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七章、人心,耕战,钢铁

  就在王允王司徒庆幸汉朝还有刘辩这个逃出洛京的“雄主”保底的时候。

  他的好大侄王凌现在可是越发的惶恐,悲观,甚至想要豁出一条命去和刘昪一换一...

  他自称祁县王氏旁支,暂时在刘昪身边做了个秘书官。

  因此他很清楚...

  短短十天的时间,刘昪这位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做了一些什么——是的,现在连王凌也不敢怀疑刘昪大贤良师的身份了。

  这十天的时间。

  万余流民完全纳入到了天策幕府的管制之中。

  开矿,制盐,修建水渠,引河水开荒屯田,开窑烧砖瓦等等。

  昨天又烧制成功了什么“水泥”,只是和河沙、水混合,凝固后竟如岩石一般。

  这等奇物,闻所未闻。

  而有了水泥,建设关隘、房屋的速度陡然加快。

  短短十天时间,数千顷田地已经开垦出来了,这其中得益于一项新的发明——不,不是发明,是从天书上得到的“启示”,一种名为曲辕犁的农具出现,在缺少牛马的情况下,只凭借人力就能拉动起来。

  扣除了招募于矿山、冶铁作坊、营造队的人数,剩下约六千人,以五百余人为一屯,划分了10个屯,屯内设屯垦长,又设若干屯垦队,分发农具、粮食,

  几天时间,整个营地面貌焕然一新。

  而更加让王凌惊悚的是.....那位大贤良师的练兵方法。

  虽然也没有什么太复杂的阵型,兵种也不复杂,六百天策军,分为长矛、刀盾、弓弩三队。

  无论是什么兵种,这些天都在练队列。

  短短十天,那六百黄巾贼竟已有严整的气象,横队切纵队,纵队切横队,横队齐步走,纵队跑步走等。

  王凌作为这个大汉时代典型的儒生,他可不是后世宋明清的书生。

  这个时代的儒生,不但要制经,还得学砍人的手艺,还要对兵事有所涉猎。

  王凌作为祁县王氏年轻一代的佼佼者,自然也是朝着上马治军,下马管民的路子培养的。

  汉代首重军功。

  即便是儒生,也大多胸怀领兵建功立业的大志的。

  虽然刚开始看不太明白。

  但这几天王凌已经渐渐的琢磨过味来了。

  步战首重兵阵,而那位大贤良师摒弃了一切复杂的阵型,就专精横阵、方阵,长矛、刀盾掩护弩手,远用弩攒射,近以密集的长矛横阵、方阵对敌。

  看起来简单,但若是真的练出来了,还真的不太好对付。

  而且....朝廷各路大军之所以能把黄巾之乱给平下去。

  乃是因为朝廷兵精,而黄巾军则大多乌合。

  若是当年张角的黄巾军也如徐爱你在的天策军这般,那想要击败可就不容易了...

  当然了。

  无论是各种新的“发明”,还是练兵的方法,都不如另外一件事可怕...

  那就是....人心!

  短短十天,这万余流民都已经相信,刘昪就是大贤良师,是能带领他们建立一个太平世界的天命之人。

  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一万众,尚不足惧。

  若十万众,百万众呢?

  一名真的能从那个什么天书上得到无数好处的大贤良师...

  一个张角都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了。

  现在来了个更加可怕的天策将军...

  这大汉朝...还能经得起第二次黄巾之乱吗?

  王凌皱着眉头,有些走神。

  “彦云,记录上了吗?”

  听到刘昪的声音,王凌急忙收回心绪。

  “禀将军,都记上了,谷内的这个葫芦口的平地东西长30里,南北长40里....”

  刘昪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王凌,关心道:“彦云,这几天你瘦的厉害,都快脱相了,要不要休息几天?找个郎中看看。”

  短短几天就瘦脱相。

  怕不是年纪轻轻就得了癌症了吧?

  刘昪心道。

  他哪里知道。

  眼前这位秘书官在心里面盘算和他一换一呢....

  一个大汉忠臣卧底贼窝,能不紧张吗?

  王凌现在晚上睡觉都恨不得睁着眼睛睡,唯恐自己暴露了“大汉忠臣”欲刺杀大贤良师这事。

  否则的话。

  这里面万余狂热的太平道信徒,怕是能直接把他撕成碎片。

  “多谢将军关心..我只是,这些天有些睡不太好。”

  原来是失眠了啊。

  刘昪拍了拍王凌的肩膀:“原来是失眠啊,明日我让人去寻点安神的草药...”

  刘昪如何不知王凌的身份?

  祁县王氏,王凌王彦云,又是一位王司徒嘛。

  当天晚上他就在图书馆的电子书库中找到了这位的资料。

  三国时代魏国的大臣,废帝曹芳即位后,迁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出镇寿春,进爵南乡侯。击败吴军进攻,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进位司空,总管江淮军政。

  后司马篡魏,王凌忠心曹氏,起兵拥立楚王曹彪,后兵败自杀。

  王凌一个世家子,现在肯定是属于委身效力,说不定脑子里面在盘算着如何离开呢。

  不过刘昪肯定不会让王凌轻易离开的——在他的幕府内,人才太少了啊。

  王凌年龄虽然小。

  但用起来是真的好用啊,至少比张宁这样的宗教狂信徒,或者是管亥这样的莽夫好用多了。

  他也很期待,若是王凌得知自己身份的表情有多精彩。

  这又是大汉天子又是大贤良师的,会不会让这位王司徒脑子CPU干烧了?

  先不管小王司徒CPU有没有干烧。

  至少现在刘昪倒是知道了这一片谷地的基础情况了。

  谷地背靠阴山,南北长40里,东西长30里。

  换算成公制单位大约就是三百平方公里,折合现代亩就是四万五千亩。

  汉朝一亩大约是现代亩的0.7倍。

  也就是说,这一片谷地的能开垦出接近七万汉亩的土地。

  以五百人为一屯,10个屯每个屯能分到七千亩的土地,人均也有十亩以上了。

  以汉代作物的产量,这点田地养活这么多人只能算是勉强,因此,粮食的获取还是得从别的渠道取得。

  “人均10亩地,无论如何,要在为十天内完成开垦,播种,冬天眼看着就要来了,另外还要让采矿队多开采石炭,新建的民房必须要有石炭壁炉保温,否则一个冬天过去,怕是要冻死不少。”

  刘昪一边说着,王凌便记录下来,到时候传递给各部管事...

  在视察了屯垦的进度之后。

  刘昪和王凌又来到了冶铁作坊内。

  一进入院内,两人便能感受到滚滚热浪。

  赤着上身,皮肤被烤得发红的张胡快步跑了出来迎接。

  “如何?”

  刘昪摆摆手制止了欲行大礼的张胡。

  “回禀圣公,按照您的方法,这石炭炼成了焦炭后,温度果然上升了不少,高炉被烧塌了一座,还是得用更加耐高温的砖头才行...”

  “没有烧塌的那座高炉,出铁量多了不少,不过都是生,没能出熟铁...”

  张胡一边说着,一边带着两人进入了冶铁作坊内...

第七章、人心,耕战,钢铁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