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九章 小惩大诫

  “王御史!朝堂之上,还请慎言!你若是觉得魏伴伴说的不对,尽可陈其不实之处,汝这般满口污言秽语,哪有半点官员的体面!”

  那官员话一出口,朱由校便面色一肃的呵斥了起来,那王姓御史脸色一白,知道自己过于急躁了以至于出口成章,赶忙请罪。

  朱由校又训斥了两句后这才转头看向魏忠贤和蔼的问道:

  “魏伴伴为何说是捐赠的?”

  这前后反差的对待一下就让满朝文武都看出来这摆明了是这位爷要偏袒魏忠贤了,虽然早有预料,可是大伙们依旧心中一沉。

  接着就听到魏忠贤道:

  “回皇爷!前几日连绵大水淹了京城附近,京城包括周遭的百姓都损失惨重,民不聊生。

  此时更有许多百姓更是连口粮都没有了,这种情况下,朝廷必须尽快赈灾,这才能够安抚民心。

  而那些商人则都是在得知京城的灾情后主动愿意捐出银子缓解京城灾情的,奴婢是不想要的,可是他们硬要给啊!奴婢想着不能辜负了他们的一片心意。

  这才不得不收了,如今银子也已经在进京的路上了。”

  “哦~原来是捐来救灾的啊!这是好事!大好事啊!通知各州府对捐赠的商贾进行表扬!”

  朱由校脸上露出了笑容。

  那王御史眼看事情就要这么定下了哪里肯干,赶忙道:

  “陛下!魏忠贤这是在信口雌黄!

  那些捐赠的商贾根本不是自愿捐赠的,而是被魏忠贤逼迫捐赠的,有不从者更是被他给抄家灭族了!

  陛下明鉴啊!”

  朱由校的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看向魏忠贤问道:

  “魏伴伴可有此事?”

  魏忠贤笑呵呵的摇头道:

  “皇爷,这都是子虚乌有的诬告。

  老奴怎会如此对待这些商贾,他们都是自愿捐赠的,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抄家灭族。

  那都是有着确实罪证,按照大明律拿下的。

  奴婢绝对没有半点徇私枉法。”

  “可有证据?”

  朱由校问道。

  魏忠贤立刻从怀里掏出了几本册子递了上去,同时道:

  “陛下这一本是那些商贾们自愿捐赠的文书,有着每一个人的签名和手印,足以证明他们都是自愿的。

  而另外的那些则都是那些被拿下之人的罪证。

  他们勾结当地官府豪强侵占民田,倒卖官粮,以次充好,勾结匪盗,欺压百姓,可以说是罪行累累!

  奴婢当时得到这些罪证的时候可谓是触目惊心啊。

  在我大明的治下,怎会能够容忍这样的人存在,这不是在给陛下您抹黑,在破坏我大明的痕迹吗?

  奴婢身为陛下的家奴哪里能够容忍这样的情况出现?自然是义愤填膺的带着东厂就将他们给抄家灭族,为民除患了。

  皇爷!奴婢一片忠心可表,天地共鉴啊!”

  随着魏忠贤的述说,朱由校一本本的翻看起这些文书。

  看到最后脸色更是阴沉了下去,冷哼一声,一把就将文书给丢到了地上,怒声道:

  “王御史,这就是你口中无辜的商贾吗?

  这里的罪状,一桩桩,一件件,你告诉朕哪件事情他们是无辜的。

  你若是找出来有一件是魏伴伴污蔑他们的,朕立刻就处理了魏伴伴!”

  说着,朱由校就让人将地上的这些文书给送到了王御史的手中。

  王御史满头是汗的接过文书一本本看了起来,看着上面证据确凿的罪证,整个人的脸色都变的惨白了起来。

  他本来以为,魏忠贤是随意捏造罪名诬陷,然后就抄家的。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魏忠贤罗列出来的这些罪名居然都是真的。

  他可太清楚了这些商人们都能干出什么,就这些事,那些商人们绝对能够干得出来,只不过是平日里大家民不举官不究的全都无视罢了。

  如今魏忠贤把这个拿了出来他还真的无话反驳。

  御阶之上,魏忠贤看着他苍白的脸色,嘴角扬起一抹嘲讽的笑容。

  本督权倾朝野,你以为我跟你们是一样的蠢货?

  明明有实打实的罪证,本督难道还要去罗列一些虚假的罪证来让你们抓把柄?

  要玩咱就玩真的!

  就这么些个商人他们的起家能干净的了?

  随便抓条罪名出来,杀了他们一点儿都不冤,本督岂会冒险?

  呵呵……天真!

  御榻之上,朱由校的脸色已经很不耐烦了。

  冷冷开口问道:

  “王御史,你有何可说?”

  王御史哆嗦着拿着这些文书,转头看向百官中的一人,却见那人却好似没有看到他一样,一动不动。

  当即,王御史就知道了自己的下场。

  颓然的跪倒在地上,高声道:

  “臣,无话可说!”

  朱由校冷哼一声,随即道:

  “既然无话可说,那便是你诬告魏伴伴。

  靠听流言,便随意诬告,那便自今日始革了你的官身,今生不得复起!你回乡去吧!”

  王御史浑身一抖,心中悲凉,正待谢恩。

  这时候礼部尚书李思诚站了出来。

  “陛下且慢,臣以为陛下此惩不妥!”

  众人立即将目光都看向了他,朱由校也是如此,当即便问道:“李爱卿觉得哪里不妥?”

  李思诚面对众人的注视,面不改色道:

  “回陛下,王御史虽言了不实之事,但风闻奏事本就是御史言官的本职工作,乃是自太祖时期便定下的祖制,陛下不应以此事定王御史之罪,否则与闭塞言路何异?

  若是如此,他日还有谁人敢畅所欲言?还有谁人敢不畏强权发声?

  陛下,处置王御史只是小事,但言路闭塞这可是关乎国朝的大事!

  臣以为,王御史只当小惩便可,就罚他半年俸禄以儆效尤如何?”

  朱由校沉默了,看向了魏忠贤。

  魏忠贤露出了一抹勉强的笑容,看着就像是宝宝委屈,但是宝宝不说的样子。

  朱由校叹了口气,罢了,毕竟魏伴伴还是给朕弄来了银子。

  当即便面色一肃进而道:

  “虽太祖言御史可风闻奏事,可却也当有一定实证,王风身为御史未曾证实事情真假,便武断认定他人有罪,这是不可取的,也有其失职之处。

  故而虽官身得以保留,但小惩大诫却还是必须的,这样吧除了罚俸半年外。五年之内王风不得晋升!此事不必再议,朕意已决!”

  李思诚眉头皱了皱,但最后还是点了点头退了回去。

  而王风也只能苦涩的高呼:

  “臣领旨谢恩!”

  毕竟保住了官身,还要什么自行车?

  ......

第九章 小惩大诫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