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6章 就谏言!针对举荐三法!

  百官闻言,顿时噤若寒蝉。

  昨日那血溅奉天殿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今日竟又有人敢触怒龙颜!

  侍卫们如狼似虎地扑上来,架起叶言的分身就往外拖。

  分身却忽然仰天大笑,笑声中带着几分悲凉:“陛下!今日杖毙微臣容易,可天下寒门士子的心,您要如何安抚?!”

  朱元璋猛地抬手:“慢着!”

  他认真的打量了分身一阵,也许也会思考,是不是他大明的臣子转性,还是说他大明真有不怕死的血性之臣呢?

  侍卫们立刻停下脚步。

  这位皇帝缓步走下御阶,龙靴踏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直至他站定在分身面前,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话来:“你给咱说清楚,什么叫伤了寒门士子的心?咱朱元璋当了这天下的共主,何曾松懈?况且咱还没有取消科举,只是两头并进罢了,不说清楚……你今日必死无疑!”

  “也好,臣今日就说个清楚!”现在朱元璋愤怒不假,但这就达成了分身送死的前置要求,其次的谏言要有效果……

  分身再度抬头,脸上只有悍然赴死的决心!

  “陛下可曾想过,科举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至少给农家子弟留了一线希望?若改行举荐,各地官员必定优先举荐自家子弟、姻亲故旧!长此以往,朝堂岂不成了世家大族的后花园?”

  这番话像一把尖刀,直接捅进了朱元璋的心窝子。

  他的脸色阴沉不定,也突然想起年轻时候在凤阳要饭的日子,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子、官员,但凡给他一个机会,但凡不用看蝼蚁的眼神俯视他,岂会有今日他的造反成功之日。

  所以他心中居然一惊,已经有了几分变动之心。

  “陛下明鉴!”刑部尚书钱唐又突然跪地高呼,“此子断然是危言耸听也!我朝官员皆是经过严格考核...”

  “闭嘴!!!”老朱一声暴喝,吓得钱唐直接趴在了地上。

  他刚刚说的那些什么严格考核,在朱元璋听来简直可笑至极!

  他出身贫寒,最恨的就是那些欺压百姓的豪强权贵,若真如这小小御史所言,举荐制一旦推行,寒门再无出头之日,那这大明江山,岂不是又要重蹈前朝覆辙?

  况且,他自己仅仅是因为科举选不到有用的人才,这才不得不实行过去的举荐制度,他也好奇此法不行的地方。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又回到龙椅处坐下,“你再说下去,朕要好好听听。”

  叶言操控分身,一瞧有戏,马上加大力度。

  他当即挺直脊梁,声音铿锵有力:“陛下!您当年起于微末,深知民间疾苦。若科举一废,寒门学子十年苦读,却连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那些世家大族把持举荐,将来朝堂之上,还有几人真心为百姓说话?陛下,您打下的江山,难道要拱手让给那些蛀虫吗?!”

  最后一句话,宛如惊雷炸响!

  朱元璋瞳孔骤缩,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幼时父母饿死的惨状,地主豪强的冷眼,元朝官吏的欺压……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咔咔作响。

  “好好好!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小小谏官!”老朱忽然冷笑起来,可这笑声里却藏着令人胆寒的杀意,“那咱问你,若按科举取士,那些只会死读书的酸儒,又怎能真替咱治理天下?!”

  分身毫不退缩,直视朱元璋:“陛下,科举取士,考的不仅是经义文章,更是毅力与心性!寒门学子无依无靠,全凭自身拼搏,这份坚韧,岂是那些靠祖荫的纨绔可比?”

  这句话实在的的得罪了上下一众大臣,举荐的弊端,皇帝不可能不知道。

  但百年来的历史证明,皇帝只能屈服,此法利是大于弊的,举荐的人才多数也确实比寒门子弟要强,因为在这古代,举荐上的人是有地位的,最起码看的书足够多,而知识古代也都是贵族才能拥有,寒门可不是现代靠互联网就能知晓一切。

  叶言还准备再说,可马上就有一名大臣眼睛一转,立刻走出来反驳。

  兵部侍郎刘焕之是突然出列,高声道:“陛下!此子妖言惑众,危言耸听!举荐制乃古之良法,岂会如他所言那般不堪?臣举荐的侄儿刘文远,通晓兵法,熟读韬略,岂是那些只会死读书的寒门学子可比?”

  他这一开口,其他大臣纷纷附和。

  “是啊陛下!臣举荐的外甥精通农事,在地方上颇有建树!”

  “微臣的门生精通算学,如今在户部当差,办事极为得力!”

  一时间,朝堂上七嘴八舌,都在夸耀自己举荐的人才如何优秀。

  朱元璋冷眼旁观,心中却已掀起惊涛骇浪。

  这些大臣们越是夸耀举荐之人的才能,他越是心惊,因为他们举荐的,无一不是自己的亲族、门生!

  甚至如此高调?

  分身看准时机,再次高声道:“陛下!您听听,这些大臣举荐的都是什么人?不是侄儿就是外甥,再不就是门生故旧!长此以往,朝堂岂不成了他们的一言堂?!”

  “放肆!”刘焕之厉声喝道,“你一个区区七品御史,也敢妄议朝政?!”

  分身冷笑:“下官位卑未敢忘忧国!倒是刘大人,您举荐的侄儿去年在兵部当差,克扣军饷,中饱私囊,这事您怎么不提?”

  这也是系统告知的秘密情报,对方脸色突然一变,可依旧嘴硬道:“说话要讲究证据,本官大可不在乎你的污蔑……但这样说吧,你觉得举荐制不该实行,那么可有改革之法?还是说,你只会花言巧语?啊!”

  朱元璋现在表情阴沉的可怕,他是历史上对于官员掌控力度最大的皇帝,岂能看不出这侍郎官员的色变?

  但他并没有露出自己的情绪变化,只是抬手示意分身继续讲,好似在想知道分身到底是不是在胡言乱语。

  叶言操控的分身自信一笑,当即拱手道:“陛下,臣并非空谈误国之辈!既然刘大人问策,臣有三策可解举荐之弊!”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讲!”

  分身挺直腰背,声音清朗:“其一,举荐之人必须与举荐者无亲族关系,违者连坐!”

  “其二,被举荐者需先下放州县历练三年,政绩卓著者方可擢升!”

  “其三,设立"举荐监察司",由陛下亲信统领,专查举荐不实之罪!”

  这三策一出,满朝哗然!

  刘焕之脸色铁青,厉声道:“荒谬!如此严苛,谁还敢为国举才?!”

  分身寸步不让:“刘大人急什么?若举荐的真是贤才,何惧考核?莫非......”

  他意味深长地拖长声调,“大人举荐的,都是经不起查的庸才?”

  “你!”刘焕之气得浑身发抖。

  朱元璋突然拍案大笑:“好!好好好!好一个三策!”

  他猛地收敛笑容,指向这刘姓侍郎森然道:“刘焕之,你侄儿克扣军饷的事,咱会派人好好查查。”

  刘焕之顿时面如死灰,跪伏在地不敢抬头。

  老朱站起身,这一刻却是不再愤怒,甚至大笑:“好啊,好啊,咱大明竟有如此之臣,很好,即日起,举荐制按这三策施行!”

  他看向了分身,此时简直宛如换了一个人。

  “你既敢谏言,可敢担这举荐监察使之职?”

  恰逢此刻,系统也报任务完成,可这分身未死……

  ‘真不容易啊!’

第6章 就谏言!针对举荐三法!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