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求取野山参
纪良也到了极限,他死死抵住抽搐的花心,泄进周婉身体的最深处。
周婉瘫软在桌面上,眼神迷离,此刻的她也彻底征服。
纪良起身,看着那泥泞不堪的入口缓缓流出混合的液体,俯身在周婉耳边。
“证据尽快给我,我们一起送他们下地狱。”
周婉闭着眼,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轻轻点了点头。
她已经被这个男人,从身体到灵魂,彻底睡服了,安抚了她一番后,纪良满意离去。
扳倒邵明和李秋雅,只是纪良复仇计划的第一步。
他很清楚,要在体制内真正掌握话语权,保护自己,甚至将来更好报复那些伤害过他的人,他必须爬得更高。
机会很快就来了,市卫健委的一把手张市长,位高权重,是连邵明都要巴结的人物。
最近,张市长的老母亲病重,急需一味百年以上的野山参吊命续气。
然而这种年份的极品野山参可遇不可求,市面上鱼龙混杂,张市长托了许多关系都未能寻到真品,急得焦头烂额。
这个消息,吴书玉第一时间传递给了他,纪良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计划瞬间成型。
他老家所在的偏远山区,正是传说中的“人参之乡”,虽然近些年资源枯竭,但早年确实出产过不少极品山参。
更重要的是,他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采参老把头,手里似乎珍藏着一株镇山之宝级别的老参。
事不宜迟,纪良立刻请了探亲假,连夜驱车赶回那个他许久未曾踏足的偏僻山村。
纪良紧握方向盘,车子在冻土路上颠簸,震动传到背上。
副驾上,油布红绸包着的木盒,静静放着,但很有分量。
他甩甩头,赶走脑子里周婉的画面。
扳倒邵明和李秋雅只是开头,盒子里东西才是关键。
张市长母亲快不行了,吴书玉的消息很及时。
路越来越难走,车灯只能照见前面一点泥地石头。
远处几点灯火,是他的老家苦竹坳。
一股烂叶子、冷土和牲口的味儿钻进车里。纪良摇下车窗,冷风灌进来,吹散车里暖气和周婉的香水味,脑子也清楚了些。
车在雪盖住的路口熄火了,引擎哼了几声就不动了。
纪良骂了一句,拍了下方向盘。他看看木盒,脱下外套包好盒子,抱在怀里,推门下车。
冷气像针扎透毛衣,他深一脚浅一脚在雪里走,朝着山腰那点灯光。
摔了好几次,膝盖手肘都疼,雪水湿透裤子。
他喘着气站在一扇矮小歪斜的木门前,敲了敲门板。
“谁?”
一个又老又哑的声音,带着睡意和警惕。
他提高声音,带上乡音说道。
“二爷爷!是我,良子!纪良,纪老栓家的良子,有急事!”
门里安静了一下,有窸窣声。
吱呀一声,门开了条缝,煤油灯光透出来,照着一张满是皱纹的老脸。
是陈老把头,以前村里最好的挖参人,老人眯着眼。
“老栓家的良子?那个考上大学飞走的金凤凰?”
纪良赶紧应着,抱着盒子挤进门。
“是我,二爷爷,”
一股旱烟、草药、柴火和老人味冲鼻。
小土屋,泥地不平只有炕边小桌上那盏煤油灯亮着。
陈老把头慢慢挪到炕边坐下,拿起油亮的旱烟袋,往烟锅里塞烟丝。
“稀客啊,大雪封山,金凤凰咋回咱这穷沟了?”
他吸了口烟,辣味散开。
纪良把包好的木盒小心放炕桌另一头,搓搓冻僵的手说。
“二爷爷,我回来,求您救命的东西。”
老人吐口烟说道。
“救命?我这快入土的老头,有啥能救命?”
纪良盯着老人烟雾后的眼睛,开门见山。
“参,您手里压箱底那根,真正的百年老山参。”
陈老把头捏烟杆的手顿了一下。
“娃子,你咋知道?”
纪良简单说。
“小时候听我爹提过,说您有镇山的宝贝,现在城里一个大领导,他老娘病得快死了,就缺一根真百年老参吊命,二爷爷,这是积德救命的事!”
老把头没说话,深深吸口烟。
烟雾里,脸上没表情。
纪良心往下沉,他解开包盒子的外套,露出旧木盒,又从怀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推到老把头面前的炕桌上。
“二爷爷,五万块,市价我懂,只多不少,您辛苦一辈子,该享福了,这钱够您在乡里盖新房,安稳养老
老把头的目光在信封上停了十几秒,终于,他布满血丝的眼抬起,看向纪良说。
“娃子,你说实话,这参,真是救命?不是拿去巴结当官的?”
纪良心一紧,脸上没犹豫,迎着目光说。
“二爷爷,我对着灯发誓,真是救老太太的命!人命关天!至于那领导,救了他娘,他自然记得我,我在城里也好过点。”
他承认了部分目的,又是一阵沉默。
老把头干瘦的胸脯起伏,浑浊眼里情绪翻滚。
他猛吸一大口烟,呛得剧烈咳嗽,佝偻的身子很抖。
纪良想上前,被老人抬手挡住。
咳停了,老把头盯着纪良。
“唉…”
一声长叹,像耗尽了力气,他颤巍巍放下烟袋,弯着腰慢慢挪下炕。
那双满是老茧的手,在炕墙根熏黑的土坯上摸索,抠住砖缝,用力一掀,露出个黑窟窿。
一股陈土、朽木和药味散开。
他小心把手伸进炕洞,动作很慢。
纪良屏住气,终于,老把头的手拿出来,捧着个包得严实的东西。
一层厚厚的、褪了色的油布紧裹着,外面缠着暗红色的旧绸布。
老人捧着包裹,像捧婴儿,挪回炕边坐下。
他粗糙的手抖着,很慢地,一层又一层,解开红绸布和油布。
最后,一个狭长的深色硬木盒子露出来。
盒子很普通,没雕花,四角镶着磨亮的黄铜片。
木盒打开的瞬间,一股极浓、极醇、带着土腥和木香的奇异气味猛地冲出来,盖过屋里其他味。
盒里,深红绒布上,躺着一根参。
纪良呼吸停了,它不大,主根比拇指粗点,形状接近完美的“人”字,躯干有力,四肢清楚。
芦头上一圈圈深凹的“芦碗”,密得几乎没缝。
参体上,一道道深褐、铁线似的螺旋纹缠绕着。
最惊人的是那些须子,细长像龙须,根根舒展,韧得很,上面缀满珍珠似的小疙瘩,整根参有种温润的光泽。
纪良咽了下口水,陈老把头眼神复杂。
他枯瘦的手指轻轻划过参体,怕惊动它,喉咙里咕哝着。
“娃子,俺爹死前塞我手里,说这是命,是运,是压箱底救命的,藏炕洞里几十年了,你刚说救老太太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