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四章 战场逃跑专业户

  王承恩却跪下了。

  “千岁爷,老奴谨遵令旨!但是这个责任,老奴来担!”

  还好……

  朱慈烺长出了口气。

  他可不怕自己这位还未谋面的皇帝老子,只要能跑出去,崇祯就再没改立太子的机会了。

  看到王承恩要转身离开,朱慈烺忽又招呼了一声:“王伴伴,且慢走。”

  “千岁爷,还有什么吩咐?”

  “吴襄是不是归你管?”朱慈烺问。

  王承恩想了想,点点头。

  “把他也调到内校场!”朱慈烺马上下令。

  “调吴襄到内校场?千岁爷是想让他保护您和皇爷吗?”

  朱慈烺笑了,道:“非他不可!”

  王承恩恍然大悟,“太子爷是想借吴襄之手,操练军马,再护圣上南迁!”

  吴襄毕竟是见过大阵仗的!多少有点军事指挥的本事,他手下的数十家丁也是在东辽和东虏打过硬仗的。由他来带兵,最为合适。

  朱慈烺又说:“我们出了城,还得想方设法拉拢吴三桂!如果能把他的四万精兵招到天津,跟着一块儿南下,江南半壁就稳了!”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吴三桂如果不肯跟着走,而是投靠了满洲人,扣着吴襄,多少也是个牵制。

  王承恩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心下对这位千岁爷又多了几分佩服。

  千岁爷虽然年少,但是心思缜密,又勇于承担,而且又是至孝之子……大明中兴的担子,恐怕得落在他的肩头了!

  “千岁爷,老奴这就去召集人手,明天一早,老奴亲自去吴襄府上把他拉到内校场。”

  朱慈烺点点头,“好,明天本宫就去内校场等他。”

  王承恩又觉不妥,刚想进言,朱慈烺却先开了口:“王伴伴,现在是非常时期,不可再讲老规矩了。”

  “老奴明白了。”

  王承恩这才行了一礼,转身去了。

  ……

  王承恩离去,朱慈烺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睡意。

  现在的形势太危急了!

  三月十七闯王大军就会兵临城下!

  他要好好琢磨一下,看看有什么要紧事儿得马上办理。

  踱了会儿步子,朱慈烺忽然停住了脚步,大喊道:“黄大宝!”

  胖乎乎的伴读太监黄大宝打着哈欠进了屋。

  “拿令旨本来!”

  “喏。”

  黄大宝应了一声,转身就要走。朱慈烺又补充了一句:“先拿一千本!”

  “一千本?”黄大宝一怔。

  “有那么多吗?”朱慈烺问,“没有的话,奏本、题本、揭贴也行,先凑一千本。”

  “千岁爷,您要那么多本子做何用?”黄大宝有点奇怪。

  “打白条。”朱慈烺顺口回答道。

  “白条?”黄大宝听得一头雾水,傻愣愣的瞅着朱慈烺。

  朱慈烺懒得和他解释,“这个你别管了,再把曾太医和侍书官毕酒城都给本宫找来。身体有些不适,所以这几天就不上课了。”

  黄大宝瞧着朱慈烺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儿,哪有半分不适?这分明是要逃课啊!

  这胖太监一惊,心里想着:难道千岁爷真的在梦里见到太祖高皇帝了?太祖高皇帝给大明朝指了条活路?

  ……

  曾金华进端本宫的时候,一夜未眠的朱慈烺正伏在案头写令旨。

  在他的书案旁边,则堆满了各种空白的,或者已经写完的本章。

  “臣曾金华拜见太子殿下!”

  声音响起,朱慈烺抬头看了看面前这个高高瘦瘦,鼻子上架着副水晶打磨的眼镜的男子,很快又低了下去。

  “本宫头脑昏沉,怕是不能读书习字了。”

  不能读书习字?那您现在在做什么?

  曾神医扶了扶眼镜,瞅着正伏案书写的朱慈烺,“殿下是想取消日讲?”

  “本宫需要静养三日,”朱慈烺直截了当地说,“你照本宫的意思去做就是了。另外,本宫心神不宁,也许随时会犯病,你从今日起就跟随在本宫身边。”

  朱慈烺说话的语气中自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曾神医一个八品御医哪里敢违抗,只得连声称喏。

  朱慈烺又说:“大宝,去取十两银子给曾太医安顿在京内的家人。”

  十两银子?什么意思?

  曾神医愣了又愣,太子好像话中有话啊……

  不过他也没细究,因为他是苏州人,妻儿都在老家,只有一个小妾伺候在身边。

  谢过太子的赏赐,曾金华就和黄大宝去拿来银子,便急匆匆去自己在外城的宅邸中和小妾相会了。

  他可不知,今日与妾一别,便无再见之日了!

  黄大宝送走曾神医后,再回端敬殿,却带着另一位伴读太监邱致中和侍书官、中书舍人毕酒城。

  几人看到朱慈烺案头一大堆的文牒,都觉得奇怪,不过并没有多问。

  还是邱太监提醒道:“千岁爷,时候不早了,该叫人伺候您洗漱了,然后去向皇后娘娘报个平安。”

  朱慈烺这才想起自己还得应付周皇后这个亲妈呢!

  朱慈烺洗漱更衣后,外面的天色已经大亮。

  “去坤宁宫!”

第四章 战场逃跑专业户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