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章 久违的记忆,数学考试

  六月的阳光,带着灼人的分量,毫无保留地倾泻在临江市的街道上。

  陈帆走出大门,汇入了高考日独特的人流。

  街道上,一种无形的肃穆感取代了平日的喧嚣。

  交警在主要路口指挥着交通,手势带着平日里少见的郑重。

  随处可见醒目的横幅:“高考重地,禁止鸣笛”、“静音护考,助力未来”。

  许多私家车自觉地绕开了考场附近的道路,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为这场决定无数青年命运的考试屏息凝神。

  一辆车头贴着“高考爱心送考车”标识的公交车缓缓停靠在站台。

  陈帆随着几个同样穿着校服、表情或凝重或恍惚的学生一起上了车。

  司机师傅是个中年大叔,额角渗着汗珠,却咧嘴笑着,声音洪亮:“同学们别急,都有座!今天免费,祝大家金榜题名啊!”

  学生们大多沉默,有的闭目养神,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划动;有的则抓紧最后的时间,翻动着手中的笔记,嘴唇无声翕动。

  陈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窗外,城市在热浪中微微扭曲。

  他看到不少路口设置了“高考服务站”,红色的帐篷下,志愿者们忙碌着,桌上堆满了成箱的矿泉水、印着“金榜题名”字样的纸巾、透明的文件袋,甚至还有备用的2B铅笔、橡皮和尺子。

  他所在的区虽非核心城区,但在这全民关注的高考日,该有的保障和福利一样不少,透着一种粗糙却真实的关怀。

  一个志愿者小姑娘小跑着给停在路边的送考私家车送水,额发被汗水粘在脸颊,笑容却无比真诚。

  车到考点——临江市第七中学。

  校门口已是人山人海。

  警戒线拉出长长的通道,维持秩序的警察和保安表情严肃,不断提醒着:“家长请止步!考生带好证件,有序入场!”

  陈帆循着指示牌找到考场教室所在的楼层,气氛骤然变得更加紧绷。

  长长的走廊里,人头攒动,却异常安静,只有脚步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压低的、带着颤抖的背诵声。

  门口排起了队伍,两位监考老师正一丝不苟地执行着程序。

  “准考证、身份证。”一位面容严肃的女老师伸出手,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考生的脸。

  她身旁的男老师则手持一个黑色的、方方正正的金属探测仪。

  仪器发出轻微的嗡鸣,在考生身前身后仔细扫过,尤其是口袋、腰部和脚踝处。

  那冰冷的探测头偶尔触碰到身体,引来考生们条件反射般的微颤。

  当仪器扫过一个男生的裤袋时,突然发出尖锐急促的“滴滴”声,男生脸一白,慌忙掏出一串钥匙。

  老师示意他放在门外专门摆放物品的桌子上。

  轮到陈帆,他平静地递上证件。

  女老师仔细核对照片和他本人,金属探测仪扫过他的全身,发出平稳的嗡鸣。他没有任何现代电子设备。

  距离正式开考还有约二十分钟。

  走廊里,最后的“战争”在无声地进行着。

  几乎每个教室门口都聚集着几个甚至十几个考生,他们像溺水者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死死攥着翻得卷边的笔记本、打印的密密麻麻的公式总结、或是画满重点的课本。

  他们或倚墙而立,或原地踱步,嘴唇飞快地开合,念念有词。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那些被强行灌入大脑的知识碎片在无声地碰撞、挣扎。

  “三角函数公式……数列公式…立体集合面积公式…”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男生闭着眼,手指在虚空中快速划动;“向量…导数公式…”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语速快得像机关枪,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椭圆…双曲线…焦点…离心率…”另一个男生背对着墙,用额头抵着冰冷的墙壁,仿佛要把公式印进脑子里。

  陈帆安静地站在一旁,如同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无形的压力在堆积。

  “同学们,准备入场了!把资料都放在外面!快,按考号顺序进教室!”监考老师的声音打破了走廊的寂静,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那些临阵磨枪的身影猛地一滞。

  有人不甘心地又翻了一页,飞快地扫了一眼;有人重重地合上书,嘴里还在无意识地重复着刚刚背下的最后一条公式;有人深吸一口气,仿佛要给自己注入勇气。

  然后,他们才将手中的“救命稻草”依依不舍地放在寄存桌上,走向考场门口,再次接受证件核验。

  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进来,在排列整齐的课桌上投下清晰的光斑。

  空气中残留着消毒水的味道。讲台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时钟,秒针每一次跳动都清晰可闻。

  监考老师穿着统一的深色服装,表情严肃,如同守卫关隘的士兵。

  广播里传来清晰的指令,回荡在寂静的教室和走廊:“请所有考生注意,考试即将开始。请保持考场肃静,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两位监考老师站在讲台上,其中一人拿起一个牛皮纸袋,向全体考生展示——袋口贴着醒目的密封条,上面盖着鲜红的骑缝章。

  老师用洪亮的声音宣布:“各位考生,这是本场考试数学科目的试卷袋,密封完好,未经启封。现在当场拆封!”小刀划开密封条的“刺啦”声,在极度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试卷、答题卡、草稿纸被分发下来。

  陈帆拿起试卷,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汉字和数学符号构成的题目。

  函数、导数、立体几何、数列、概率统计…

  曾经的陈帆,数学成绩确实还算不错,在班级里能排上等。

  但万年时光的冲刷是何等浩瀚?那些具体的公式推导、解题技巧、题型套路,早已在漫长的修仙岁月中被遗忘,沉入了记忆海洋的最底层。

  仙尊的记忆力固然超绝,但主动遗忘凡尘琐碎本就是修行的一部分。

  ‘看来,得临时抱一下佛脚了。”

  陈帆心中并无波澜,反而觉得有些新奇。

  他将一丝神识悄然探出,如同无形的触须,轻盈地穿透墙壁,覆盖在教室门外那张堆满资料的桌子上。

  刹那间,海量的信息涌入他的识海:

  A4纸上打印的《高考数学核心公式大全》,从集合、函数、三角、数列到导数、积分、向量、解析几何、概率,密密麻麻。

  笔记本上娟秀的字迹抄录着《导数应用题型归纳》,配着详细的例题解析。

  另一本笔记上是《空间几何解题技巧(大招版)》,画着各种辅助线。

  还有一本摊开的《十年高考真题精析(数学卷)》,翻到了解析几何大题部分…

  以仙尊那近乎洞悉万物本质的思虑能力,理解和吸收这些凡人的数学知识,只在一念之间。

  神识扫过,那些符号、公式、逻辑链条如同被最精密的解码器瞬间解析、理解、消化。

第2章 久违的记忆,数学考试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