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9章 我朝有督师,天之幸也!

  要知道,祖大寿所率领的关宁铁骑乃是精锐中的精锐,日行百里也不过分。

  万一他们拿到手谕,还没等他们追上祖大寿,北京城就被外面的女真人攻破了,那这笑话可真就闹大了。

  崇祯可就是正儿八经的把自己给玩儿死了。

  “怎么还没回来!”

  他有些等不急了。

  周延儒忙道:

  “陛下稍安,此去天牢,没有一时半刻回不来的。”

  “余大成办事向来用心,当无意外。”

  他这边刚说没有意外,意外就来了。

  余大成耷拉着两只耳朵灰溜溜的跑了回来。

  “启奏陛下,臣......”

  “手谕呢?”

  崇祯急不可耐的问道。

  余大成面色一紧,硬着头皮道出了实情:

  “袁崇焕不愿写这份手谕......”

  “什么!”

  饶是崇祯也万万没想到居然会是这么个结果。

  “反了反了!”

  “当真反了!”

  “他岂敢置朕,置朝廷,置国家于危难之中!”

  满目狰狞的崇祯声嘶力竭的吼道。

  周延儒与余大成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战战兢兢,皆是惶恐。

  偌大的金銮殿上再度一片死静,唯有崇祯沉重的喘息声在不断起伏,像是一条沉睡的巨龙正在酝酿巨大的能量。

  “先皇在世时便因他与后金有所媾和而将其罢黜,朕一即位便将其起复。”

  “许其便宜之权,以期全权平夷,停推辽东和登莱巡抚,撤关内外总兵,杀毛文龙,蓟州兵败,京城受困,如此种种,朕何苛责其许?”

  “而今不过是让他写一份信,他竟如此推脱!”

  “他难道真的要让大明朝亡在朕的手里吗?!”

  最后一句,崇祯用尽了全身力气,说完便一屁股瘫坐在地上,眼神涣散,脸色苍白,形容惨淡不已。

  周延儒与余大成急忙上前,一左一右将其扶起,坐在龙椅上。

  “陛下,事已至此,多言无益,老臣愿为陛下分忧解难!”

  余大成没说通,那我去说!

  我堂堂内阁首辅,难道不够给他袁崇焕面子?

  于是,周延儒马不停蹄的赶往天牢。

  可他没想到的是,即便是他这个内阁首辅来到天牢,袁崇焕也是两个字:不写。

  说不写,就是不写,谁来都没用。

  这一下,满朝哗然。

  祖大寿率领关宁铁骑返回宁远的事肯定是瞒不住的,朝廷内外得知这个消息的人不在少数,再听到周延儒亲自去天牢都没能让袁崇焕写下这份手谕,一时间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毕竟北京城内住着的可不只是皇帝。

  满朝文武大臣的家眷子弟都在城中。

  女真人一旦攻入北京城,皇帝死不死对于他们而言那有什么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也得死!

  “不行!”

  “必须让袁崇焕写信!”

  “我去说服他!”

  于是,内阁阁臣,六部尚书,满朝文武组成了个旅游观光团,齐齐涌入天牢之中。

  刑部尚书徐石鳞刚刚恢复原职,哪里见过这等场面,急忙让手下各部事司维持秩序,生怕生出乱子。

  韩羽也是没想到,自己一手坐地起价,居然能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一时间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督师啊!再大的委屈,也要将女真人打退了以后再说对吧?”

  “现在情况危急,还请督师以国家为重啊!”

  “督师!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机会来了!”

  “督师大仁大义,岂能见死不救?”

  这帮朝臣,还没等袁崇焕反应过来,天大的帽子直接就给他戴上了。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饶是韩羽也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时机成熟了?”

  袁崇焕见这么多人都来请自己写信,当即低声询问韩羽。

  韩羽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而后也是低声道:

  “鞠躬尽此,死而后已,这八个字的意思,督师应该明白吧?”

  闻听此言,袁崇焕当即面露正色,而后声沉如黄钟大吕般的看着众人道:

  “诸位!”

  “我袁崇焕死不足惜,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大明的江山毁在我的手里!”

  “今日劳烦诸位大人偕同而请,袁某愧不敢当,涕泗横流。”

  “拿笔墨来!”

  随后,袁崇焕便当着众人的面,写下了这封改变大明历史的手谕。

  “督师不愧是我朝良将!”

  “我朝有督师,天之幸也!”

  一众朝臣再度狠狠的拍了一顿袁崇焕的马屁,而后这才拿着手谕欢天喜地的走了。

  有救了,终于可以不用死了,他们可不跑得飞快。

  拿着手谕就去皇宫请功去了。

  可当他们拿着手谕交给崇祯后,兵部尚书温体仁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陛下,还有一件棘手的事。”

  “何事?”

  崇祯正自高兴,听到这话,顿时眉头一皱。

  温体仁将两日前收到的奏报呈递了上去:

  “张家口来报,钦察部的鞑靼人率领两三万余众请求内附。”

  “但他们有个条件......”

  本是个好消息,可听这里,崇祯立刻问道:

  “什么条件?”

  “他们需要袁崇焕执掌蓟辽,如若不然,他们就返回草原。”

  “什么?!”

  这是崇祯第三次惊呼。

  即便是他哥,天启皇帝死的时候,他都没这么震惊过。

  鞑靼人要保袁崇焕?

  草原上的部族要保袁崇焕?

  这特么都是哪跟哪啊!

  “他们人在何处?”

  这时,周延儒站了出来。

  温体仁忙道:

  “具体位置尚不清楚,不过鞑靼人的首领已经在来京城的路上了。”

  听到这话,满朝文武顿时陷入了沉默当中。

  他们自然知道此时鞑靼人请求内附意味着什么,但也知道他们的条件意味着什么,更知道如果不满足他们的条件,让他们反叛后会是什么结果。

  崇祯更是满脑子的浆糊不断搅动,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毕竟自己刚刚才把袁崇焕给抓进去,金口玉言要砍他的脑袋,转过头又把他放出来,这不是显得自己这个皇帝言而无信?

  “启奏陛下!”

  “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请求内附!”

  就在这时,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再度站了出来。

第9章 我朝有督师,天之幸也!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