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章 这条鱼好大

  武英殿。

  朱元璋正在和太子朱标议事。

  锦衣卫指挥使毛穰前来汇报。

  听完他的汇报,朱元璋停下手中朱笔。

  沉默不语。

  毛穰跪在一旁战战兢兢,心中忧惧。

  现在是洪武十五年,空印案和胡惟庸案都已经爆发过了。

  朱元璋杀了许许多多的人。

  这让朝廷内外的人都十分怕他。

  尤其是一言不发的时候,就是威力最大的时候。

  毛穰都有些后悔汇报了。

  突然。

  朱元璋发出低沉的声音问道:“标儿,你认为呢?”

  朱标刚才也听到了毛穰的汇报,心中本就疑惑,听到父皇问起,他微蹙眉头。

  “爹,我觉得这不过就是一些江湖骗子,坑蒙拐骗之辈。”

  “还后知五百年,当年刘伯温也不敢说这种大话吧。

  把这种人叉出京城也就是了。”

  朱元璋听完,只是微微一顿,没有出言否定太子的话,也没有肯定。

  而是有些好奇的意味。

  “这金陵城,天子脚下,敢骗到这里来了,这胆子不小。

  况且还来历不明,年纪轻轻就能骗得一个落榜士子甘心跟随。

  这人倒是让咱有些好奇。

  明明就穷困潦倒,却不受金钱诱惑,依然平淡从容,这种做法倒是稀奇。”

  朱标有些发愣。

  听这语气,此人还真引起了父皇的兴趣了?

  咱这老爹向来疑心重,居然会信这么个人?

  嘶~

  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他还真认为这是什么世外高人不成。

  朱标出言劝道:“爹,算命之辈为下九流,他要能后知五百年,也不至于自己都活不好吧!”

  朱元璋没有说话。

  在他脑子里面想起了一个人来。

  正是刚才太子言及的刘伯温。

  他就是一贫如洗依然可以任其自在。

  玄学术数道法皆有造诣。

  还记得那次,自己手上正在吃烧饼,听说刘伯温求见,故意将烧饼盖上,让他推算。

  他却说得出:“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逐见其本领之高。

  只可惜被胡惟庸那贼子,乱揣测咱的意思,毒死了他。

  这世上的确有些人是对于功名利禄都不动心的。

  朱元璋这才回答道。

  “还真有人有这种本领。”

  他还记得曾经让刘伯温斩尽天下龙脉,以保大明江山,还记得让刘伯温推算大明国运。

  只可惜刘伯温并没有言说清楚,就死了。

  朱元璋想知道,李瑾是不是也是这种人。

  朱标见朱元璋居然真的有了兴趣。

  他想了想,说道:“爹,那不如让儿子去看看。

  看看他到底在故弄什么玄虚,我倒要听听怎么个后知五百年!”

  朱元璋微微一笑。

  点了点头。

  “也好,就让锦衣卫陪你去,最好乔装前去。”

  “是”

  ......

  东关街上。

  李瑾的算命摊前,门可罗雀。

  李瑾还是逍逍遥遥地坐在那里,王申则是在一旁无聊地写写画画。

  “仙长,这都一天了,你想钓的鱼在哪啊?”

  李瑾打算让王申跟随自己,也就给他说了一些在这里摆摊的目的。

  这王申半信半疑,也就在这里等着。

  李瑾盘算着,自己在这里一天了。

  怎么也会有人来找了吧。

  就算没有达官贵人,这金陵府尹地方官总该来一个的啊。

  这种人来一个也可以忽悠一下啊。

  弄身份这种事情,反正闲杂人等不行。

  李瑾也等得有些不耐烦,准备去吃一点东西。

  却在这时。

  见一人带着两个护卫摸样的人站在了他的摊子面前。

  他们虽然身穿便服,不过,这种带着护卫出行的,也可以证明他有点身份。

  李瑾上下打量着来人。

  见他长得白净儒雅,举手投足不凡,眉宇间透出一股贵气。

  身后两个便衣护卫,则身材魁梧,眼露凶光,十分有杀气。

  这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李瑾对一旁王申小声说道:“有缘人来了。”

  来人站在摊子前,微微拱手,道:“这位仙长,可否为我算上一卦?”

  李瑾一改松散慵懒的状态,站起身来,恭敬一礼。

  毛穰则是警惕万分,手暗中衣服下面的武器上面,随时准备着。

  这些细节,李瑾都看在眼里。

  他看了看朱标的神色,眼中十分坚定自信。

  李瑾知道钓到大鱼,不要一直用劲拉,这样容易折断,而是要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多拉扯几回,才更容易让鱼儿吃死。

  因此,李瑾行完礼后,又贱贱一笑。

  “对不起,今日收摊了,改日改日!”

  “你敢......”

  身后的毛穰已经吼了出来。

  朱标连忙出手制止。

  “仙长,择日不如撞日,既然我有缘来此,可否再送一卦呢。”

  李瑾呵呵一笑。

  他大概已经猜到了来人的身份了。

  就在刚才,毛穰吼那一声的时候,他的一个动作,已经暴露了他的身份。

  他刚才听到李瑾不识抬举,拒绝了太子殿下,知道这样下去交不了差。

  于是,已经手握腰刀,准备用强的。

  正好李瑾看到了,他刀柄上面刻字——毛穰。

  李瑾知道此人是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

  当今天下,能够让他这般恭恭敬敬的恐怕只有皇帝朱元璋和诸位皇子了。

  朱元璋的年龄显然不合适。

  其余皇子,成年的就藩去了不在京城,没有成年的年龄还小。

  这般正直青壮,一脸贵气,让锦衣卫指挥使如此恭敬的,恐怕只有东宫那位太子朱标了吧!

  这条鱼真的好大。

  既然是太子朱标亲自来了,那么再不识抬举,就说不过去了。

  他可不想被锦衣卫下昭狱,那酷刑多疼啊。

  “嗯,既然这样,那便再算上一卦吧!“

  朱标笑着指了指他这招牌,道:“那就请仙长帮忙算一算这大明的未来如何?”

  一听这话,李瑾更加确信此人就是太子朱标了。

  但,李瑾知道这算未来之事,风险极大,太子朱标这神情显然是不信的。

  倒是可以从太子朱标这里入手,让他慢慢信任自己。

  随后影响到朱元璋,以求换得生存活路。

  现在是洪武十五年,太子身边即将发生大事,那就以此让他信自己...

  “这大明未来之事,只可与天子推算,阁下不可僭越。

  但我倒是可以为阁下看看命运。”

  朱标来了兴趣,给自己算命?

  这还是几十年来头一回,自己当朝太子,倒要看看此人能否言中。

  李瑾继续说道:“你命中富贵无比,却寿元不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却子孙福薄,终将葬送大好前程。”

  什么?

  朱标一脸从容,瞬间变得无比震惊,差点跌倒在地。

  身后毛穰,更是拔刀出鞘,大喝。

  “大胆,竟敢诋毁当朝太子。”

  “慢!”

  朱标再次制止了他。

  他心里知道,刚才自己并没有说出身份,他算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自己身体本就不好,寿元不佳或许真有可能。

  可这子孙福薄又是怎么回事?

  现在,他对李瑾的看法有些改变,转而问道:“敢问仙长,这子孙福薄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这份家业你和你的子孙均无法承受。”

  朱标脑子里闪过自己的三个孩子——朱雄英,朱允炆,朱允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瑾微微抬手,道:“既然你觉得不可能,那就算了,在下告辞,收摊了。”

  “慢,敢问子孙福薄,可有办法化解。”

  李瑾微微一笑。

  “有”

第2章 这条鱼好大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