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3章

  “东家,那府衙里官员最近连面都不露,真是该死,拿了咱们这么多好处,现在办个这事都不能成。”

  张伯说完,微微迟疑下又说道:“东家,我感觉这件事情,定是有幕后之人操纵。”

  朱英闻言,面无表情的说道:“行了,我知道了,此事你还需每天去那府衙跟上,我倒是看他能拖延多久。”

  “是,东家。”

  朱英转头看了一眼燕王府方向,他当然能猜出能够压制北平府衙的人,除了燕王便无他人。

  只是这燕王强行把他留在北平城里,到底有什么意义?

  便是眼热自己手中的雪花盐,更应该放自己离开,而后派人跟踪才是。

  这让朱英感觉到有些奇怪。

  “不管你有何目的,若是想动我,也不是这般简单的。”

  朱英可不惧怕燕王朱棣,以他的个人武力,趁着夜色,冲出这城门不难,而后手下接应。

  只需离了这北平城,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到了草原上,朱棣想要抓到他,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只是最近朱棣隔三差五就约他到府上吃宴,态度热情。

  从情感上来说,除了不让他离开,却是没有其他的动作,这才让朱英极为疑惑。

  没有强行离开,也是朱英不想背上冲击城门,被通缉的罪名。

  虽说大明商人地位地下,但在这大明边疆,天高皇帝远的,可没这么多讲究,他还是活得很是滋润。

  与此同时,

  燕王府内。

  “什么!!!我大哥薨了?你安敢欺本王!”

  燕王朱棣,一把抓住之前报信驿卒胸襟,犹如一头发怒的狂狮,厉声喝问道。

  “小人不敢欺瞒燕王殿下,太子殿下于三日前病逝,陛下发八百里加急,召诸位殿下回京吊唁。”

  那被抓住的驿卒,本来就气喘吁吁,又被燕王朱棣这么一吓,整个人都哆嗦了起来。

  燕王朱棣确认后,松开驿卒,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深色哀痛,不由嚎啕大哭:

  “大哥啊!我的大哥,你怎么就抛下弟弟们,这般就去了呢。”

  声色之悲切,旁人听到都有一种极为伤感的情绪。

  这倒不是朱棣在演戏,而是朱标的去世对朱棣的打击确实很大。

  朱棣的童年充满阴影,因为早产的缘故导致身体特别虚弱,刚生下来的朱棣,也不受到朱元璋的待见。

  因为朱元璋忙于征战,一直到七岁前,朱棣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朱元璋也几乎从不见他,哪怕见到,也当其不存在。

  他童年唯一的寄托,或许就是自己的大哥朱标了。

  朱标仁慈宽厚,性格纯良,对于弟弟们都疼爱有加,这也是朱棣童年唯一美好的记忆了。

  哪怕长大后,朱元璋训斥诸王的时候,朱标也会帮衬着。

  或许最早的时候,朱棣对大哥朱标独享父亲的宠爱,还有一些怨言,到了后面,却是真心实意的佩服大哥了。

  在整个皇宫诸多兄弟见,唯有大哥朱标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最重,便是连一同长大的胞弟朱橚,也比不过。

  一旁的姚广孝,听到这个消息,只是低着头。

  看似悲伤,实则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显的狂喜。

  朱棣想当皇帝,梦里。

  他也是人,自然也渴望过那个位置。

  但是他清楚的知道,大哥在,这丝妄想只能掩埋在心底里。

  也就偶尔做个梦这样子。

  只是哪怕他隐藏得再深,也被有心人看了出来,此人便是现在的庆寿寺主持,姚广孝。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从民间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

  当时,姚广孝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成功陪侍朱棣。

  “你为何要特意找本王?”朱棣当时有些好奇的问道。

  “贫僧有大礼相送。”姚广孝平静的回道。

  “你一个僧人有什么能送给本王的。”朱棣笑着说道,并未太过在意,金银财宝他不缺,作为燕王,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殿下若选我,来日贫僧愿送一顶白帽子给殿下。”姚广孝幽幽的说道。

  朱棣闻言,心神惊骇,面色大变,就欲发怒。

  然而对上姚广孝要深邃的眸子,所有的话似乎都卡在了喉咙里。

  最后只是低声道:“随我一同吧。”

  朱棣虽然读书少,但王上加白是什么个意思,还是很清楚的。

  哪怕知道姚广孝能说出这等话来,绝对不是个正经和尚,朱棣依旧将他带回了北平,封为庆寿寺的主持。

  到底怎么想的,或许也只有朱棣自己才能知道了。

第3章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