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拒绝
王熙凤认为琮哥儿今日回府,十有八九是冲着娘娘来的。
阖府上下谁不知他如今是个钻营的?杀人如麻不说,连亲爹的脸面都敢撕破。
但别人不耻,王熙凤却是觉得不错,是个有能力的。
比这贾府大部分货色强多了。
王熙凤继续道:“你如今虽有些本事,何苦在外头拼杀?若得娘娘提携,抵你立多少功?”
凤姐虽然心眼很多,有时候也阿谀奉承、捧高踩低,但对贾府这些兄弟,她并不会因为庶出的身份就看低几分。
就像对待贾环,她都多次强调其主子的身份,主张宝玉有的,环兄弟也该有。
虽然厌恶贾环的品行,但也希望贾环能够改邪归正,认为是赵姨娘教坏了孩子。
更何况。
嫁入贾府这么多年,她对贾府这帮大老爷们儿的德行太清楚了,也就现在的贾琮能让她觉得还不错,值得投资。
“多承二嫂子美意。只是这事,嫂子错会意了,我并无觐见元妃娘娘之想。”
说毕,抽身便走。
提携?
真以为元妃处境很好嘛?
虽然王熙凤很聪明,但在这件事上和贾府众人一样,还是看不清楚局面。
以为在宫里封了妃子,就是深受皇帝宠爱,对贾家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却不知道多打听一点消息,多分析一下宫里‘二圣’的情况。
就比如省亲这件事,皇帝本来的意思明明是让妃嫔的家人进宫团聚就好,结果太上皇硬要让妃嫔回家省亲,大费周章。
更绝的还是贾府的反应,为了元妃省亲,大兴土木,花费几十万两银子修建大观园!
这不相当于跳起来打皇帝的脸吗?
贾琮相信元春是个聪明人,她久居深宫,是能看清楚形势的。
但有些事情她没办法明说,只能尽可能的暗示提醒。
譬如在确定要省亲后,她就多次派人传话,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大张旗鼓,尽可能的低调一些,结果贾府还是毅然决然的修建了大观园。
今晚她回来,脸上几乎没有露出过笑容,大半时候都在哭,示意也很明显。
可笑贾府众人还在沾沾自喜,沉迷于繁华中不可自拔。
贾琮现在巴不得和贾府划清界限,要是元春真的要动用关系提携他,对贾琮来说绝对不是好事,反而是坏事!
他今日只是单纯为了打卡,好解锁系统更高级别的武学!
凤姐好心被当做驴肝肺,当即吊梢眉一竖,指着贾琮背影骂道:“站住!好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蹄子,顶子红了是吧?芝麻绿豆大的旗官帽子,就敢在嫂子跟前摆谱充祖宗了?”说着她走到贾琮面前,指尖虚点贾琮额头,“打量我王熙凤是那眼皮子浅的,上赶着巴结你这新起的贵人哪?呸!今儿我把话撂在这儿,要是你今天走了,那从今往后就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贾琮不想解释,正要离开,就听到笑声传来:“凤丫头,你今天怎么和琮兄弟吵上了?还牵扯上阳关道、独木桥了?”
王熙凤和贾琮回头看过去,只见有三人走过来。
正是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
看见薛宝钗,贾琮的脸上难得露出一抹笑容,喊了声:“宝姐姐。”
薛宝钗白皙、圆润略带婴儿肥的脸上带着含蓄的神情,对贾琮微微点头。
在大乾,当今世人的眼光以清瘦为美,会觉得林黛玉这样弱柳扶风的身姿,病如西子胜三分更加漂亮。
但在贾琮看来,薛宝钗形貌并不比林黛玉弱。
而且薛宝钗,可是在他一无所有时,只是恰好路过听说他缺钱,就主动借了他三百两银子的人啊!
贾琮当下自然对薛宝钗的印象会更好。
是的。
贾琮买官的一千两银子,本来他是找同父异母的姐姐‘二木头’迎春借的。
除了两人姐弟这层关系之外,迎春算是贾府最老实懦弱的人,贾琮清楚记得她的珠宝首饰被乳母偷偷拿去赌钱,她也不追究。探春设法帮她追回,她还要说不要多生事端。
迎春的确没有拒绝他,可她的私房钱不多,典当了一些物品,也只凑够了五百两银子。
随后贾琮想了想,又找上了探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用‘想闯一番事业’将其打动。
但探春的银子更少,只凑到了两百两。
就在贾琮为剩下的三百两银子发愁时,没想到薛宝钗恰好撞见此事,然后没有过多犹豫,就将三百两银子掏了。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宁荣二府的男人,他们将来的死活贾琮一点也不关心。
但这些姐姐妹妹,贾琮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搭救的。
而且,救下这些女子,也和主线剧情不冲突,不影响他打卡。
凤姐看见三人,眼睛一挑,丹唇未启先带笑:“哎哟我的薛妹妹、林妹妹,你们来得正好!快给嫂子评评这个理——“
突然敛了笑容,指着贾琮:“我好心要带这没造化的见娘娘,他倒摆起谱来了!连等都不肯等,抬脚就要走,真真是狗咬吕洞宾!“
凤姐看似是添油加醋,显得贾琮不知好歹。
实则是没有‘拆穿’贾琮特意回贾府的功利心,帮贾琮留面子。
薛宝钗平时藏拙守愚,实则才华横溢,有着不输林黛玉的文采,且有着七窍玲珑心,一下就听清楚了王熙凤话里的深意。
她温婉一笑,语气和缓却带着几分劝诫:“琮兄弟,你如今在锦衣卫当差,原是有官职在身的。依我想着,元妃娘娘省亲归府,说不得也要召见你这样的近臣。“
略顿了顿,眼波微转:“这会子若急着走了,待会儿娘娘要见时反寻不着人,倒显得失了礼数。“
说完,又向凤姐那边递了个眼色,又柔声道:“横竖也不差这一时半刻的,不如且等等?“
王熙凤点头附和。
王熙凤和薛宝钗的目的都一样。
如果说凤姐对贾琮的帮助,是对其过往的同情和未来的投资。
那薛宝钗对贾琮是更欣赏。
她认为男儿家,就该如此做一番事业。
至于传言中贾琮在外面名声不好,杀人无数,人称‘小阎罗’。
锦衣卫奉旨拿人,令那些作奸犯科的闻风丧胆,不正显出手腕来?
“哼!俗!俗!俗!真真是俗不可耐!娘娘回府省亲,原为天伦团聚,偏生叫你们这些禄蠹当作登云梯了!“
贾宝玉先是给了薛宝钗和王熙凤一个白眼,似乎是在嫌弃两人身上的功利心和铜臭味。
忽又转向贾琮,丹凤眼里透着讥诮:“你更是不堪!分明眼巴巴盼着见娘娘,倒装出副欲迎还拒的嘴脸来。我且问你,你今日特意回府,是为了什么?“
贾琮有些惊讶地看着贾宝玉。
这呆子,今天似乎有点聪明啊?
刚才凤姐和宝钗都没有直言,正常情况下他是搞不清楚其中的门道才对。
看来,是有人在他面前嚼舌根了。
也正常,毕竟现在贾府上下,看自己不顺眼的人太多了。
贾琮忽作顿悟状,击掌长叹:“罢!罢!今日回府,的确是为着觐见娘娘。可听了宝兄弟这番金玉良言,才醍醐灌顶!“
对贾宝玉作了一揖:“宝兄弟视功名如浮云的气度,方是男儿本色!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原该品品胭脂香,与姊妹们说说笑笑才是正经。至于家业兴衰、护不护得住,危险来临,能不能让身边人免遭横祸,又有什么紧要的?横竖不过一死,或者剪了头发做和尚去!毕竟当了和尚,也就六根清净,不用承担责任了。“
说罢急急转身:“我这会子须得赶紧回去,好生参悟这番道理!“
看着贾琮离去的背影。
凤姐手扶鬓角,丹凤眼圆睁;宝钗捏着帕子,朱唇微启;宝玉更是呆若木鸡,手中扇子掉在地上也不知。
忽闻。
“噗——“一声轻笑,众人回首,只见黛玉以袖掩面,肩头微颤。
林黛玉暗想:这琮兄弟倒是个妙人儿...
瞥了眼宝玉的呆样,又险些笑出声来。
身为‘林怼怼’的她,自是知贾琮字字句句皆是讥讽宝玉。
按理来说她应该和贾宝玉同仇敌忾,但听见贾琮这番言论,却偏生恼他不得。
她理解和尊重贾宝玉的选择,支持他不考取功名、追求真性情,那是因为她懂得贾宝玉是什么样的人,善良、软弱、不适合官场。
而且贾宝玉现在的学识程度,博学多才的林黛玉也再清楚不过,根本不可能考得上功名。
所以她不会像袭人、薛宝钗那般劝说宝玉。
但并不代表,她内心像宝玉一样,认为所有热衷功名者,都是庸人蠢材。
她父亲林如海,可是探花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