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渔

授人以渔

来源:阅文

字数:6.13万字

阅读:22170 连载中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639 21 0票 推荐票
小说简介
刘尧下乡支教本只想镀金, 却不曾想,有一日来了一个小胖子听他讲出师表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马谡失街亭致使北伐失败?” “这世上真有亩产千斤的稻谷!” “改土归流,摊丁入亩之法先生可否再讲一遍?” …… 几年后,终于可以调走的刘尧却意外穿越到三国时期的长安, 心灰意冷的他却惊奇发现, 大汉仁帝刘禅携丞相诸葛亮出长安城十里仪仗相迎, “请先生为我大汉国师!”...
免费阅读

  秦巴山区,常丰村。

  咚咚咚。

  刘尧用手敲了敲靠在墙边一块被刷洗过许多遍有些泛白的大石板,

  “同学们,上课了。”

  用目光扫视屋内一圈,内心默数着,

  “1,2....13”

  “今天来了十三个,不赖了。”看着这些生面孔,刘尧内心毫无波澜。

  来到这支教的一个月的时间中,他早就习惯了每天来上课的学生不是同一批。

  常丰村的地理条件十分闭塞,来这的路上换了好几种交通工具,从大巴一路到小三轮,毛驴,双腿,三天三夜才到达。

  而孩子们也是只要家中有活需要干,家长便不再允许他们来上课,

  就连现在有人能来上课,还是刘尧拍着胸脯保证孩子们来自己这上课不需要任何费用。

  本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想法,每天都有几个孩子被家长们逼迫着来上课。

  “按这个进度教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出成绩调回成都啊!”

  刘尧苦涩的想着,但很快他摇了摇头,强迫自己不在去想这些。

  他清了清嗓子,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诸葛亮的出师表。”

  听到这话,坐在一个个简易小木凳上的孩子们都露出惊喜的目光。

  身为巴蜀地区的人民,不管身处的地区是发达还是落后,对于丞相都一种说不清的深厚感情。

  他拿起一小块木炭转身在发白的石板上写下《出师表》三个大字。

  再转身,刚想说话,突然被教室角落的一个小胖子吸引了目光,

  “在这贫困山区还能长这么胖?不对?1,2...14”

  “这小胖子什么时候进来的?”

  不过刘尧也懒得去深究,多来一个也是好事,就没有理会这个小胖子是什么什么时候来的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写这篇出师表吗?有哪个同学愿意回答一下?”

  话音刚落,教室中瞬间一片嘈杂,

  “丞相嘿想克打魏国那个龟儿!”

  “丞相要报答刘备的恩噻!”

  “丞相要把大汉光复起呦!”

  “.........”

  “没想到同学们竟然如此热情,看来丞相的影响力就算过了一千多年,依旧影响力巨大啊!”

  刘尧不禁感慨。

  他当即决定今天不在死板的翻译出师表,而是由出师表为引子来上一节历史课。

  但众多兴奋异常的回答问题的孩子们中有一个“异类”十分安静,呆呆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刘禅伸手摸了摸自己额头上因为紧张渗出来的细密汗珠,

  “这是哪里?朕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

  “明明才刚刚收到相父从汉中送来的出师表,才看了一遍朕怎的就来到了这里?”

  刘禅怯生生的看向讲台上的刘尧,

  “听了半天,这里好像是个学堂?这个打扮怪异的是个教书先生?”

  “不过他是怎么知道《出师表》的!这里还是大汉吗?”

  刘禅心下恐慌无比,他决定先观察一会情况,伺机而动。

  刘尧挥了挥手,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

  “同学们说的都对,但是最根本的原因,便是诸葛丞相当时已经完成了季汉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制度建设,奠定了蜀汉政权的根基。”

  “他认为,此刻季汉政权已经能够进入下一个阶段--北伐曹魏了。”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丞相在政治方面是怎么筹备的吧。”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这段话在课本上的翻译大概就是皇宫和朝廷里的大臣,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制度要相同,不能有私心。”

  “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什么叫宫中的大臣和府中的大臣?两者有什么区别。”

  “其实简单来说,宫中就是以刘禅为中心的皇权系统,府中就是以诸葛亮为核心的相权系统。”

  “你们是不是有疑惑诸葛亮为什么有如此大的权力能够和皇权相提并论?”

  “其实重点就在开府权这三个字上。”

  “诸葛亮的开府权是刘备在临死前任命的,这一任命也就使得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军政大权一手抓,最终丞相府的属官便代管全国的事务。”

  话音刚落,立刻有一个孩子发出嗤笑声,

  “那刘禅不就是个废物了噻,这不很明显就是被架空了哇。”

  刘尧点点头,

  “不错,在此制度之下,刘禅可以做的,就是当一个吉祥物,在正式场合露露面,真正掌管国家大权的是诸葛亮。”

  “就连刘禅本人都说过,“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话题一引到刘禅这里来之后,

  原本安静听课的同学们立刻换了一副嘴脸,

  “阿斗这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呦!”

  “真是废物一个噻,最后还投降做了亡国之君噻。”

  听到这里,刘禅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他才刚登基没有几年,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在收到诸葛亮上书的这封出师表时,更是心中激动万分,恨不得立刻便“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但没想到这里的刁民竟然敢如此侮辱自己!

  烂泥扶不上墙?亡国之君?间接累死相父?

  “这些哪个跟我沾边了?等我查清楚这里是哪里后,非得派兵把这些刁民全都抓起来!”

  刘尧再次挥挥手,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

  “同学们,虽然距离季汉亡国已经过去了一千八百多年,但是我们并不能这么轻易的给一个历史人物下定论。”

  听到这里,刘禅脸色刷的一下变白了。

  “什么?距离我大汉亡国已有一千八百多年了?”

  “怎么可能!!!”

  不过听刘尧的话,刘禅觉得如果这里真是后世的话,这个教书先生应该能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刘禅虽然不是什么贤明的君主,后期还宠信宦官黄皓,逼得姜维大将军汉中屯田,被迫远离成都政治中心,但是,他还是有一个好处的--”

  刘尧摇了摇手指,

  “那便是听话,出师表中所写的人,刘禅全部重用了,这也使得在丞相去世后,蜀汉政权还维持了四十年之久。”

  刘禅当即满头黑线,

  “合着我不管怎说就都不是个好东西?这些个混账事当真都是我做的?”

  对于刘尧所说,孩子们依旧是不太认同,一代代口口相传的故事已经深深的印进了他们的脑海中。

  尤其是对刘禅的刻板印象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几位同学没有忍住爆了粗口,骂了几句,这就像一段导火索,引得绝大多数人都开始谩骂刘禅。

  一时间,问候刘禅的话满天飞。

  同时,这段导火索引燃的还有刘禅本人。

  他面色铁青,嘴唇发白,紧握的手掌因为大力,而导致略微尖锐的指甲深深的刺进了掌心之中。

  作为皇帝,他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却也从来没人胆敢当面如此辱骂他。

  是可忍熟不可忍!

  他当即噌地站起身,哐当一脚将小凳子踹开,愤怒的盯着众人,撸起袖子指着几个骂的正欢的孩子怒喝道。

  “你们怎么敢如此羞辱朕?”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谩骂刘禅的孩子们一脸懵逼,他们实在是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为刘禅说话,竟然还自称“朕”?

  瞬间,几名暴脾气的孩子也蹭的起身,

  双方剑拔弩张,蓄势待发。

  刘尧眼看着情况不对,赶紧上前劝说。

  “同学们,我们是在上课,要理性讨论。”

  但他说的话没有任何效果,依旧没能阻止一个拳头框的砸向刘禅的眼眶。

  砰!一拳刘禅就被打到在地,眼冒金星,一个乌黑的眼圈赫然出现在脸上。

  眼看着这个小胖子就要被众人围殴,刘尧赶紧一个箭步站在了刘禅的身前,

  为了防止这群好斗的孩子们进一步扩大损失,刘尧赶忙说道,

  “好了好了,同学们,现在下课吧。”

  “下节课我们讲丞相的北伐,你们回去可以先做做功课,想想丞相北伐失败的原因。”

  “若是谁再敢在我的课堂上动手,下节课就不要来了!”

  刘尧板着脸,一副十分愤怒的样子。

  听到这话,这些愤怒的孩子们才老老实实的依次离去,

  临走前还不忘了在地上啐一口,

  “丞相北伐失败还不是因为刘禅这个狗东西!”

  说完扬长而去。

  教室中只剩下了刘禅和刘尧,两人相视而望。

  刹那间,刘禅只感觉委屈万分,想要大哭一场。

  自己身为九五之尊,平常被蒋琬费祎管着也就算了,现在莫名其妙的来到这地方,还被一群刁民欺辱。

  他真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了。

  刘尧将刘禅扶起来坐在小凳子上,拿来了一条毛巾给刘禅擦了擦被打的乌黑的眼眶。

  刘尧面对这个小胖子上下打量了一番,心中充满了好奇。

  在众人都明显厌恶刘禅的情况下,他竟然还有胆气站出来维护刘禅,可见是有独到的见解。

  这可是巴蜀地区,说不定就有哪一支“汉室后裔”遗留下来了,族中代代相传着什么惊天秘闻呢。

  “要是真发掘出来了,那可真是大功一件啊!”

  这么想着,刘尧笑眯眯的问道,

  “同学,能不能给老师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维护刘禅呢?你觉得刘禅是个什么样的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