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上)》
清晨的阳光洒在青山镇,李阳早早地起床,整理好自己准备的修路项目报告,怀着紧张而又坚定的心情,踏上了前往镇政府的路途。他深知,这是为家乡谋求发展的关键一步。
一路上,李阳的心情忐忑不安。他在脑海中反复排练着要向政府领导陈述的内容,希望能够清晰、有力地表达出修路对青山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到达镇政府后,李阳深吸一口气,走进了相关部门的办公室。接待他的是一位中年工作人员,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和冷漠。李阳小心翼翼地递上自己精心准备的报告,开始详细地阐述修路的规划和预期效果。
“领导,您看,我们青山镇的道路状况实在太差了。每逢雨季,道路泥泞不堪,交通几乎瘫痪。这不仅给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严重阻碍了我们镇的经济发展。如果能修好这条路,我们镇的农产品就能更顺畅地运输出去,外面的投资也能更容易进来。”李阳的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
然而,那位工作人员只是随意地翻了翻报告,不紧不慢地说:“小李啊,修路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且,镇里还有其他很多重要的项目需要优先考虑,你这个事情啊,先放一放吧。”
李阳的心顿时一沉,但他并没有放弃,继续努力地说道:“领导,我知道修路不容易,但是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调研和规划,只要政府能给予一定的支持,我们村民也会积极参与,一起努力把路修好。”
工作人员皱了皱眉,显得有些不耐烦:“我说了,现在不行,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李阳无奈地离开了办公室,心情沉重。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他决定再去找其他部门的领导试试。
接下来的几天,李阳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不停地向不同的领导陈述修路的重要性。他的声音因为不停地说话而变得沙哑,脚步也因为频繁的奔走而变得沉重,但他的眼神始终坚定。
在这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些愿意倾听他想法的领导,他们表示会认真考虑,但也有不少人对他的请求置之不理,甚至还有人对他冷嘲热讽,说他不自量力。
面对这些挫折,李阳的心中充满了失落和委屈。晚上回到家,看到妻子王丽关切的眼神,他忍不住抱住了她。
“丽,今天又碰了不少壁,感觉这条路好难走啊。”李阳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王丽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慰道:“阳哥,别灰心。这才刚开始,只要我们坚持,总会有希望的。”
李阳点了点头,在妻子的鼓励下,重新振作起精神。
《奔波求援(下)》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阳的奔波求援之路依旧充满艰辛。
他一次次满怀希望地走进政府大楼,却又一次次失望而归。有一次,他在一位领导的办公室外等了整整一天,只为了能有几分钟的时间向对方说明情况。当终于见到领导时,却被告知修路的事情短期内无法解决,因为资金有限,需要优先分配给其他更紧急的项目。
李阳感到无比的沮丧和困惑,他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关乎村民生计和镇里发展的大事,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回到家中,他疲惫地躺在沙发上,一句话也不想说。王丽默默地为他端来一杯热茶,坐在他身边轻声说道:“阳哥,我知道你心里难受,但你不能就这样放弃啊。”
李阳抬起头,看着妻子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愧疚:“丽,我是不是太没用了,这么久了一点进展都没有。”
王丽握住他的手说:“阳哥,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很努力了,只是事情没有那么容易。但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下去,总会有办法的。”
李阳点了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第二天,李阳又早早地出发了。这一次,他决定不再盲目地去找各个部门的领导,而是先深入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资金分配情况。他在政府的资料室里查阅了大量的文件,向一些有经验的前辈请教。
经过几天的努力,李阳对修路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有了更充分的论证,也找到了一些可能的资金渠道和政策支持。
然而,当他带着新的方案再次去找领导时,还是遭遇了不少质疑和拒绝。有人说他的方案不切实际,有人说他没有考虑到潜在的风险。
但李阳没有被这些声音打倒,他一次次地修改方案,一次次地去争取。他的坚持和执着终于引起了一位重要领导的关注。
这位领导认真地听取了李阳的汇报,对他的努力和热情给予了肯定,并表示会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和讨论。
李阳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最终的结果,虽然不知道前方还会有多少困难,但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怀揣着为家乡修路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