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修路项目获批的消息传遍了青山镇,李阳深知,要想顺利完成修路工程,离不开村民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于是,他决定召开一次村民大会,动员大家一起投入到修路工作中来。
大会的那一天,村里的广场上挤满了人。李阳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熟悉而充满期待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
“乡亲们,咱们修路的项目终于获批了!这是咱们青山镇改变命运的机会。”李阳的声音洪亮而坚定。
台下的村民们交头接耳,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
“但是,要修好这条路,光靠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还不够,还需要咱们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出把力!”李阳接着说道。
这时,人群中有人喊道:“李阳,我们都知道修路是好事,可我们没啥技术,能帮上啥忙啊?”
李阳笑了笑,回答道:“大家别担心,修路不只是需要技术活,还有很多力气活呢。咱们可以帮忙搬运材料、清理道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我们还会请专业的工程师来指导大家,保证能把路修好。”
又有人说:“那会不会耽误我们种地干活的时间啊?”
李阳认真地说:“乡亲们,修路是为了咱们以后更好地发展。路修好了,咱们的农产品能更快地运出去卖个好价钱,大家的日子都会越过越好。而且,我们会合理安排时间,尽量不影响大家的正常生产。”
李阳的一番话,让村民们陷入了沉思。
这时,村里的老支书站了出来:“李阳说得对,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这点困难。修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我们都应该支持。我第一个报名参加!”
有了老支书的带头,不少村民也纷纷响应:“算我一个!”“我也来!”
看到大家的热情逐渐被调动起来,李阳心中充满了感激:“谢谢大家!咱们团结一心,一定能把这条路修好!”
接下来的几天,李阳挨家挨户地走访,进一步了解村民们的想法和困难,并根据大家的情况安排合适的工作。
有的村民家里劳动力充足,李阳就安排他们多参与一些体力劳动;有的村民有一些建筑方面的经验,李阳就请他们协助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而对于那些家里确实有困难的村民,李阳也充分理解,不让他们有太大的负担。
在动员的过程中,李阳也遇到了一些固执的村民。比如王大爷,他觉得修路是政府的事,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参与。
李阳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来到王大爷家,坐在炕头上和他唠家常。
“王大爷,您想想,等路修好了,您孙子上学就不用走那泥泞的路了,下雨天也不用担心滑倒。而且,以后村里发展好了,您的日子也能更舒心不是?”李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王大爷听着,慢慢地改变了想法:“李阳啊,你说得对,我这把老骨头也该为村里出点力。”
经过李阳的不懈努力,绝大多数村民都表示愿意参与修路工作。
《齐心协力》
修路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清晨,阳光洒在青山镇,村民们早早地来到了修路的现场。
李阳站在人群前,再次强调了安全和工作的注意事项,然后一声令下,修路工作正式开始。
男人们扛起工具,开始挖掘地基;妇女们则组成了后勤队伍,为大家送水送饭;孩子们也不甘示弱,帮忙清理路边的杂物。
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吆喝声、工具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李阳穿梭在人群中,时而帮忙搬抬石头,时而指导大家的工作,忙得不亦乐乎。
在挖掘地基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围着岩石,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无法撼动它分毫。
李阳看到后,立刻组织大家一起想办法。有人提议用炸药炸开,但考虑到安全问题被否决了。最后,大家决定用撬棍和绳索,一点点地把岩石挪开。
“一、二、三,加油!”在李阳的口号声中,村民们齐心协力,终于将岩石移到了路边。大家欢呼雀跃,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
中午时分,太阳高悬,气温越来越高。但村民们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简单地吃了几口饭后,又投入到工作中。
李阳看着大家如此拼命,心中感动不已。他知道,这就是青山镇的力量,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在修路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的意外和矛盾。比如,有两个村民因为分工问题发生了争吵。李阳赶忙过去调解,让他们明白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要相互理解和包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修路的工程进展得十分顺利。地基挖好了,开始铺设石子和水泥。每天看着道路一点点地向前延伸,村民们的干劲越来越足。
一天,突然下起了暴雨。李阳担心刚刚铺设的路段会被雨水冲毁,赶紧组织村民们进行防护。大家冒着雨,用塑料布和沙袋保护着道路。
雨停后,虽然大家都被淋得湿透,但道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道路的主体工程终于完工了。当最后一车水泥浇灌完毕,村民们聚集在新修的道路上,欢呼声响彻整个青山镇。
李阳看着眼前平坦宽阔的道路,眼中闪烁着泪花。他知道,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是青山镇走向美好未来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