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十日后。
为我送行的宫宴如期举行。
宫宴上,皇上和皇后大肆称赞我的仁义。
皇后在宫宴上当众说出,是我亲自提出要去漠北和亲,我也自然附和。
皇上心情舒缓,因为我的话不仅帮皇室正了名,也解了他和皇后现在的舆论危机。
皇上当即看着我大方地说道,“晴儿,若还有任何需求,朕都定当应允。”
我起身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大礼,开口道,“父皇,儿臣确实有一事相求。”
皇后微怔,她没想到事已至此,我竟然会在临行前的宫宴上提出要求。
皇上以为不过是些寻常小事,便开口问道,“何事?晴儿尽管说来。”
“是,儿臣先谢过父皇。”
“儿臣嫁去漠北,周家的仆役、侍从、丫鬟皆无去处,儿臣想带他们去漠北。”
“他们照顾儿臣已然习惯,儿臣此去漠北,远离故土,身边有些故人相伴,也能缓解思乡苦,还请父皇应允。”
我重重地一个头磕了下去。
皇上哈哈一笑,“朕以为是何事,晴儿如此郑重,不过带着些家仆,朕准了。”
“儿臣谢父皇。”
我行礼后再度开口,“既然父皇应允,那儿臣便让芷兰现在回周府安排众人。”
“府库里我娘生前为我准备的嫁妆,儿臣想一并带走。”
皇后此时脸色已然微变,但还是强撑着说道,“周夫人为你准备的都是些奇珍异宝,理应随你一起出嫁,只是……”
皇后想说,只是你此行是嫁去漠北,若是带那么多的珍宝,岂不是都便宜了漠北人。
但这话她不能说,必须留一个独白让别人去想,最好是我识时务地去接话。
我哽咽着开口,“娘亲当年为我收集了不少物件儿,虽不是价值连城,却是些小时候玩儿的稀罕物,儿臣实在舍不得,便想带在身边。”
我似乎有些触动,眼泪扑簌扑簌往下掉。
皇后若是再说下去,便成了逼迫臣女留下嫁妆,这样的名声她是担不起的。
皇后急忙开口,“晴儿莫哭,母后的意思是你娘亲给你留了那么多奇珍异宝,母后如今定不能比她少,母后再给你添上十台嫁妆。”
我闻言立刻破涕为笑,向皇后郑重地行了一礼。
“儿臣多谢母后。儿臣会将嫁妆单子一并呈给漠北王,让漠北王室见证我安国皇室的雄厚大气。”
我话说得大义凛然,皇后却如同被架在火上炙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