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9章:李建成的一生!

  “老二他,他….”

  李渊说着说着,止不住往后倒退几步。

  随后,

  他深吸口气,赶紧差人去喊禁军统领过来。

  老二有可能兵变,他断然不容许如此事情发生。

  不管老大说的到底是否属实,布防和防止总归是要的。

  因为据他了解的李世民,如今这节骨眼上,还真有可能….发动兵变!

  他要遏制!

  遏制如此可能性!

  断然不能,让兄弟相残!

  很快。

  右禁军统领李炎火速赶来:“陛下,您找末将。”

  李渊看着他,深吸口气道:“秦王最近动向如何?”

  李炎是负责此次秦王入京,带兵监察秦王之禁军统领,并且深得李渊信任。

  “秦王?”李炎微微愣住,旋即拱手道:“并无异常。”

  李渊冷哼一声:“继续监察,要认真!另外,做好平叛准备。”

  “什么,平叛?”李炎大吃一惊:“这….陛下,何来平叛?平谁的叛乱?”

  李渊冷冷道:“不该问的事,你便别问。”

  李渊现在心情很不好,因为兄弟两有可能性互相残杀,作为父亲的心情又怎会好起来?

  “这,末将领命!”

  李炎郑重其事向李渊行礼,徐徐告退。

  等他离开李渊寝宫,便会发现李炎身后甲胄湿透一片,竟都是被汗水浸湿。

  “呼….幸好陛下只是怀疑秦王计划,可陛下,他是….何时怀疑秦王的?”

  李炎眼眸凝重,眸子里透着不解。

  他!

  竟是秦王的人!

  “可以确定,今日之前陛下都并未知晓秦王计划,甚至在….在傍晚之前,都未曾知晓甚至猜测。”

  “到底发生什么,让陛下注意到秦王了?是….是!”

  忽然间,李炎想到一位至关重要之人,声音惊颤:“是太子!是太子刚才进入寝宫,告诉的陛下!”

  李炎瞪大眼睛:“太子!他知道了!!”

  除了太子李建成,李炎已经想不到其他人,前来告诉李渊。

  因为整个李渊寝宫,甚至最近李渊的行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中。

  玄武门计划针对之人本身便是太子,可如今太子却是知晓计划….

  轰!

  一想到这,

  李炎瞬间汗毛树立,只觉得如遭雷击。

  “该死!太子知晓计划了,不行,得速速告知秦王!计划….要提前了!”

  .….…….….….….

  另一边。

  李建成离开皇宫后,火速往东宫赶去。

  他所看到的历史,已经因为他开始逐步变化了,如今玄武门之变可能提前到来,在这四面楚歌环境下,唯有自己大本营东宫,方能给出些许绵薄的安全感。

  “殿下。”

  路上,李建成遇到了满脸凝重的薛万彻。

  李建成看了一眼,若有所思道:“薛统领,观音安排你,做一些事情了?”

  薛万彻不该在这儿,可他却出现在这儿。

  除了懂自己的夫人郑观音的安排,李建成想不到其他可能性。

  李建成猜对了,薛万彻是因为郑观音之嘱托,然后开始行动,并且自己亲自带兵前来保护李建成。

  李建成本人并不傻。

  后世的演义,电视剧,电影等等诸多情节,皆是描述李建成太过愚蠢。

  可事实上,

  史书记载,李建成能力很是出众。

  只是被那天才般的弟弟,掩盖了光芒。

  后世之人,

  人人皆是黑着李建成,但他们可曾站在李建成角度去看这场玄武门之变,去看….他的伤痛….

  一场玄武门之变,不仅让他尸首分离、断子绝孙,更被后世骂的体无完肤,一无是处。

  只怕在整个华夏历史中的太子,便没有人有李建成这般委屈。

  在演义小说和影视剧中,李建成一直都是一个昏庸不堪的小人形象。

  除此以外,在贞观政要、就堂叔、新堂叔等史书中,李建成的形象也大抵如此。

  如新堂叔评价李建成荒色嗜酒,田烈无睹,就堂叔称建成残忍,其主唱之才人神不容。

  总之,史官们仿佛想要将其塑造成为隋炀帝的翻版,以其拥立的形象和李世民鹦鹉的形象形成对比。

  然而,如陈寅恪、黄永年等唐史大家,以大唐创业起居著等较客观的史料,进行比对分析,认为这个评价是有失偏颇的。

  历史上的李建成出生于开皇九年589年,作为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李建成比弟弟李世民大了10岁,而在史料大唐创业起居柱中,亲切地将二人称为大郎、二郎。

  早期的二人还是兄有弟功的好兄弟,一同为李唐的未来而奋斗。

  李渊在举兵之前曾做了充足的准备,当时李渊一共准备了两个根据地,一个是位于太原的基地,由李渊本人与次子李世民共同组织,另一个则是位于河东的根据地,由李建成自行经营。

  河东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不仅是李渊入驻关中最关键的跳板,而且李家的家眷都在河东,由此也能看出李渊对其的看重。

  而李建,成亦是没有辜负父亲赋予的厚望。

  根据大唐创业起居住的记载,李建成在河东招贤,那时,一时间许多有名望的人才投入李建成的麾下。

  这一期间,只要是身怀一技之长的人才,李建成必会以礼相待,坦诚相交。

  可以说,李建成的个人魅力无疑为义军积蓄的实力。

  当李建成带着家眷和人马奔赴太原,支持附近的起义事业时,李渊大喜过望,当即将领军的重任交给李建成。

  李建成手握军权后,迅速完成了从内政领袖到军事领袖的转型。

  历史上的李建成,并非如印象中的武力柔弱,自李渊在太原举兵指李唐王朝奠基,李建成始终活跃在战场上。

  西河之战作为李渊晋阳起兵之后的第一仗,战略意义非比寻常。

  当时熙河紧邻太原,是唐军入驻关中必须要迈出的一步,已是唐军崛起的首秀。

  这场战争关系到李渊基业的成败。当时李渊任命李建成为总指挥,任命李世民为副指挥,哥俩带兵打响了太原骑兵第一枪。

  李建成领着一帮刚招募来的新兵,担心他们不能打仗,于是立下军法,整肃三军。

  在兵紧西河的行军路上,李建成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对于百姓,秋毫无饭。

  百姓种在道旁的瓜果蔬菜,一定要付了钱才能吃得来的食物、酒水也与将士们一同分享。

第9章:李建成的一生!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