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活在这个时代,死亡简直就像家常便饭一样。
不说打仗,即便是一个普通的感冒都可能要命,更何况地广人稀毒虫野兽到处都是。
而人们对于各种植物的毒性还并不是十分了解,饿极了乱吃东西被毒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据史料推测,秦朝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二十多岁,也就是说普通人能够活到四五十岁已经算是非常幸运和长寿的了,就连秦始皇也只活了五十岁。
拉低平均寿命的不光是因为战争,还有就是因为医疗水平的低下,比如女人生孩子就是一道鬼门关,
再比如养孩子,一对夫妻如果生下五个孩子,能有两个长大成人就算不错了,大部分孩子在几岁甚至几个月内就夭折。
所以这个时代的人们面对这种生离死别,除了无奈和痛苦之外没有任何的办法。
就像二喜这种情况,治不好,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死去。
不过现在所有人都对陈聪的药还是充满了期待。
回到家陈姜氏关切的询问了一下,陈聪把二喜中毒的事情说了一遍,并且叮嘱杏儿以后不能乱吃东西。
这丫头可是个小馋猫呀。
吃完饭,太阳已经老高了。
姜陈氏收拾完碗筷之后就挎着一个藤筐扛起锄头带着杏儿准备出门。
“娘,你们去哪儿?”
陈聪顿时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
“我和娘去田里除草,再不除草麦苗就长不出麦子了,到时候收不上来粮食交不出田税,亭长会把我们一家抓去修路的!”
“咱家田在哪呢,我也去!”
陈聪赶紧把另一把锄头拿起来,不由分说的跟了上去。
出村,顺着河边往下走了几百米之后,一大片农田出现在眼前。
“兄长,这就是我们家的田了,一共二十七亩,每年要交十石麦菽,娘一个人忙不过来,剩下来的都不够吃……”
这是田么?
陈聪看着这片满目野草丛生的农田一脸懵逼。
而且这一大片叫做田的地方其实就是一片河滩。
用石头和泥土很随意的围了一圈儿然后从中间分成了两部分。
一半儿种的麦子一半儿种的黄豆,也就是菽。
走进田里面,麦子大约有一尺多高,大部分已经抽穗,但长的只能用一个寒碜和窝囊来形容。
在杂草的侵袭下不仅矮而且麦穗非常小,剥开一个麦穗看了一下,一头麦穗里面大约只有十多颗籽粒,产量绝逼连后世十分之一都不到。
更不用说,还要磨麦粒,那个时代除了中原,其他地方主要还是种小米,毕竟这麦子太难种了。
陈聪记得很清楚,村里每年六月份收割,又是化肥又是除草剂,看得见的全部都是麦子,一亩田收获下来也不过五百公斤左右。
秦朝一斤相当于后世的半斤,一石差不多后世30公斤。
五百公斤换算成秦朝的计量单位也就是十六七石。
那么眼前这一亩的产量最高不会超过两石,也就是五十公斤,这亩产一百斤粮食……
陈聪有一种想死的感觉。
而且看眼前这种情形,完全是望天收的节奏。
一片河滩围起来随便撒点儿种子,有时间就除除草。
如果遇上河水暴涨,说不定这片河滩就会被水淹没,然后颗粒无收。
而且就算是这种无法预测的收入,大秦帝国还要收十多石的田税,几乎占了全部收益的三分之一。
再加上其他苛捐杂税,最后能够落到农民手上的,估计一半都没有。
对于在这个没有太多荤腥食物的时代,光吃粗粮明显不抗饿。
何况像陈聪这种十四五岁正长身体的男孩子,完全就是饭桶兼无底洞,再多的粮食也都吃不饱。
不然也不会饿急了上树掏鸟窝打牙祭。
除草吧,陈聪认命了,用野草扎好裤腿和衣袖开始拔麦田的野草。
半天时间一晃而过,太阳很快升上中天。
陈聪累的大汗淋漓,姜陈氏和杏儿同样浑身汗透,
特别是杏儿,脸上还被杂草割开几道细细的伤痕,小丫头却也没叫嚷。
陈聪虽然此时已经饿的头昏眼花了,但看着如此坚强的杏儿,也只能苦笑着继续坚持。
七岁的小女孩儿,后世还正穿着漂亮的衣裙在上小学,不高兴了便躺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搂着布娃娃听着故事睡觉。
但眼前,根据秦律规定,家里凡是七岁以上的人口,都属于半个劳动人口了,都要开始缴纳丁税。
秦朝人是不吃午饭的,所以又是足足接近三个小时,时间大约已经是下午四点左右,陈聪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下午五点,陈姜氏也坚持不住了,这才宣布今天的劳动结束。
摇摇摆摆的从田里走出来,陈聪噗通一声就躺在了河滩上拼命喘气,浑身都在微微颤抖。
不光是饿,而且这副身体也非常孱弱,细胳膊细腿儿的完全不太适合干这种体力劳动。
不过成绩看起来还是不错,在三人的努力下,大约清理了五亩田的杂草。
只要接下来天气好,再有四五天差不多就全部弄完了。
清理干净杂草的田地里麦苗虽然看起来稀稀拉拉,但也清爽了许多。
趁着下午阳光还比较浓烈,陈聪跳到河里好好搓了个澡。
等他打着摆子回家的时候,陈姜氏已经把黄豆野菜饭煮上了,正在处理几条鱼,准备晚上煮鱼汤。
“聪儿,你去隔壁大石家借点儿盐回来!”姜陈氏吩咐说。
陈聪答应一声转身往回走,顺着一条小路走了几十米便看到另外一栋茅草屋。
格局和样式跟自家差不多,一个小院儿,两间茅屋,院子里没有大树,倒是有一张简陋的石桌。
就是一块石板放在几块石头上,牛大石正和一个五六岁的小屁孩儿在院子里生火煮饭。
院子里飘荡着一股浓浓的香味,陈聪一闻就知道煮的是青蛙。
“大石!”陈聪站在院子门口喊。
牛大石惊喜的站起来招手说:“快进来尝尝,我今天又钓到好多肥蛙,等会儿给你娘和小妹带些回去!”
陈聪走进去,看着瓦罐里果然煮了满满一罐子的青蛙,不过特么的都没剥皮,全部都是煮的整只。
我去。
陈聪眼珠子都差点儿掉出来了,很是坚决的拒绝了牛大石的好意说:
“家里还有盐没有?我家用完了,先借我点儿,下次我去集镇上买了还你!”
“我们两家还说什么还不还的,我家的就是你的!”
牛大石毫不在意的摆摆手。
找到盐罐子牛大石看了一眼不好意思的说:“真不多了,匀你一半吧。”
“行!”陈聪点点头,从院子边上摘下一片葫芦叶包了一些盐离开。
“哎,带些青蛙回去给小妹!”牛大石在后面喊。
陈聪跑的更快了。
整只煮青蛙这么牛逼的做法他还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看着都瘆人。
吃……那个需要很大的勇气。
陈姜氏很快把晚饭做好,还是清水煮鱼,不过在这个没有丝毫污染的远古时代,野生鱼的味道特别鲜美。
加之足足饿了一天又是高强度的劳动,此时感觉就算是木头他都能啃下去好几斤。
黄豆饭不多,但鱼肉却足足有两三斤,陈姜氏也知道两个孩子正在长身体,所以也没吝啬,煮了满满一罐子。
陈聪先用鱼汤泡了半碗黄豆野菜饭狼吞虎咽的吞了下去之后才感觉肠胃好受了许多。
“慢点儿吃,小心被鱼刺卡着!”
陈聪忍不住提醒杏儿。
“呜呜,兄长你也快吃!”
小丫头夹起一条鱼放在碗里,然后如同小松鼠吃玉米一般戚戚咔咔小嘴过去,就只剩下了一根鱼刺。
如此顺溜的吃法让陈聪都叹为观止。
“娘,我们家和大石家是不是亲戚?”
陈聪想起刚才去借盐的时候牛大石说的那句我家的就是你家的话,心里还一直有些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正吃的稀里哗啦的杏儿突然停下来,抬起头一双眼睛看着陈聪,消瘦的小脸上竟然泛起一抹羞红。
陈姜氏也放下碗,脸上带着古怪的神情说:
“杏儿出生就和大石定了娃娃亲,等杏儿长到十三岁就会嫁过去,当时你爹还在家,大石的爹也还在。
他们两人把这件事定下来的,本来当初我和大石的娘一起怀上你们两个的时候,
也曾约定如果是一男一女长大后就结为夫妻,可惜生下了俩小子……”
我去,难怪如此!
陈聪心里非常不爽,一个连做饭的基本步骤都弄不清楚的二货,妹妹一旦嫁过去那还能吃的饱吃的好?
更让陈聪无法接受的是,妹妹才七岁,而牛大石跟自己差不多已经十四岁了
一想起这么小的女孩儿就要被另外一个二货摧残折磨,陈聪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