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9章

  随着修路工程的推进,李阳和村民们原本高涨的热情逐渐被一系列接踵而至的问题所消磨。材料短缺,成为了他们面临的首要难题。

  原本预定的一批水泥,由于供应商的疏忽,发货时间延迟了一周。这一周的时间差,让修路工程不得不暂时停滞。李阳心急如焚,每天都拨打无数个电话,与供应商沟通协调,试图催促他们尽快发货。然而,对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这让李阳感到十分无奈。

  与此同时,沙子和石子的供应也出现了问题。由于附近的采砂场和采石场产量有限,无法满足修路工程的需求。李阳不得不四处寻找新的供应商,但这并非易事。他跑遍了周边的乡镇,与一个又一个供应商洽谈,却总是因为价格、运输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

  为了解决材料短缺的问题,李阳决定亲自前往更远的地方寻找供应商。他清晨出发,乘坐颠簸的班车,辗转于各个城市之间。一路上,他顾不得休息,不断地查阅资料、联系厂家。

  终于,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李阳找到了一家愿意提供材料的供应商。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距离较远,运输成本大幅增加。李阳与供应商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但这也意味着修路的预算将进一步紧张。

  回到青山镇,李阳疲惫不堪,但他没有时间休息,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他召集了村民们,向大家说明了目前的情况,并表示需要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

  村民们纷纷表示愿意出力,但面对高额的运输费用,大家也感到十分棘手。就在这时,村里的一位老人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可以组织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去拉材料,这样就能节省一部分运输费用。”

  李阳思考了片刻,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他迅速组织了一支由年轻人组成的运输队伍。大家开着自家的拖拉机和农用车,前往供应商那里拉材料。

  然而,运输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道路崎岖不平,加上车辆超载,有几辆车在途中出现了故障。李阳不得不一边联系维修人员,一边安抚大家的情绪。

  好不容易把材料拉回了工地,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长时间的耽搁,工程进度已经落后于计划。为了赶进度,李阳决定增加施工时间,让村民们加班加点。但这也引起了一些村民的不满,他们担心过度劳累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农业生产。

  李阳理解大家的顾虑,他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向大家解释了修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乡亲们,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但是这条路对于我们青山镇的未来至关重要。如果不能按时完工,我们之前的努力都将白费。只要我们再加把劲,很快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李阳的话语充满了激情和感染力。

  在李阳的劝说下,村民们最终同意加班加点。但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让一些村民陆续出现了伤病。李阳一方面安排受伤的村民休息治疗,另一方面调整施工计划,尽量减少对大家身体的伤害。

  就在大家全力以赴赶进度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青山镇。刚刚铺设好的部分路段被雨水冲刷得坑坑洼洼,一些还未凝固的水泥也被冲走。李阳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充满了绝望。

  但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放弃。雨停后,李阳带领村民们迅速展开了抢修工作。他们重新搅拌水泥,填补坑洼,努力挽回损失。

  在这个过程中,李阳的妻子王丽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为他和村民们提供后勤支持。她默默地为大家准备饭菜、送水送药,用自己的方式为修路工程贡献着力量。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抢修工作终于完成。但由于这次暴雨的影响,修路所需的材料又出现了短缺。李阳不得不再次踏上寻找材料的征程。

  这一次,他不仅要面对供应商的刁难,还要应对资金紧张的压力。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把这条路修好。

第9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