正好也在这里。
严世藩虽然现在还未入阁,但文武百官见到严世藩,都需要尊称一声‘小阁老’,这是因为内阁首辅严嵩年纪太大了,已经六十九岁了,很多事情处理起来都心有余而立不足,通常交给其子严世藩处理。
偏偏严世藩这个人很有能力,不提贪腐,各项事情严世藩都处理的井井有条,因此渐渐大臣们都称呼严世藩为‘小阁老’。
徐阶看了严世藩一眼,露出笑容来道。
这些材料,可不能轻易损坏了。
桩桩件件,必须保存完好,当年建造时候是什么样,现在拆下来就必须还是什么样。
到时对帐的时候,才能对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你的意思是,三清祖师的仙谕,就可轻易违背了?”
“我就不明白了,都是在为朝廷做事,可为什么总是有人拿太子殿下修玄、陛下修玄来说事!”
严世藩很早就看徐阶不顺眼了,清流这帮子人说白了为百姓、为社稷,最终不就是嫉妒严家的权势和财富吗?
徐阶闻言,脸色黑了黑,然后忍着不吭声。
“好了,好了,主子的意思是,既要保证这些修建材料的完整,也要一个月内完成,诸位都担待着点,将这事办明白了。”
司礼监秉笔太监黄锦,就在旁边呢,司礼监从来都是为皇帝服务的,任何事情无论对错、好坏,都绝对站在皇帝这边,陛下现在是要既保证材料,又要追求速度。
他黄锦,可不能看着严世藩和徐阶吵起来。
随即,他压低声音,道:“两位呐,要知道,同朝为官,就如同乘一船,风浪一起,先落水后落水,谁都不能幸免。”
“风浪还未起呢,这船上的人就自己打起来了,最终落得个一同落水,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
这话一出,严世藩也不吱声了,扫了徐阶一眼,冷哼一声,一瘸一拐,拂袖离去。
真是晦气!!
“多谢黄公公指点。”徐阶依旧保持着微笑,躬着身子对黄锦行了个礼,黄锦立刻搀扶道:“哎呀,可不能受徐尚书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