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7章:其坚不可夺其志也!

  殿内。

  烛火摇曳。

  刘禅神色复杂的看着诸葛亮。

  在烛火的招摇下,丞相的身影被拉的很长。

  只是这个身影,此刻在刘禅眼中,却显得分外孤寂与沉重。

  刘禅有些心虚。

  蜀汉原本的历史实在是太沉重了。

  他其实一点都不想说。

  都是统子逼的!

  诸葛亮沉沉的呼吸着。

  刘禅那番如‘预言般’的推演,字字句句,宛如冰锥,深深的刺穿了他那份北伐必胜的期许。

  五次北伐,五次铩羽。

  最终......

  星落五丈原。

  诸葛亮身子一晃,竟有些站立不稳。

  刘禅心中一惊,连忙伸手想要搀扶,但被诸葛亮拦住了。

  丞相闭上眼,脑海中飞速闪过,从建兴元年,到建兴十二年的一幕幕。

  整整十二年的推演,如同一副画卷,在他面前缓缓展开,只是越往后,越是沉重。

  甚至带着几分令人窒息的真实感。

  沉默。

  在殿内蔓延。

  刘禅心神忐忑的看着丞相,也不敢再有动作了。

  他原本还想‘趁热打铁’,说一下自己对北伐的感触,但此情此景,也不敢再开口了,生怕再刺激到丞相。

  丞相可千万不能倒啊。

  丞相要是一蹶不振,那我不完犊子了吗?

  统子,你特么真害惨我了。

  赔我丞相!

  啪!

  殿内突然传出一道不合时宜的烛芯爆裂声。

  这让刘禅的心猛地一颤。

  诸葛亮的眼皮,也在烛芯的轻微噼啪声中,微微的跳了一下,他深邃的眸子里,刹那间掠过一丝深沉的疲倦与无力。

  丞相此刻像是一个背负着万钧重担的旅人,突然被指引着,看清了前路尽头那深不见底的断崖。

  他握着羽扇的手指,指头微微泛白。

  然而,这失神与无力感,只存在了极其短暂的一瞬。

  再睁眼。

  那抹疲倦已被更为坚毅、深沉的光芒所取代。

  那不是盲目的乐观。

  而是一种洞悉了‘残酷真相’,依旧选择坚定前行的决绝。

  丞相紧握羽扇的手指微微放松,原本有些佝偻的背脊,也在此时再度挺直了起来。

  刘禅神色恍惚。

  那独属于千古名相的坚韧风骨,在丞相短暂陷入沉寂与失神后,再度支撑起他坚毅挺拔的高大身形。

  而且比过往更加高大。

  “陛下......”

  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却异常清晰平稳:“此等推演之法......前所未有,精妙绝伦。”

  “臣,叹服!”

  他看向刘禅的目光,多了几分前所未有的激赏,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这个他从小看着长大的‘阿斗’,今日展现出的洞察和魄力,让他震惊,更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欣慰。

  阿斗长大了!

  诸葛亮又道:“能如此清晰‘后世’之弊,洞悉成败之因,实乃......天佑大汉。”

  诸葛亮的声音渐渐恢复力量,甚至带上了一丝振奋。

  “知晓了这些‘覆辙’,臣便能未雨绸缪,去竭力避免。”

  “马谡不堪用,臣便不用。”

  “李严若存异心,臣便......严加防范。”

  “粮秣运转之艰,臣便穷尽心力,改良器械,广积粮草。”

  “南中若有反复,臣便......再行教化,稳固人心。”

  诸葛亮的羽扇,随着话语的铿锵,轻轻点向舆图上那些一个个,曾被刘禅点出的‘隐患之地’。

  街亭、汉中、南中、永安......

  诸葛亮仿佛下了更大的决心,要充分吸取这次的‘推演’之鉴,将这些可能影响未来北伐大业的隐患,一一的抚平。

  刘禅瞪大着眼。

  被丞相这番郑重其事的话,惊得有些找不着北了。

  他不是这个意思啊。

  他只是想让丞相知道,北伐有风险,出师需谨慎,他是要丞相改变观点,认可自己‘闭关锁国’的策略的。

  这怎么变成,自己辅助丞相北伐去了?

  这不对啊!

  “不是,丞相,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刘禅连忙摆手,想把陷入热忱中的丞相拉回来。

  然而......

  没等他说出口。

  丞相更严肃沉重的话就又来了。

  “陛下......”诸葛亮霍然抬头,目光灼灼,直视刘禅:“若臣已知晓这些‘覆辙’,竭尽全力,调动所有才智和国力,却依旧......”

  “依旧如推演一般,难以撼动曹魏分毫,最终功败垂成。”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陡然变得无比沉重,还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坦荡。

  “那也非是‘北伐大业’本身之错,更非证明了陛下今日‘闭关锁国’之策为对。”

  “那只是......臣无能!”

  “是臣诸葛孔明,才疏学浅,智穷力竭,不堪担当先帝托孤之重。”

  “是臣...无有经天纬地之才,无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也是臣...辜负了先帝临终所托,更辜负了陛下今日...这洞烛先机之明。”

  “北伐中原,兴复汉室,此乃正道!”

  “此乃大义!”

  “此乃大汉立国之基,纵使前路荆棘密布,纵使臣力有不逮,此志......亦不可夺!”

  “请陛下。”诸葛亮深深一揖,语气斩钉截铁:“收回‘闭关锁国’之成命,容臣......再试锋芒。”

  “纵使最终依旧命丧五丈原,臣亦......九死无悔!”

  刘禅人麻了。

  他现在脑海里只有一句狠人大帝说的话。

  哎呀妈耶,咋整我这来了。

  这剧情不对啊。

  刘禅看向诸葛亮,看着这位鞠躬尽瘁的丞相,以及那近乎自我牺牲般的誓言,只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丞相,还是那个丞相。

  纵然已知晓既定的历史的轨迹,也知晓了未来的残酷,却丝毫动摇不了,他那颗为汉室燃烧一切的心脏。

  他怀疑的,永远只会是自己的能力。

  而非自己所坚持的道路!

  其坚不可夺其志也!

  古人诚不欺我。

  刘禅心底暗暗叹息一声。

  他费尽心思,用近乎‘剧透’的方式,将历史的沉重包袱摊开,为的可不是坚定丞相更加鞠躬尽瘁的信念,也不是让丞相去怀疑自己,去背负更重的自责啊。

  必须得把丞相拽回来。

  “丞相。”刘禅的声音也凝重起来,他郑重的对着诸葛亮回了一礼,在脑海里斟酌了一下措辞。

  “丞相之高义,忠贯日月,我刘禅......不,是朕,万分钦佩,铭感五内。”

  他顿了顿,眼神真诚而忐忑。

  “但丞相,您......”

  “似乎有些会错意了。”

第7章:其坚不可夺其志也!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