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8章

  秦疏婉将苏奕怀送回棠苑,命人给他准备了汤婆子和暖火炉,这才离开。

  第二天。

  苏奕怀一睁眼,便听见城墙之外敲锣打鼓,整个京城热闹非凡。

  还有激动兴奋的声音接踵而来:“苏家军今日凯旋归来!大家准备迎接我们的苏将军!”

  大军还朝的消息在百姓里传播,苏奕怀眼里却拂过无尽的感伤。

  突然,他脑海里响起阎王清冷的声音。

  “苏奕怀,今日午时一刻便要离去,莫留遗憾。”

  刚走出棠苑,苏奕怀便见秦疏婉头戴玉冠,身着紫色长袍迎面走来。

  “今日大军还朝,我会和祁景一起进宫面圣,再去城门迎军,你可要一起?”

  闻言,苏奕怀摇了摇头。

  “不了,我直接去城门等。”

  秦疏婉皱眉看着他,总觉得他脸色苍白得不像话。

  不知为何,这些日子每每看到这个苏奕怀,她总有一股不安如影随形。

  秦疏婉伸手想去触碰一下他的脸,却看到他下意识后退一步,仓皇避开。

  霎时,她冷了脸,沉默了半响后抿着红唇沉声交代。

  “今日是你生辰,迎完苏家军进城,我陪你一起吃长寿面。”

  苏奕怀微微一怔。

  他没料到,姑姑还记得。

  “好。”

  得到苏奕怀的回答,秦疏婉心里才安定不少,转身离去。

  看着她的背影,苏奕怀轻声呢喃:“姑姑,我等不到你的长寿面了,苏家军进城,我便要消失了。”

  日晷指向辰时一刻,距离他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时辰了。

  苏奕怀回到房间,将自己这段时间穿过的衣服一并整理了出来尽数丢弃。

  那些他用过的帕巾,枕头也被他清理了个遍。

  他希望自己离开后,这里不要再沾染任何属于他的气息。

  整个摄政王府,再也不会有他留下的任何痕迹。

  收拾好后,苏奕怀去了小厨房,学着从前秦疏婉的模样为自己下了两碗面。

  从前每年生辰,他最期待的就是这两碗面。

  在边疆作战,他吃不到热腾腾的面,只能一口一口咬着干硬的大馍许愿。

  没想到此刻临了之前,还能吃到自己亲手煮的长寿面。

  “从前我总觉得这碗长寿面是我们缘分的起点,可现在,这碗面也将成为我们缘分的终点。”

  苏奕怀拿起筷子,轻轻将一口面送进了嘴里。

  面条带着暖意,可是对他这已死之躯而言却是彻骨的痛。

  他知道自己不该吃。

  可是,他总觉得,这两碗面吃完了,他的所有遗憾都消失了。

  很痛,但是很心安。

  面碗见了底,苏奕怀的身体也变得更加虚弱,可是他却笑了出来。

  长寿面不长寿,一碗敬过去那些平凡而又带着烟火气的人生。

  一碗迎未来,过了轮回转世的奈何桥,他会有新的人生。

  再次回到棠苑,时间只剩最后一个时辰。

  苏奕怀寻了一张纸,给秦疏婉留下了一封信。

  【姑姑,其实十天前我就已战死沙场,是阎王给了我十天时间,要我回来和你道别。】

  【战军凯旋而归,我也该魂消离去,十天了断尘缘,已无憾事。我走了,愿来生与你不再相遇。】

  留下字条,苏奕怀出了摄政王府,直奔宣武门。

  骄阳高照,落在头顶。

  苏奕怀只觉身上终于有了暖意,但也看到衣袖之下自己的双手逐渐变得透明。

  与此同时,城门内等候在两边的百姓传来了兴奋的声音。

  “大军凯旋归来,摄政王和圣上也来了,我们一起恭迎大楚将士们和苏将军!”

  号角响起,城门大开。

  绵延的军队步步靠近,黑压压的战马整齐划一地跨过城门走了进来。

  大军之后,一尊漆黑的棺柩被士兵扛在肩头。

  苏奕怀看向人群之后站在黄旗飘扬的马车上的秦疏婉和楚帝,随后转身一步步朝黑漆漆的棺柩走去,亲自抬起了黑棺的一角。

  号角悠悠,棺木行。

  “明明是凯旋而归,怎么吹的是丧乐,还抬了棺材进城?”

  有人不安发问,人群一片混乱。

  “苏奕怀将军呢?他可是我们大楚唯一的少年将军,这次楚军大获全胜攻下突厥,都是他的功劳啊,怎么不见他的人影?”

  苏奕怀看着四处找寻自己的百姓,苦涩一笑。

  此刻,他的身体正在慢慢变得透明。

  “咚——”

  城楼之上的巨钟敲响,午时已到。

  阎王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苏奕怀,时辰到,可还有憾事。”

  看着路边的百姓,还有铁马金戈的苏家军,苏奕怀摇了摇头。

  “苏家百年夙愿已成,我也了断此生妄想,再无遗憾。”

  说完,他看向不远处正朝棺柩大步奔来的秦疏婉,缓缓闭上了眼。

  姑姑,永别了。

  愿来生,你我再也不见。

  正午的阳光洒在棺柩之上——

  苏奕怀早已透明的灵魂从四肢到身体渐渐消散,化为点点星光,消散于天地之间。

第8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