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八章 :此地,决战!

  约有盏茶功夫,岳峰就被人带到议事大堂。

  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首位的朱元璋。

  而朱元璋也在看向他。

  有人说,老朱长着一副鞋拔子脸,倘若那人站在岳峰身前,岳峰非要揍他一顿不可。

  在岳峰眼里的朱元璋,天庭饱满、端庄方正、面如满月。

  用后世人的说法来讲,就是极具帝王之相。

  说实话,倘若老朱真的长着一副鞋拔子脸,光是面相摆在那里,还怎么散发个人魅力?

  怎么能让面貌清瘦却身材异常魁梧的徐达心服口服得唤一声‘大哥’?

  “卑职,见过大帅!”

  见到传说中的人物,岳峰内心还是很激动的,但也只是刹那而已,刹那过后,依旧如常。

  此刻,既然已如愿见到朱元璋,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样给朱元璋造成一个极其深刻的印象了。

  这时,有谋士开口,“见到大帅,还不下跪?”

  岳峰白了他一眼,指了指身上的布甲,这是在自己昏睡时,老朱差人送来的甲胄。

  谋士哼了一声,“你说你有破敌之策?岂知妖言惑众的下场?”

  朱元璋瞪了那谋士一眼,“咱让你说话了?”

  谋士心头一惧,连忙作揖,“臣下知错。”

  老朱又看向岳峰,“小子,有何破敌之策,说来听听?倘若说的不好,咱就当童言无忌,你有什么话,大胆说就是!”

  他从未对一个人,尤其是一名将领,如此宽容过。

  这让李善长等人听到他所言后,都深深感到意外。

  岳峰微微抱拳,“卑职在说出计策之前,斗胆想问,满堂诸公,可有什么念头?”

  说罢,他就转身看向堂内众人。

  除了徐达之外,旁人他一概不识。

  不过,能站在这里的,都不是泛泛之辈。

  比如李善长、刘伯温...

  但今日,除了他们这些让后世人耳熟能详的人物之外,自己,也站在了这里!

  此间,可谓是朱元璋与他们这些人命运转折的地点!

  待岳峰话音落下。

  一些谋臣武将,试探性的陆续开口道:

  “当退守钟山!”

  “当退守濠州!”

  “当舍弃应天,徐徐图之!”

  “...”

  听到这里,岳峰心里大概是有了个底。

  看来,老朱或是刘伯温他们,还没定下心思,决定要死守应天。

  这个时机,说一些慷慨激昂或表忠心的话,更为合适,也更能让老朱记住自己,这是被老朱器重,委以重任的前提。

  听到众人言论的朱元璋有些不耐烦,紧皱着眉头开口:“小子!你究竟有何计策?快快说出!”

  岳峰深呼吸一口气,他知道,该到自己表演的时刻了。

  倘若他们已经决定要固守应天,那么,所谓慷慨激昂的陈词再说出口,就没什么意义了。

  但眼下,时机刚好!

  他故意用着一种轻蔑的眼神,看向方才发言的众人,冷声道:

  “主张弃守应天者,当斩!”

  此话一出,犹如平地惊雷,让众人惊诧不已。

  不弃应天,那就是死守应天了?

  故弄玄虚这么久,就是说出那么一句不知死活的废话?

  一些人根本没有注意到,当岳峰话音落地的那一刻,老朱原本沉重的眼神,似有了光彩一般,神情都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之所以没有注意,是因为,满脑子都在想着,该怎么喷岳峰,

  “小子,你还太嫩,咱们只有十万守卒,几万民夫而已,可陈友谅麾下甲士与民夫加起来,却足有六十万,怎么打?”

  “守应天?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

  “大帅,此人毫无学识,在此大言不惭,当罚!”

  “...”

  朱元璋丝毫不管那些人说什么,他的目光,一直凝聚在岳峰身上。

  就连刘伯温都用着一种颇感兴趣的眼神看向岳峰,想听听他接下来究竟有何高见。

  岳峰毕竟才十三岁,面容稍显幼稚,幸好肤色黝黑,给他增添了几分成熟的感觉,一眼看去,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名武将。

  于是说起话来,都有些壮怀激烈的意思,

  “去往濠州,无异南宋偏安一隅!”

  “若应天失守,濠州失守,我们还能去哪?沦为丧家之犬?与昔日南宋一般,被异族夺了江山,谋了天下?”

  “满堂诸公,皆是追随朱大帅的骨干之臣,可谓身经百战,意气风发,怎么就被区区一个贼奴,吓成这个样子?”

  说到此处,岳峰来到军事图前,盯着应天的位置,向众人继续大声道:

  “诸公心知肚明,若应天失守,我等便再无立身之处!”

  “若连一个陈友谅都无法击败,还说什么争霸天下,驱逐北元,恢复中华?!”

  “你们若是怕了,惧了,你们就去你们的濠州,躲进你们的钟山,一辈子当个缩头乌龟,别露头了!”

  “我虽力薄,但也知背水一战的道理,要逃你们逃,我为大帅死守应天,誓与贼奴不两立!”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句话,毋宁死,不做狗!”

  不管怎么说,应天不能丢!

  丢了,朱元璋再无争霸天下的可能,届时,陈友谅也绝不会放过自己。

  所以,帮着老朱守应天,其实也是在帮自己。

  随后,他看向朱元璋,抱拳道:“卑职有一计,可使我军固守应天。”

  “此计仅有八字,扬长避短,诱敌设伏!就在应天,与贼奴决战,此战,若胜,则大帅天命所归,若败,卑职先大帅而死!”

  话音落下,岳峰的拳头,重重砸在了地图上‘应天’的位置,又继续道:

  “前四字,扬长避短。”

  “汉军有巨舟,我军仅有小船,所以不可与敌军展开水战。”

  “汉军人数优于我军,所以我军兵力,不可分散,需倾主力,与敌一战,做到首战即终战,一战定乾坤!”

  “自汉军占我太平府之后,汉军将士人心骄横,而我军已无退路,只能与敌死战,此为我军之优势。”

  “陈友谅用兵不拘一格,看似如神,实则毫无章法,常将军队分散多线作战,我军收拢兵力,逐个击破,此亦为优也!”

  说到这里,岳峰有些口渴了,丝毫不顾他人看向自己的眼神如何诧异与震惊。

  来到朱元璋桌子前,拿起一杯水,就一饮而尽。

  常遇春刚想说些什么,被老朱以手势制止。

  岳峰喝完水,再次开口道:“后四字,诱敌深入。”

  “汉军自认为有巨舟,可横行水上无敌,他们若攻应天,必不会放弃自身优势,定会走水路入秦淮攻打我军。”

  “而入秦淮到我应天城下,汉军唯一阻碍,就是江东桥了,倘若汉军走这条路,我军与之一战,必败。”

  “所以,必须要想方设法,让汉军舍弃江东桥这条路,绕道龙湾,龙湾是一片无险可守的空地,敌军由此上岸,我军可趁机伏击!”

  “但如何让汉军放弃原本的水路优势,绕道龙湾登岸呢?这就要在江东桥上做做文章了...”

  岳峰差不多要将史书上记载的,朱元璋于应天击败陈友谅的方式讲出来了。

  他暗想,历史上,朱元璋依靠这个方法击败了陈友谅,而如今,这个方法,属于自己了。

  等同于是自己帮助朱元璋击败了陈友谅。

  待将来老朱建国,封赏群臣时,这都是抹不掉的功勋!

  此刻,老朱认真地听着岳峰所言,神情如痴如醉,就差豁然起身、拍案叫绝了。

  而刘伯温越听越不对劲,怎么这小子的想法,跟自己想的差不多呢?

  想到这里,刘伯温见岳峰还要说如何在江东桥做文章的事情,连忙上前捂住他的嘴。

  这时的岳峰哪能想到,有人来捂自己的嘴巴?

  “我还没说完...”

  忽的,岳峰意识到一个问题。

  自汉军势大以来,朱元璋麾下很多谋士,都与陈友谅有书信往来。

  倘若自己说尽,说透...嘶!后果不敢想象!

  就在他刚意识到在此间话说多了以后,刘伯温的声音,也随之传入众人的耳朵里,

  “好了,不要说了,你还有什么计谋,稍后独自向大帅禀报!”

  岳峰点了点头。

  刘伯温这才放心的将手放下。

  而这时的朱元璋,已经豁然开朗,看到了战胜陈友谅的希望。

  他盯着岳峰,越看心中越是喜欢。

  有武力、有智慧,懂兵法,简直就是上天恩赐给咱的武将,来帮着咱击败陈友谅,夺取天下,收复中原!

  相比之下,某些跟随自己日久的武将、谋士...哼!皆是苟且偷生之徒!

  想到这里,老朱缓缓起身,看着因听了岳峰所言,尚在惊讶当中的众人,沉声道:

  “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小卒,都想着为咱守住应天,死在咱前头,你们,就这么怕吗?”

  “咱不想像狗一样,被陈友谅追来追去,咱丑话说到前头,明日之前,你们当中,有谁想走的就走,咱绝不拦着!”

  “明日之后,再有敢言弃守应天者,斩立决!”

  他拔出腰间佩剑,狠狠地插在身前的木桌上,

  “就在此地,与陈友谅决战!”

第八章 :此地,决战!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