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5章 太子有暴君的征兆

  王婆是京都里有名的媒婆,京都大小八卦她都知道。

  这日,她带着丫头要回家。

  听到有两个买菜的婆子在聊天。

  婆子说:“太子府里不见的那些护卫都死了。

  根本不是帮太子找什么生子秘方。”

  王婆顿足,回头问:“你怎么知道的?”

  婆子:“我娘家的表哥的堂妹的侄子,就是给太子府倒夜香的。”

  “那一日天蒙蒙亮,太子府上就有几辆马车运出去。

  马车里横七竖八的放的都是尸体。”

  王婆磕着瓜子,“你这事可信不?”

  “哪能不真?那些死人的尸体就埋在城外别庄里。”

  “哪个别庄?”王婆喜上心头,立刻想到等下可以到谁家去串门。

  这消息,就是打开官宦人家大门的条件。

  这一天,王婆走进几户人家的门,再一出来整条街的人都知道太子残酷杀人的事。

  ……

  一个六品小官听到这消息,喝酒的时候和同僚说起。

  “太子如果真的因为几句秘密就杀了三十二人,那他未必是良主。”

  “这事不像是真的。”

  “连埋尸地点都说得那么真,这事还能是假的吗?”

  “我也听说一件事,听说有个侍女打坏了太子的茶盏,太子直接叫人给淹死她。”

  “太子能装,太能装了。”

  “三十二条人命啊,这可不是小事。”

  几位小官私下里聊起,越聊越起劲。

  太子杀侍卫的事在官僚中传开,先是芝麻小官,再传到御史台,传到翰林院去。

  御史台的大人们不是很相信。

  但还是有人私下里说:“太子这有暴君的征兆。”

  “有些东西是不能一下子就能看出的,我们多观察。”

  残暴的太子,值得拥立吗?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吓得他们不敢多想,也不愿意去想。

  “我看还是二殿下好一些。”

  “不妨观望一二。”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就投靠二殿下。

  “状元楼的书法更换了。”一人说道。

  “换了?”

  “换什么了?”

  “还是《训诫》,不过笔风更上一层楼,比上一次要好上许多。”

  “这个李二到底是谁?书法造诣如此之高,真想去拜访他。”

  翰林院、国子监的人最为追崇李二的书法。

  他们想尽办法要见李二一面,都被状元楼的东家给挡了回去。

  有聪明人猜到了一些。

  “这个李二会不会是二皇子?”

  “二皇子?”

  “正是。陛下命二皇子禁足,且抄写《训诫》一百遍。”

  “这几日挂出来的都是《训诫》的内容,难道这不值得怀疑?”

  “得让人蹲在二殿下府邸外,看有没有去状元楼的。”

  翰林院院正:我有个学生在二殿下府上做文书,应该能问到些什么。

  ……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有公公来寻找。

  “什么事?急匆匆的。”太子很不悦。

  公公说道:“外面传了个不好的消息。”

  “有人私下里传您是暴君。”

  太子听到这话那一刻,气恼起拉扯公公的衣领。

  “你说什么?”

  公公惶恐地说道:“他们说您为了保守一个秘密,杀了三十二个人。

  仅为了一个秘密就杀了这么多人,那些文官就觉得您是暴君……”

  太子生气地将公公推开。

  “啊啊啊……”

  太子无力地发泄。

  灭口的事做得那么隐秘,是谁泄露了消息?

  太子有一股危机感,他感觉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

  感觉这一次的风雨比以往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

  先是侍卫失踪,导致他被父皇怀疑、猜忌。

  再是谣传侍卫被杀死,导致他口碑崩盘,甚至有人说他是暴君。

  暴君?

  若是坐实了暴君的名头,他还能登上皇位吗?

  “不过是杀了几个人而已,为什么会惹出这么多事?”

  太子甚至生出这样的念头:

  如果范闲没有来找他就好了。

  如果当初没有杀死那些人就好了。

  “老二,一定是老二,是老二在害我。”

  太子原地转圈,一面转圈一面说:“他知道我和范闲联盟了。

  所以他要挑拨离间,用那些侍卫来挑起隔阂。”

  “他是想让我觉得范闲带来的不是利益,而是麻烦。”

  “是这样的,一定是这样的。”

  太子突然站起来,他要去找父皇。

  父皇掌控鉴察院,能不知道外面的消息吗?

  他要在父皇起疑心之前,洗清自己的污点。

  太子一路疾走,一面酝酿悲伤情绪。

  他要去向父皇哭诉,“那些都是外面的污蔑,儿臣对父皇绝无二心……”

  看到这痛哭流涕,哭得凄惨,哭得悲伤的儿子,庆帝烦躁地扶额头。

  当初怎么就立这个废物做太子?

  “滚出去。”

  “父皇,儿臣……”

  “滚蛋。回去禁足两个月。”

  太子深知父皇的性情,怕父皇厌恶自己。

  他立刻擦拭眼泪,爬起来沮丧地离开。

  耳朵终于得清静。

  庆帝问:“老二在做什么?”

  侯公公:“二殿下在府中练书法,最近颇有心得,那些书法得到很多大儒赞赏。”

  “噢?”

  “二殿下的书法,现在能卖到二百两一张。

  有江南富商扬言要出五千两,求一幅字。”

  庆帝对这二儿子的书法很感兴趣,“让老二进宫。”

  “是。”

  ……

  翰林院的院正胡天宇被召进宫。

  庆帝满脸欢喜地招呼道:“安溪,速来欣赏,此字如何?”

  胡天宇谦逊地拱手,疾步上前审视。

  此书法笔触平和且自然流淌,笔势委婉之中又含蓄深沉,笔力雄浑而又不失细腻,结构变化多端,让人叹为观止。

  胡家的书法造诣高虽未能独步江湖,但其作为书法世家的身份早已天下皆知,备受尊崇。

  胡天宇浸染书法界多年,一眼就认出这是谁的字,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这行书……”

  胡天宇轻声自语,目光转向一旁。

  只见二皇子正沉浸于笔墨之中,全神贯注地书写。

  胡天宇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你,你莫非就是李二?”

  “姓李,排行又是第二……哎,我早该想到的。”他喃喃自语,脸上满是懊悔之色。

  “我早该想到的……”

  胡天宇轻拍大腿,遗憾自己未能早些认出这位书法奇才。

  庆帝见状,更是心情大悦,迫不及待地问:“你觉得这书法如何?”

  胡天宇毫不犹豫地回答:“此乃天下第一,即便是江南的书法巨匠余温,北齐的书法宗师韩林,其书法造诣也难以与此相提并论,恐怕不及他的十分之一。

  若是庄墨韩在世也会自愧不如。”

  李承泽抬头看过去,心想:这老头挺会说啊。

  庆帝听后,不禁哈哈大笑,笑声回荡在宫殿之中。

  侯公公也连忙恭维道:“恭喜皇上,不仅有范闲这样的诗坛才子,更有殿下这样的书法大家。”

  “大庆国人才济济,文坛的璀璨之星,当属我大庆。”庆帝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长久以来,文坛上北齐一直力压庆国,但今日,庆国终于有了与北齐一争高下的底气。

  庆帝当即取消李承泽的禁足。

  庆帝对李承泽笑道:“你这书法距离天下第一,还差远了。

  免你禁足,多去请教大儒,增进书法。”

  李承泽磕头,“多谢陛下。”

  皇上对二殿下还是多有偏心的,禁足不到十天就放出来了。

  走私与民争利这么大的事,陛下就这样轻轻放过了。

  太子:我不服。

第5章 太子有暴君的征兆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