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知道了是谁的家,林安然内心翻腾起来。
他赶紧仔细端详起这卷画来。
古朴的画轴,有些发黄的纸张。
他心头不由一动,这画有古怪!
光是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历史感。
对于字画,林安然略懂一些。
当兵时在京城给给秦部长当警卫员时候就接触过不少名家字画。
秦部长家的老爷子属于老革命家,开国功勋之一,虽出身行伍,却对书法绘画颇为精通,京城玩书画圈子里的一些名人和老爷子素来交好,闲暇时常到秦家看望老爷子,即兴挥毫泼墨,以书画会友。
其中有几位就是四九城中有名的藏家,时常会带着一些名家书画过来给老爷子鉴赏,林安然住在秦家里也算近水楼台先得月,还见过不少名家名作真迹,久而久之,对名人字画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小心翼翼地把画卷在桌上铺开,慢慢滚动卷轴,展开了画面。
当画卷全部展开后,林安然眼前一亮。
只见画中一只傲然立于巨石之上的苍鹰,目光如炬。
石旁数棵松枝,笔法苍劲,层次分明,以焦墨点缀出鹰眼和鹰嘴,意境孤傲,一种凛然高瞻的气势跃然纸上。
将目光移到落款处,已呈暗红的印鉴上四字古朴篆书——何要浮名。
林安然内心狂震不已,他知道这是哪个名家的画了!
如果这幅画是真品,那价格肯定不菲!
这幅画拿出去随便卖出个十多万都不是个事。
目前普通科员的月工资也不过四百多元。
难道是赝品?
不对……
李亚文书记家里怎么会有赝品?
可是如果不是赝品……
那个毒虫牵涉的就并非一般的毒品案件了,还牵涉了一宗价值十多万元的盗窃大案!
他第一反应是要向廖所长汇报。
于是小心翼翼卷起画轴,准备去一趟所长办公室。
可没走两步就犹豫了。
如果这事捅破,立功的也绝对不是自己这个小小的治安队员。
而且哪怕是南路派出所,那也是临海区的管辖范围。
闹不好这事不了了之还会得罪了李亚文。
可是如果把事情转换一种做法,那就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一瞬间,他脑子里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翌日交班后,林安然拿了张报纸卷住画轴,匆匆回家。
刚到了大院门前,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从里头出来。
那人竟是自己的发小王勇。
林安然笑道:“阿勇,你来这里干什么?找我?”
“那倒不是……”王勇显然有些尴尬,声音低了八度:“我刚从李书记那里出来。”
说着拉着林安然走到一边,神神秘秘地说道:“安然,告诉你一件喜事,我工作分配的事情批下来了,黄大海答应接收,我来这里是拿分配表格找李书记签字。”
林安然对黄大海这个名字一点都不陌生。
此人是临海区公安分局的副局长,但是想想又不对,黄大海是管刑侦的副局长,进人要局长签字,他什么时候有权批人进分局了?
林安然问,“黄大海不是副局长吗?”
王勇说:“看看你这人也是,在南路派出所里工作,居然不知道分局的人事变动。前任的吴局长调走了,回市局当治安科长。黄大海暂代分局长职务,要不了多久就转正。”
说到这里又压低声音透露一个内幕消息:“我听说是黄大海让李亚文书记把吴局挤走的。”
林安然笑道:“黄大海升得蛮快呀。”
当年自己还读中学的时候,黄大海还只是个刑警。
他老婆在妇联工作,所以两口子以前也住在这区府宿舍里,后来当上分局领导才搬走,之前和林安然家还是楼上楼下的邻居。
黄大海虽非警校出身,但有一手摄影绝活,被特招进刑警队拍现场照。
没想到这才几年过去,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局长。
王勇笑道:“能不快吗?他和李书记的人,又是同乡。对了,严格上意义上讲,李书记也是我们的同乡,其实你怎么不去跑跑他的路子?”
滨海市的官场有个习俗,干部们喜欢按照不同祖籍来划分派别,搞点抱团取暖相互提携的勾当。
滨海市下辖六县四区,却有三种不同的土话方言,操持不同方言的人进了官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小山头小圈子,以老乡自居。
而王勇口中所说的“老乡”,指的就是这种小圈子。
黄大海祖籍滨海市临川县,虽然早就出来参加工作,但是按照不成文的规矩,在临海官场就属于临川派,而林安然那位早已不在人世的父亲祖籍也是临川,自然而然就成了王勇口中所谓的“老乡”。
虽说是老乡,但林安然的母亲梁少琴对黄大海印象很不好。
母亲认为黄大海这人心术不正。当小刑警那会儿黄大海家经常会形迹可疑的人提着大包小包在他家出入,来的时候提着一堆东西,走的时候两手空空。
以黄大海的德行,当然不会白白为王勇安排工作,要他签字肯定要大出血。
林安然笑笑问道:“黄大海是个深水码头,你家这次花了多少钱?”
水为财。
所谓深水码头,就是吃水很深。
王勇伸出俩个指头说:“这个数。”
“两万?”
“对。”
林安然心里微微发凉。
自己家里绝对拿不出来这笔钱来。
他不由得暗自苦笑。
钱真是个好东西啊。
都说有钱不是万能,但没钱那是万万不能。
王勇看到林安然的脸色沉了下去,以为他为自己安置的事情发愁,便说:“你别想那么多了,中午我请你吃饭!”
林安然想起自己还有要紧事,于是摇头道:“我还有点要紧事办,你先去饭店里开好位置回头再去找你。”
王勇很干脆说道:“行,那我先去饭店等你,你办完事早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