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欲仙

飘飘欲仙

来源:阅文

字数:5.35万字

阅读:44518 连载中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962 49 0票 推荐票
小说简介
(ps:一句话,主角是跟踪读书老爷写出来的!) 重生成为朱棣第四子的朱高煌凭借修仙打卡系统,已于人世间无敌。 但为了修仙永生离家游历天下数载,当他御剑回归皇宫的时候。 便是画风变幻之时…… 朱高炽:“老二,大哥这么多年也没求过你一件事,现在只求你把这皇位给继承了吧!” 朱高喣:“哎,大哥你这就不至于了,我天生尖嘴猴腮,我还是觉得大侄子有天子相!” 朱瞻基:“二叔,可我已经当四叔亲卫了!”...
免费阅读

  永乐十二年,极北之地,万年冰封。

  风雪如席,席卷天地。

  一道孤傲身影,于风雪之中盘膝而坐。

  朱高煌一袭龙纹白雪袍,纤尘不染,墨发随意披散,面容俊美无俦,神情冷峻如冰。

  身前,一架古琴横陈。

  此琴乃其母徐皇后亲手所制,琴身温润,暗含慈母心意。

  “叮——”

  修长指尖轻拨,琴音清冽,穿透风雪,直入云霄。

  签到系统提示音在脑海响起:“叮!极北之地签到完成,领悟冰雪琴意,获得奖励:神兽玄冰螭龙蛋一枚。”

  一枚通体幽蓝,散发森然寒气的龙蛋凭空出现,悬浮于朱高煌掌心。

  他神色淡漠,将龙蛋收入储物空间,并未多看一眼。

  于他而言,修仙求长生,方为大道。

  区区神兽,不过途中点缀。

  琴音再起,肃杀渐消,转为一丝怅惘。

  弹毕,朱高煌缓缓睁开双眸,幽深瞳眸中,一片冰雪消融,化为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

  他心有所感,望向遥远南方。

  应天府,大明皇城,他名义上的家。

  眉宇间,一丝波澜闪过。

  是母亲。

  血脉相连,冥冥中自有感应。

  母亲出事了。

  朱高煌起身,风雪自动避让三尺。

  他轻轻拂去白袍上飘落的落雪,收起母亲亲手为他制做的古琴。

  下一瞬,一道剑光冲天而起,撕裂风雪,迅疾无伦,向着南方天际投去。

  ......

  大明,应天府。

  奉天殿内,气氛凝重中透着一丝微妙的躁动。

  永乐大帝朱棣,刚刚结束第二次北伐,大胜草原部落,班师回朝。

  龙椅之上,朱棣身着皇袍,面容威严,不怒自威。

  此刻,本该是论功行赏,君臣同乐之时。

  然,殿下百官,却为封赏份额、爵位高低,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

  文官引经据典,武将拍案怒喝。

  太子朱高炽依旧是一副肥胖敦厚的模样,微微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对眼前的争吵毫无兴趣。

  只是偶尔抬眼时,那双小眼睛里闪过的精光,却显露出他远超外表的深沉城府。

  他在暗自盘算,哪些人可以拉拢,哪些人需要打压,以及,如何在这场封赏中为自己一系谋取最大的利益,同时又不引起父皇的猜忌。

  汉王朱高煦身形魁梧,一脸的桀骜不驯。

  他冷眼旁观着朝臣的争斗,嘴角噙着一丝不屑的冷笑。

  在他看来,这些文臣不过是群会耍嘴皮子的废物,若不是父皇偏爱,太子那个胖子怎配稳坐储君之位?

  他暗自捏紧了拳头,只等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让他彻底压倒太子的机会。

  那个神仙般的四弟若是在,这储君之位,哪里轮得到大哥?

  赵王朱高燧则更是将阴沉藏得极深,他如同毒蛇一般,潜伏在两位兄长的阴影之下,目光不时扫过那些争吵的大臣,将他们的派系、诉求一一记在心里。

  他明白,两位兄长争得越凶,他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老三,才越有机会浑水摸鱼。

  当然,若是能借机向那位几乎不履凡尘的四弟示好获得他的支持,那便更是意外之喜。

  ......

  朱棣眉头微皱,心中却有些心不在焉。

  他的思绪,飘向了后宫深处。

  皇后徐妙云,他的结发妻子,与他一同经历靖难风雨,相濡以沫的女人。

  近来,她的身体愈发虚弱。

  “皇上,皇上!”

  一个内侍跌跌撞撞,连滚带爬冲入大殿,声音尖利,划破了朝堂的喧嚣。

  “坤宁宫急报!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她......昏过去了!”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朱棣霍然起身,龙袍下摆带起一阵劲风。

  方才还为封赏争论不休的大臣们,此刻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

  这位以铁血手腕著称的永乐大帝,对其皇后的深情,无人不知。

  “退朝!”

  朱棣声音低沉,却蕴含雷霆之威。

  话音未落,他人已如旋风般冲出奉天殿,直奔坤宁宫而去。

  群臣面面相觑,心中各怀心思。

  朱高炽,看似肥胖温厚,眼中却闪过一丝深沉。

  他微微侧目,见自己那两位弟弟也是看向他,一脸惊慌茫然才打消了一点点怀疑。

  父皇对他们兄弟三人向来严厉,唯独对那个十六岁便离宫远游,至今渺无音讯的四弟朱高煌,宠爱到了骨子里。

  母亲病危,若真有不测......

  那个神仙般的四弟,会不会因此归来?

  一旦他回来,这大明的储君之位,乃至整个天下的格局,恐怕都要重新洗牌。

  三兄弟虽都有点心思,但都立马跟上了朱棣的脚步,匆匆赶往坤宁宫。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