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4章 朱元璋的片刻喘息

  在同一时间,别处发生着另一番情景。

  朱元璋返回皇宫后,命令刘和将朱政安置妥当,便径直前往谨身殿。

  他打算处理这几天积压下来的政务。

  至于其他皇帝过得怎么样、是否比他轻松,他一概不知;不过自打即位以来,他从未敢有一刻松懈。

  三百六十日中,没有哪一天是可以真正休息放松的。

  他真的做到了“臣子们已经入睡而他还未睡,臣子们尚未起床他已经起来了”。

  尤其在以惩办胡惟庸之名裁撤**一职后,处理政务的工作量大增,让人几乎无法承受。

  起初,那些对此举不满的大臣抱有嘲讽态度,认为这不过是老朱自找苦吃,想知道究竟能坚持多久。

  然而,朱元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展现出强大的毅力。

  多年以来,他已逐渐将大部分日常工作交给了太子朱标负责,让他体会到无尽的父爱,这让朱标感动不已。

  但是重要事宜依旧需要亲自过目审核。

  如此,在埋头案牍之间度过了很长时间,直到黄昏来临,天光渐暗。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公文,稍作舒展。

  “嗒嗒嗒……”

  这时,门外响起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小太监急匆匆地进来说:“启禀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求见!”

  “让他进来。”朱元璋挥了挥手,“请进来。”

  不一会,毛骧出现在门口,深深叩拜。

  “臣毛骧,参见陛下!”

  “平身吧。”朱元璋随意地摆摆手,随口问道,“有什么要汇报的?”

  毛骧低头递上一份奏折并汇报说:“臣最近调查了胡惟庸党羽和与空印案相关的情况,请皇上过目。”

  小太监连忙把文件递上去。

  看到这个消息后,朱元璋表情平静,顺手接过翻阅。

  虽然胡惟庸已被诛九族连骨头都无存,但他一案仍在追查之中。

  朝堂内人人自危,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什么时候会招来祸患,因何事会被视作胡惟庸余党被逮捕。

  房间中静寂一片,只有朱元璋查看文书时传出声响。

  片刻之后,朱元璋眉头挑了一下,询问道:“延安侯唐胜宗和胡惟庸也有关吗?”

  他语气沉稳,无法分辨情感。

  但毛骧却被吓了一跳,心跳急速加快。

  努力镇定住内心恐惧,急忙解释道:

  “陛下,经调查,延安侯唐胜宗的儿子曾多次到胡惟庸家中作客……我们正想向陛下请示,是否进一步深入追查呢。”

  朱元璋眯起眼睛注视着毛骧,锐利的目光让人感到如芒刺背。

  房间里所有人不敢动弹或呼吸过重。

  毛骧头上满是汗珠,并为之前所做的一些不当举动悔恨不已……

  就在他快支撑不住的时候,朱元璋突然换了话题问:

  “李善长这边怎么样?”

  毛骧立即深呼口气,说道:

  “韩国公一直闭门谢客,访客们连他的宅院大门都进不去。”

  “嗯!”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笑意:“这样很好。”

  “朕明白了,你做得很出色。

  往后,依旧要全力以赴为朕效力。

  这些人,都必须彻查清楚……”

  “是,臣遵旨!”

  毛骧连忙应声。

  可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迟疑片刻后又低声说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那边,对于追查胡惟庸余党的事,态度不太友好。

  曾几次告诫臣……不宜深入。”

  “不必理会他!”

  朱元璋挥手截断,语气斩钉截铁,“利刃就得刚猛无惧!牢记你的职责,莫要退缩。

  所有事情,朕一力担承,你只管放手去做便是。”

  “是,臣遵旨!”听到这话,毛骧顿感宽慰。

  “下去吧。”

  “臣告退。”行礼之后,毛骧转身退出大殿。

  走到殿外,他才敢抹去额头的冷汗。

  不知为何,自从马皇后仙逝,陛下周身便笼罩着一股森冷逼人的气息,令人不寒而栗。

  幸好今天有惊无险地渡过了。

  想起刚才被陛下询问时的紧张,他浑身战栗了一下,不敢多逗留半刻,匆匆离去了。

  殿内,目送毛骧离开的背影,朱元璋面上泛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这个愚人,以为借追查胡惟庸余党捞取私利,能瞒天过海?其实早已落入他的眼中,只是暂且隐忍不发罢了。

  不过也罢,等事情办妥之后,此人的人头正好用来平息众怒。

  这般思索着,朱元璋目光转向了刘和,这位刚刚换下小太监走进来的近侍。

  他开口问道:“暗卫可有回报?”

  自至正年间他称吴王开始,就精心培植了一支隐秘力量——暗探系统遍布全国,特别对勋贵府邸进行了重点布局。

  多年经营之下,这股势力已颇具规模。

  锦衣卫与暗卫相互配合,一明一暗编织成了情报网络。

  凭借这两张网,偌大的应天府乃至大明王朝尽在他掌握之中。

  如今,刘和带来的消息令朱元璋冷笑出声——那些淮西勋贵害怕卷入胡惟庸案,互相串通愈发频繁,甚至还派人试图求见韩国公,不过都被韩国公拒绝了;另外还有毛骧的举止,显得有些出格……然而朱元璋何等人物,岂会单靠一面之词决断?这些都在暗卫的监控之下,只是一直没有捅破而已。

  他摆摆手说道:“由他去,朕自有分寸。”话音落下,朱元璋踱步到殿门处,望向远处景致。

  天下之事,在掌控之间需讲究制衡之道。

  刘伯温故去后,淮西勋贵失去了钳制,特别是以李善长为首的一方,在淮西派系里可谓一声令下万众响应。

  而他是太子朱标的师长兼长辈,这无疑增加了朱标日后驾驭群臣的难度。

  况且自己年纪渐老,马皇后驾鹤后,时光流转的紧迫感更加强烈,说不定哪一日也会突然撒手人寰。

  在那之前,他决心清除一切可能危害国本的不安定因素,将这个新生的大明王朝内外肃清,留给儿子一片坦途。

  当然,凭借他的谋略深沉,他也深知不可操之过急。

  先削弱对手实力,再图斩草除根的手法已是运用得炉火纯青。

  在此期间,朱元璋亦在审度着——谁可以继续辅佐朱标,又有谁能成为隐患需要铲除。

  像常氏、蓝玉这样的人或许还能用上……想着这些,他的眼神愈发坚毅起来,默默喃语道:“妹妹啊,你放宽心。

  待朕将这片江山打理清爽交给标儿后,再去与你相聚。

  不用多久,但请务必等着我,否则我也好治你的罪呢!”提到马皇后,朱元璋心中阵阵哀痛,忍不住又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随后,朱元璋摇了摇头,走出门外,打算出去透透气。

  但紧接着,他忽然想到了那个眉宇间与马皇后颇为相似的婴儿,这个孩子是自己捡回来的。

  这几天,因为马皇后的离去,他的心情一直不佳。

  唯有今日,在和孩子相处时,才感受到难得的轻松,忘却了忧愁。

  当下,他转身看向刘和问道:

  “对了,那个孩子安置得如何了?”

  刘和立即汇报:“老奴已将他安置在自己住所附近的一间偏殿,并向郭宁妃请示后调派了奶娘和宫女悉心照料。”

  “嗯,很好!”想起孩子的乖巧可爱,朱元璋脸上不禁露出笑容。

  左右无事,正好去看看这孩子。

  虽然仅片刻分离,但他心里已经十分想念孩子。

  “走,前面带路,过去看看!”他兴致盎然地挥手道。

  刘和应声答道:“遵旨!”

第4章 朱元璋的片刻喘息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