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2章

  “快停住!”有个大汉还在填土,杨忠顺一脚踹开他,然后趴在坑边,喊道:“平安,平安!”

  贾平安觉得脑子有些懵,他抬头,冲着杨忠顺笑了笑。

  哥就问你们怕不怕!

  坑口出现了杨德利的脸,他欢喜的道:“平安,别怕,回头就克死他们。”

  这个表兄好像有些不对点啊!

  贾平安满头黑线,说道:“赶紧把某弄出去!”

  “哎哎哎……”

  就在此时,杨德利的身体一滑,竟然就这么滑了下来,一起下来的还有泥土。

  卧槽!

  这个坑……塌了!

  “贾平安不能死啊!他若是死了,天知道会克死谁!”

  数百人慌得一批,齐齐涌上去,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才把贾平安扒拉了出来。

  贾平安被送到了家里,歇息了半日,听着表兄杨德利嘀咕了许久,才知道了些情况。

  贾平安叹息一声,说道:“可怜!可怜!”

  年少时祖父、外祖灭,接着乡学的先生灭,再后来父母灭,病倒的时辰都赶上了李世民驾崩,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杨德利看着他,眼中含泪的道:“你小时候出门摔跤,走路撞树,五岁时骑牛,落下来差点被牛踩死……

  姑父担心你以后饿死,就让你学种地,可你一锄头差点砸断了自己的脚,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倒霉蛋啊!

  读书让先生绝望,种地让父母绝望。

  自己出门就倒霉,不,在家也倒霉。

  外加村里也有不少倒霉事,都算在了他的头上。

  这些不算啥,关键是……

  老李家的两任帝王传闻都被他克死了。

  这样的原身,竟然还活着,贾平安不禁表示深深的敬佩。

  你真强大!

  这等扫把星,哪家的妹纸敢嫁过来?

  杨德利见贾平安发呆,就问道:“平安,你莫不是被埋傻了?”

  贾平安摇头,起身去了外面。

  两条狗在前面撕咬,贾平安靠近些看,结果两条狗呜咽一声,竟然夹着尾巴跑了。

  竟然连狗都嫌弃我?

  贾平安真心的无语。

  再往前,还没走多远。

  “扫把星出来了!”

  惊惶的喊声中,前方挑着担子的几个村民跑的飞快,边跑边喊道:“娘子,快!快回家!”

  十余个村妇本是在家门口带孩子,或是干些活计,听到喊声赶紧惶然起身。

  随即抱起孩子,拿起那些东西就冲进了家中。

  呯呯呯!

  无数关门的声音传来,刚才还很是热闹的坞堡里鸦雀无声。

  贾平安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觉得自己就成了个净街虎,鬼见愁。

  哎!

  他缓缓回身,一只鸭子站在那里,仰头看着他。

  贾平安刚露出宽慰的微笑,那只鸭子却嘎嘎的叫唤着,扇动着翅膀,飞也似的跑了。

  贾平安回到家中,杨德利问道:“平安,村里的人可凶你了?”

  “没,只是人嫌狗憎。”

  贾平安问道:“表兄,家里可还有钱?”

  “咱们穷的……”杨德利看着周围,堪称是家徒四壁。

  “剩下的米粮就只够三日了,三日后,咱们就得上山寻野菜打猎。”

  果真是穷的吃土啊!

  贾平安皱眉道:“旁的可能换钱?”

  他现在只需要一笔启动资金,不多,但老贾家穷的一批,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家里值钱的就你以前读书时置办的那几套书,当年可是把姑父和姑母都愁白了头发,卖了许多东西,才让你抄了来。”

  这个时代印刷业很是不发达,读书人大多是靠着抄写的方式来获取书籍。

  “当了。”贾平安很是豪迈,让杨德利心中一喜。

  贾平安读书把先生都读绝望了,留着那些书作甚?

  这里是华州,距离长安城一百八十里地。

  华州的治所在郑县,而杨家坞就在郑县城外五里地。

  杨德利扛着书箱一溜烟出去,随后在坞堡外遇到了村民,村民问道:“杨德利,这不是贾平安的书箱吗?

  往日宝贝的和啥似的,你这是要干啥?”

  杨德利低声道:“平安不读书了,留着作甚?当了。以后就安心种地吧。”

  这村民想到贾平安以后安心种地的日子,不禁叹息道:

  “只是他这等扫把星种地……就怕地里的庄稼也不肯长啊!”

  杨德利无语,但却莫名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他去城里把书当了,等回到家里后,把钱交代清楚。

  “平安,今年咱们的日子会好许多。”

  有了这笔钱,加上地里的收获,今年算是个好年头了。

  “表兄,买十斤豆子来。”贾平安很是平静的说出了要求。

  他现在是扫把星,村里的人不可能会卖东西给他,只有让杨德利出马了。

  “买豆子?”杨德利说道:“平安,咱们家可不种豆子。”

  “弄些东西。”

  老贾家的这种日子贾平安一天都没法再过下去了,他必须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然后才能考虑其他的事儿。

  杨德利欲言又止,觉得表弟从被活埋之后,整个人都变了。

  买吧。

  他去村里寻人,买了十斤豆子,村里的人问他买去作甚,他只是苦笑。

  “那扫把星又在作妖了。”村里人猜出是贾平安搞得鬼。

  消息传到了村正杨忠顺那里,他的娘子生病正在床上躺着,所以他没好气的道:“这是在作践自家的钱呢!莫管他。”

  他的娘子赵氏喘息着说道:“夫君,妾身大概是病重了,听到那扫把星……妾身有些怕呢!”

  杨忠顺说道:“你莫怕,贾平安在村里十余年,若是要克死谁,早就克了。哪会等到如今。”

  ……

  豆子泡一夜,凌晨起床的贾平安打着哈欠,把杨德利叫起来赶磨。

  杨德利一边推磨,一边看着表弟把浸泡后的豆子倒进磨眼里,白色的浆液从口子里流淌出来。

  这就是哥的第一桶金啊!

  贾平安不禁暗爽不已。

  前世他有个邻居阿姨就是做豆腐的,每日里在楼道压豆腐,一股子豆腥味很是浓郁。

  他也偶尔帮个手,谈笑间就学了做豆腐的手艺。

  有人说豆腐是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发明的,于是贾平安隐晦的问了表兄杨德利,得知此时并无豆腐时,不禁就激动了。

  我贾某人发财啦!

  杨德利觉得表弟激动的有些莫名其妙,但却不好问。

  把豆浆过滤,然后煮开,杨德利见他一脸的兴奋,就悄然退了出去,叹了口气:“平安还是傻了。”

  里面的贾平安在点浆。

  石膏在这个时代是药材,被他用于点浆,化开后倒进豆浆里。

  看着豆花渐渐出现,贾平安不禁想仰天长啸一声。

第2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