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胡晨阳被乔树军训斥了一句,心里一点也不怨恨。
陈长贵斥责自己,是气愤他在自己身上的投资打了水漂,把“势利”写在了脸上。
而坐在对面的乔树军,却更像是前辈、朋友,甚至是知己。
乔树军见胡晨阳默不作声,心里更是着急,继续道:“你差一点党籍都没了,知道吗?”
“我知道。”
“你知道什么?!本来,你很有可能被调到省委组织部的!”
省委组织部?!
胡晨阳惊异地看了乔树军一眼。
乔树军叹气道:“我没骗你。我们《赣源组工》,是得到中组部肯定和表扬的,部里也准备加强这方面的力量,刘部长让我物色人选。”
“我本来是看好你的,因为你文笔好,科班出身,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各方面都很合适。”
“结果,却出了这样的事!”
“所以我说你倒霉,但凡高明亮晚几个月出事,你就能调到省委组织部了!”
胡晨阳听了,心里越发难受,没有作声。
乔树军接着道:“本来,组织上让你配合对高明亮的调查,你配合就是了,事实求是嘛,你呢,居然不配合,真是糊涂!
”
胡晨阳小声道:“是我糊涂了。”
“现在说这些也晚了。”乔树军道,“你还年轻,希望你振作点。”
胡晨阳点点头:“谢谢!”
这声道谢,是发自内心的。
不论是乔光荣和乔树军,都是真心想要他好的,于公于私,他们都不想这么一个人才,就这样被埋没。
乔树军道:“谢什么?我现在也帮不了你,你好自为之。经历了这些事,我想你也应该成熟一些了。”
“是。”
乔树军语重心长,温婉的声音也如四月春风,和她聊了几句,胡晨阳竟感觉心中的阴霾都消散了许多。
乔树军对胡晨阳的态度还算满意,于是起身走到桌前,抽出一盒茶叶,又泡了杯茶,递到胡晨阳身前。
“小胡同志,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胡晨阳受宠若惊,接过茶杯,哪怕烫手得很,也捧了半天才放下。
乔树军饶有兴致地笑了笑,听说胡晨阳在官场里是出了名的稳重,没想到还有如此拘谨紧张的一面,到还有些可爱。
没等胡晨阳开口道谢,乔树军便翘起腿,严肃道:“昨天我去了冠城乡,落实扶贫工作的具体措施,他们提出想搞一个洗碗巾厂,你觉得怎么样?”
“不好!”
胡晨阳直接否定,但说话时,眼睛却在偷偷瞟着眼前的女人。
乔树军坐在他对面,托着下巴,柳眉微蹙,认真思索。
虽然她身上的白色衬衣扣得严严实实,但还是能隐约看到衣衫下透出的黑色文胸的轮廓。
“哦?”乔树军道,“为什么不好?”
胡晨阳解释道:“洗碗巾这个项目,就是外省有个研究所搞了个所谓洗碗巾专利,向全国各地到处推销这个专利,它是用普通的棉布,上一道浆,就成洗碗巾了,说是不沾油污,说是可以反复使用几千次,其实,用不了几百次就成了一块烂布,现在这种类似的洗碗巾多得很,东西一多,就不值钱了,销路就是个问题。”
“原来是这样啊。”
乔树军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庆幸自己还好问到了明白人。
如此看来,洗碗巾项目还真是搞不得了。
乔树军再次看向胡晨阳时,眼里的欣赏又多了几分。
“那你有什么好建议?”
胡晨阳想了一下,道:“从你们上次来新峡县,我就在琢磨这个事,我有个想法:挂点扶贫,关键还是要落实到真正贫困的农民身上,哪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只要能帮助一部分极度贫困的农民改善贫困状况,就算是有价值了,对不对?”
“对!”乔树军很认同,藏起心中的激动,鼓励道,“说具体点。”
“具体说呢,我建议买一批茶树苗,甚至出工、出力帮特困户种上茶树,几年以后,茶树长起来了,茶叶能卖钱了,他们的生活就会有所改善了。”
“这个想法不错!”
乔树军很高兴,想了想,走到隔壁,把葛科长和高小洁也叫过来,大家围绕胡晨阳种茶树的建议,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到后来,胡晨阳的思路也放开了,他对乡镇的了解,他的一些扶贫思路,都让乔树军等人很佩服。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中午十二点多钟,县委组织部长周桂丽和解国璋一起过来陪乔树军吃饭,胡晨阳不顾乔树军的挽留,告辞走了。
周桂丽望着胡晨阳的背景,皱着眉头道:“他来干什么?”
乔树军道:“年前我约了胡晨阳写篇稿子,他送稿子来了。”
周桂丽点点头:“胡晨阳这个人,写文章是把好手,就是……不争气。”
其实,周桂丽用“不争气”说胡晨阳还是轻的,在她心里,胡晨阳岂止是“不争气”,简直就是无可救药了。
由于是中午,乔树军等人坚持不肯喝酒,周桂丽也就不再勉强。
放下筷子,乔树军道:“有一件事,我要请示周部长。”
周桂丽听了,心里很舒服,嘴上道:“哎呀,乔处长是上级领导,就别说请示了。”
乔树军道:“应该的。是这样,我们来挂点,也不是一天二天的事,老是麻烦你们部长、副部长亲自陪同,我们几个也过意不去,也怕影响你们的日常工作,要不这样,以后,就让胡晨阳陪我们下乡,好不好?”
周桂丽一听,有些为难,先问解国璋:“解部长,你的意思呢?”
解国璋微微皱眉,貌似自语道:“胡晨阳现在还真是比较轻闲……部里不好作主?”
周桂丽道:“也是。乔处长,这事,等我请示李书记以后再说,好不好?”
周桂丽、解国璋走后,高小洁问:“树军姐,胡晨阳人不错啊,周部长怎么说他不争气?”
“胡晨阳这个人,就是个倒霉蛋。”每次提到胡晨阳时,乔树军都会露出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葛科长道:“这个胡晨阳,有个性!”
高小洁道:“哎,我也佩服这样的人,说句不好听的话,查处高明亮,是纪委部门的事,凭什么要人家胡晨阳检举揭发自己的领导?那也太残酷了吧?要我,我也做不出这种事。”
乔树军道:“为这事,他的女朋友都跟他分手了。”
高小洁又摇头:“什么玩意!这种女人,早点分手还好!”
乔树军笑道:“你倒是会打抱不平。”
葛科长也道:“女人的事,不足惜。可惜的是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跟错了人。确实是个倒霉蛋。”
……
下午上班后,周桂丽来到李诚彬办公室,把胡晨阳的事说了。
李诚彬的意见是,既然乔处长都开了这个口,只好答应她了。
“乔处长还说,胡晨阳还是能写点文章的,要发挥他的长处。”
李诚彬也赞同道:“这话也没错。胡晨阳是个人才,早晚还是要用的。但前提是,他自己态度要好。”
周桂丽道:“那就让胡晨阳陪乔处长他们下乡了?”
“可以。不就是下个乡嘛。”
就这样,胡晨阳得到了李诚彬“恩准”,才得以陪乔树军下乡。
乔树军甚至当着周部长的面宣布:
“从现在开始,胡晨阳就是扶贫工作组成员了。”
周桂丽听了,心里不高兴,却又不敢反驳,毕竟,乔树军是省委组织部的。
下午,乔树军又向刘家麟部长汇报了种茶树的想法,这回,刘部长表示赞同,同时要求工作组要下到乡里去,工作要再细一些,要落实扶贫对象,让那些真正贫困的农民得到一点帮助。
第二天,乔树军一行在胡晨阳陪同下,再次来到冠城乡,提出了种茶树的想法,乡里也表示赞成,表示将尽快落实扶贫对象。
胡晨阳当了五年多县高官秘书,又出身农家子弟,对农村的情况相当熟悉,有他陪工作组下乡并出谋划策,乔树军等几个人都轻松多了,葛科长和高小洁都说,乔处长把胡晨阳拉进来是个“英明决策”。
落实了扶贫措施,又得到了刘部长的认同,乔树军等人心情也轻松多了。
刚开始时,胡晨阳内心还是有些忧郁的,有点放不开,后来慢慢放开了,人也开朗些了,连一向比较自负的葛科长都很佩服胡晨阳的才学。
大家欣赏他喜欢他的同时,也在心里为他惋惜。
……
省委组织部设法到企业拉了点赞助,又组织大家捐了点款,凑成了十万二千八百元,那二千八百元零头就是部里干部的捐款。
县里、乡里还搞了个茶树苗捐赠仪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家麟再度来到新峡县和冠城乡,出席捐赠仪式,市高官汪国本也亲自来了。
不过,在这些大场合,胡晨阳就没有资格露面了。
没有人注意到,乔树军悄悄凑到了市高官汪国本的耳边,“汪书记,胡晨阳是个难得的人才。”
汪国本答道:“我心里有数。”
仪式也搞了,茶树苗也栽上了,组织部的挂点扶贫工作也告一段落,基本上就等年底写总结了。
相处了一段时间,大家都有了点感情,要分手了,乔树军他们都把自己处室的电话号码留给了胡晨阳,还买了一套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送给他,这套书有三卷,三人各挑了一本在扉页上写了赠言。
葛科长写道:“阳光总在风雨后。”
高小洁写道:“是金子总会发光!”
乔树军则写的是:“崇尚高贵,追求卓越。”
胡晨阳接过这三本书,看了赠言,鼻子一酸,泪水顿时从眼眶中溢了出来。
后来,乔树军告诉胡晨阳:看到他落泪的那一瞬间,她就有一个想法,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帮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