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五章 鬼市(上)

  胡莲蓉胡老太太拿到信,神情有些复杂。

  倚着门框半天不动,长叹一声。

  刚转身就看到黄文新还在门口端着脸盆呢。

  一脸好奇地看着她手里的信。

  “去去去,回你的屋去。”

  “不该打听的少打听,难道你还能看懂不成?”

  巧了,他还真能。

  前世黄文新虽然只有高中学历,成绩也一般。

  但是后面入了古玩行之后,不可避免地要看一些送拍资料和接触外商。

  英语水平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怎么看不懂?好歹我也是正经高中毕业的。”

  “还在机械厂上过班呢,英文图纸都看得懂。”

  胡老太意外地没有骂回去。

  干瘪的嘴唇抿成一条线沉思起来。

  看她这个犹豫劲,黄文新说道:

  “害,我不要钱,您要我帮忙看信,就当做好人好事。”

  “嗯……这么着你就跟我进来吧。”

  黄文新哑然失笑,这老太太还真是掉钱眼里了。

  也不知道都攒着给谁花呢。

  美国有子女读书?

  进了胡老太的正屋,黄文新职业病又犯了。

  民国的菱花妆台,还有一面四乳四葵的汉代铜镜。

  往右看是一架酸枝木的床,挂了一副天青色的帐子。

  全屋摆设都是有讲究的,不是民国就是清朝的老物件。

  最值钱的还是一对斗彩人物的掸瓶,画片是加官进爵。

  要是能看看底足就好了,多半是康熙的成化寄托款。

  “咳咳。”

  黄文新听到胡老太咳嗽两声才想起来正事。

  “老太太,您这屋里都是好东西。”

  “可得看好了,千万别几十块钱就卖了啊。”

  “真要是想换钱,您问问我或者黄叔,我们给您估个价。”

  胡老太面色稍稍放晴。

  “少扯淡,看信。”

  信拿到手,黄文新先看了邮票。

  是个盖了邮戳的自由女神像,应该不咋值钱。

  美国加州寄来的。

  拆开看了,寄信的果然是胡老太的儿子。

  只是不是要钱,是寄钱。

  信中说美国是个花花世界,什么都好。

  已经给胡老太的账户打了五百美元。

  希望胡老太能点头移民到美国。

  此致,不孝子叶守林拜上。

  也是怪了,一个中文名字的儿子,给中国的老娘写信用洋文。

  “老太太,你发了啊!”

  “五百美元,现在得有两千多吧。”

  谁知胡老太一点反应都没有。

  似乎早就知道了一样。

  只字不提信中内容,反而问向黄文新:

  “你既然会英语,还跟黄皮子捞偏门干嘛?”

  “找个正经工作多好。”

  黄文新把信纸装回信封里。

  放在胡老太的梳妆台上。

  “我爸会打铁,我妈会做饭。”

  “但是他们都不是因为喜欢打铁,喜欢做饭才做工人的。”

  “我是觉着人要能一辈子干自己喜欢的事,正不正经也没那么重要吧。”

  胡老太愣了神。

  黄文新这边已经把房门推开了。

  “回来。”

  胡老太弯腰,把双层床头柜上面的抽屉拉开了。

  里面整整齐齐全是钞票。

  拿出来一张十块,递给了黄文新。

  “行了,去吧。”

  嗬,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老太太今天这么大方。

  有钱拿,没道理不拿。

  黄文新揣进兜里,笑道:

  “您看,会英语也不用非得找工作吧。”

  “这不就来外快了。”

  “下次要是有信到了,可别拿出去找别人。”

  “外面的人坏得很,还是自己人信得过,啊。”

  胡老太翻了个白眼,把房门关上了。

  拿上桌上已经拆封的信,把床头柜下面那层的抽屉拉开。

  里面居然全部都是同一种信封。

  几十个贴着自由女神邮票的白信封,没有一丝缺口,全都没有拆过。

  唯一一封被撕得像狗啃一样的缺口信——

  躺在最上面,显得十分不和谐。

  眼不见为净,胡老太把抽屉狠狠地合上。

  但是任凭窗外心爱的芦花鸡发出饥饿的抗议,她都没有出去伺候这些扁毛畜生。

  这个七十来岁的老太太,思绪已经飘远,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且说黄文新刚从胡老太这里出来。

  就碰到迷迷糊糊的黄皮子也出了他那屋。

  一边拎着皮带,一边往院门小跑,看样子准备出去解手。

  看到黄文新,黄皮子压着脖颈头一低,还使劲眨眨眼睛。

  然后像见了鬼一样。

  “卧槽,你这是?”

  黄文新指了指身后:

  “别多想啊,咱可是正人君子。”

  “胡老太让我给她读信。”

  黄皮子鬼鬼祟祟地拉了黄文新一把。

  “怎么样?她屋里是不是有好东西。”

  “我说不动歪心思,就进去看看,磨了她小半年,都不让我进去开开眼。”

  “多损啊,这不是给驴前面挂萝卜吗。”

  黄文新乐了。

  他知道黄皮子只是爱老物件。

  不会搞鸡鸣狗盗这种东西。

  便打算逗逗他,把里面东西都往老了说。

  谁知又不听了。

  “我着急上茅房,回头再给我讲讲。”

  “我今晚大概率不回了,自行车给你留着,明天你骑过去吧。”

  “咱们在潘家园西门见面。”

  “三点整,千万别晚了。”

  黄文新看了看院子里的老凤凰牌自行车。

  已经造的不成样了。

  黄文新这人有点洁癖。

  尤其是手上爱干净。

  除了老锈老包浆,摸了别的不干净的东西就不舒服。

  下午就没出门,在院里给黄皮子的自行车打了气。

  又给车链条校了油,擦得锃明瓦亮。

  去胡同口的小卖店买了一个大手电筒和口罩。

  鬼市,顾名思义,百鬼夜行。

  成千上百的文物老饕像饿了半辈子没见过好东西一样,游荡在凌晨阴气最重的时候。

  每个人基本只有一眼的机会。

  眼力不好的,连汤都喝不着。

  手电打一下,要不要,一句话。

  你不要,下去,后面还排着人呢。

  和昨天白天,在潘家园里面卖算盘的时候可不一样。

  太阳头照着,可以讲价还价。

  那时候的鬼市不允许你到处嚷嚷,更别提七八个人在这现场拍卖。

  还是以前传下来的病根。

  不允许做买卖的年景,你在这叫嚷二十三十的,大家全进去改造了。

  年轻的可能给你拿计算器按个价格。

  老一辈还是几乎全靠手语,看上了握个手,手指头比划数字。

  两点四十,闹钟响了。

  黄文新戴上了以前工业用的超厚白棉布口罩。

  早上露水重,昨晚睡前从胡老太那借了一顶大草帽,也戴上。

  挎着空荡荡的帆布包,一身蓝色长袖长裤工装。

  要不是怕看不清楚,他甚至想戴个墨镜。

  财不露白,这年头又没有监控。

  为了他和即将在他手里宝贝的安全,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车修好了,黄文新一路骑的飞快。

  没有十分钟就到潘家园西门了。

  铁丝网大门现在还没开,商贩并不多,只有七八个,都在外面等着呢。

  黄文新看到黄叔在和一个三轮车主攀谈。

  把车推着朝这边走。

  黄皮子心里有事,正问着旁边的摊主车什么时候到。

  眼风扫到这个装扮的黄文新直愣愣冲他来,唬了一跳。

  要不是认出了自己的车,差点报警了。

  “小黄?”

第五章 鬼市(上)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