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8章

  去买。”李易打断宋德的话,坚持。

  “东主。”管事宋德离坐,长揖到地。

  “东主。”一起吃饭的佃户直接跪在地上。

  “大家起来。”李易抱拳,道:“论生财之法,你们不行;论劳作之能,我不行。庄上事,多为劳作,今后便拜托给诸位了。”

  “东来兄有礼了,果然是景色宜人之所啊。”

  “书胜贤弟别来无恙,未想今日能巧遇贤弟。”

  “十六郎还是那般风流倜傥,可作新诗否?”

  “一只鸭子不温暖,两只鸭子共御寒。闰二月十五日,冯才子所作双鸭同情诗,叫人难以忘却。”

  天又一次亮了。

  一大早,四十二个学子们的同窗们便纷纷赶来。

  相互见面,寒暄问候。

  李易在旁看着,对别的他倒是能接受。

  但那什么鸭子的诗……

  其实他都不想出现,但作为东主,他必须跟所有人先打一轮招呼,然后才可以消失。

  四十二个学子人缘看上去不错,居然找了三百多人一起来玩。

  李易打一圈招呼,主动退去,把空间让还学子们。

  庄子里的小孩子负责游走在人群中端茶倒水,主要是听人家学子们怎么交流。

  以后他们也可以是学子,先学学。

  十七个孩子换上了新衣服,这批商人用来买酱油的绢不错。

  属于新绢,可以做衣服穿的。

  不像很多绢就在那放着,里面都糟了,当货币用。

  还有的里面有泥土配重,但少了尺寸。

  买酱油的一百匹不是,乃新绢。

  李易看着好,询问一番,一匹绢给这些孩子做衣服,正好一人能做一套。

  他就拿出来一匹,孩子的家人连夜给制作,反正有沼气灯,不伤眼睛。

  而且针也是好针,还有纯铜的顶针戴。

  主要是大家采用流水作业,一个人负责一个地方,十七个孩子的衣服很快制作好。

  十七个孩子里有五个女娃娃,穿上儒服,看着比男孩子可爱多了。

  庄子中的四个男仆负责烤串儿,之前烤一遍了。

  现在的串儿是熟的,加个热,然后抹酱撒调料即可。

  不过呢,不撒调料。

  每个学子面前一个小碟子,里面有调料,自己沾着吃。

  实在是调料太贵了。

  不管是盐、孜然,还是辣椒油,哪个舍得扔火里?

  今天烤的,除了牛肉串,还有羊肉串。

  一肥一瘦隔着穿在竹签上。

  但串上的肉块不大,提前用料喂好的。

  当然,最关键的不是这些,而是一个人额外多一个碟子盛放酱油。

  说实话,烤肉串蘸酱油,李易本身表示接受不能。

  但众学子们觉得稀奇,这玩意儿好哇。

  蘸着吃一下,居然有人写即兴诗称赞。

  诗曰:长安城外春枝头,往来学子叹青愁。寻遍灞水庄东岸,炭炙牛羊唯酱油。

  李易赶紧让管事过去送了一串烤大蒜,叫对方写下来,算润笔费。

  说实话,他能写出比这好一百倍的。

  可是,他写没有用,人家才子写了方能传播出去。

  他现在琢磨着写序,给这首‘好’诗作序。

  如:某年某月某某某,于长安城东灞水畔李家庄小聚,尝炙肉,酱油为调,觉其味美,即诗一首。

  其他才子一看,居然有额外待遇,关键是大蒜可以烤来吃?

  这不行啊,这是一串大蒜的问题吗?

  我们谁比谁差呀?

  写,夸酱油。

  李易很满意,叫管事各种送烤串,然后他自己也烤起来。

  因为能弄死牛送来的仁兄来了,这个不能叫男仆烤。

  李成器来了,一起来的还有三弟李隆基。

  李隆基实在太好奇了,长安旁边灞水岸那里的庄子出来个神奇少年。

  好,说实话,牛肉酱吃没了。

  一共也没多少,李成器自己吃,可以多吃些日子。

  大家一分,尤其是吃汤饼的时候使劲放,吃完咸到了猛喝水。

  多少酱也不够那么吃啊。

  李隆基昨天一天就把分给自己的那点给吃光了,架不住皇后拿去分给宫里的人品尝。

  王皇后把后宫管理得跟欢乐一家人似的。

  没事的时候还带着太监宫女踢毽子。

  有点好东西就一起分享。

  所以历史上她被害死后,整个后宫都冷了。

  当然,现在她还活着。

  所以李隆基带着好几种目的跟李成器寻来。

  双方争执一会儿,亲切起来。

  李成器和李隆基管李易叫易弟。

  李易称呼李成器为李大哥,李隆基自然是李三哥。

  在李易看来,李三哥在家里比较说得算。

  因为李三哥送来十根黄瓜,说是走通了宫里的门路,从温汤园弄出来的。

  现在这个季节可是没有黄瓜的,只有温泉旁边的暖园才提供。

  李易并不想吃,温泉水属于含一大堆物质的水,天知道会不会哪个元素超标。

  但黄瓜送来了,他也不能不要。

  于是他把黄瓜给切成小条,制作蒜泥,拌上辣椒油,端上来。

  十七个小孩子一人一条,剩下的全在三人的桌子上了。

  十七个孩子没直接吃,拿着留起来。

  两个还不能吃粗食的小家伙倒是攥着含住一点在嘴里,小腿蹬动,表示开心。

  李隆基看着李易分给孩子黄瓜吃,一个不落。

  瞬间就在心中把李易抬高一个位置。

  他看出来了,少年李易对开春珍贵的黄瓜并不在乎。

  吃也可,不吃亦可。

  如李隆基所见所思。

  李易确实是这样想滴。

  不就是个春天的黄瓜嘛,知道你们冬天也有黄瓜吃。

  那又如何?

  今年冬天我就种,我没有温泉,但我可以弄大棚啊。

  我自己有窑,夏天搞到锡,我就烧玻璃。

  然后拿液态锡,利用玻璃和液态锡密度不同的漂浮法,获得玻璃板。

  这叫浮法玻璃,懂不?

  李隆基哪晓得他面对的是什么人。

  他用烤肉蘸酱油,吃一口,笑着问:“酱油不错,你庄子可能守住秘方?”

  咚咚咚,一片跪地声接连响起。

  旁边帮忙当服务员的佃户和男仆女婢齐齐跪下。

  管事的也跪着,抬头说:“东主,我等死都不会说。”

  一个佃户男子咬咬牙:“东主,护住我家两个娃娃,我现在就可以死。

第8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