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十章 建立新式军队

  张渊两世为人,自然知道黄旭想干什么,但仍装傻问道:

  “这是何意?”

  黄旭一笑:

  “老夫今日前来,就是特意将这份地契归还于你,贤侄无需多虑。”

  黄旭双手将地契,递到张渊面前。

  张渊见状,顺势接过契纸,不动声色的揣入怀中:

  “那就多谢黄世伯了!”

  黄旭笑着摆手道:“贤侄言重了!你我同为桑梓,本应相互扶持。既然老夫的心意送到了,那就不打扰贤侄上任了。改日再去府上拜访。”

  说完,对着张渊施了一礼,便转身离去。

  望着黄旭远去的背影,张渊喃喃道:

  “老东西,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若不是我今天成了管队官,你能把地契还我?哼!”

  “渊儿哥,他都把地还你了。为啥你还要这么说他?”刘二喜憨憨道。

  张渊没有正面回答二喜问题,反问道:“二喜,你说咱们庄,谁的地最多?”

  “那还用问,当然是黄旭那个老东西了!他有功名在身,又不用交租。买多少地都合适。”刘二喜答道。

  “没错!可你过这样做的弊端吗?”张渊问道。

  “弊端?这有啥弊端?”刘二喜挠了挠头。

  刘二喜直接被张渊问傻了!

  在他这土生土长的明朝人看来,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毕竟,这是当年太祖爷朱元璋,赶走蒙元鞑子后,为了体现对文人的重视,亲自制订的政策。

  如今已经传承了二百多年,他早就习以为常。怎么这些在他渊儿哥口中,就成了弊端?

  刘二喜想询问,却发现张渊早就骑马先行一步。无奈,一边拍马追赶,一边对着张渊的背影大喊:“渊儿哥,你等等俺!”

  可张渊却全然没注意,刘二喜发出的动静。

  此刻他全部心思,都放在庄内百姓身上。

  这些百姓的穿着,与乡绅黄旭的光鲜亮丽,形成了天壤之别。

  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眼神中充满麻木,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看的张渊心情十分沉重!

  脑海中不断闪现出四个字:“土地兼并!”

  他不否认洪武大帝朱元璋,制定的养仕制度,在明初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待政策,却逐渐变了味!

  张渊在后世,就曾在一本书中了解过,明代仕绅集团兼并土地的手段。

  这些手段说不上高明,但绝对实用。

  他们每逢灾年,就会故意压低田价,然后大量收购,百姓手中的农田。

  手上有大量的田亩后,在雇佣佃户帮助他们种田。他们既不用纳粮,还可以按时收租。

  长此以往,朝廷能收税的田亩,也就越来越少。

  没有足够的税收支撑。朝廷财力枯竭,就发不出军饷。

  没有军饷,军队的战力就极速下滑。

  关外的建奴,也趁机做大。

  而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最后被逼的,也只能走造反这条路!

  朝廷为了镇压起义,抵御建奴。只能加征各种赋税。

  可那些赋税,最后只会被转移到普通民众身上。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大明国内的局势,只会越来越差!

  然而,那些钻了国家空子的士绅阶级,他们得到好处了吗?当然没有!

  先不说满清入关后,他们遭到的无情屠杀。

  就说各路起义军,攻下城池后,也率先清理城内的士绅阶级。

  而在这场闹剧中,唯一获利的,只有关外的建奴!

  张渊越想越气,忍不住骂了一句:

  “该死的士绅!活该建奴入关后,先拿你们开刀!”

  提起建奴入关,张渊更是恨得牙痒痒!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每个字都是由无数汉人鲜血修成的!

  而且建奴入主中原后,被后世无脑清粉,称为圣祖的康麻子。一道闭关锁国的政策,更是耽误华夏,整整三百年的发展机遇!

  为了不让历史重演,张渊暗下决心,要阻止这一切!

  可就算他有吃鸡系统,一个人的力量,也抗衡不了历史的滚滚洪流。

  思虑再三,张渊决定要建立一支新式军队。带领这支队伍,抵抗历史洪流,拯救华夏文明!

  而眼下,要想建立这样的队伍,就要先解决温饱问题。

  可他手上所有银子加在一起,也才只有一百两,要想建立一支新式军队,简直是天方夜谭。

  就在张渊为此发愁的时候,脑海中却突然闪过,一个人的身影!

  张渊惊呼一声:“对呀,我可以学呀!”

  想到解决办法的张渊,脸上终于重新露出了笑容。

  …

  崇祯七年,八月三十日。

  张渊升任张高庄管队官的第三天。

  他就在庄内,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他要募兵!

  而且募兵的条件,十分苛刻。不收军户,只收家世清白的农家子弟。

  可告示一出,却立刻遭到庄内村民的集体嘲笑:“如今这个年月,谁家好人去当兵?呵呵~”

  听着村民的嘲笑,张渊也不着急,直到聚拢的人群越来越多。

  张渊才气定神闲的站到高处,喊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杀手锏:

  “本次募兵,虽然条件苛刻!但待遇优厚!一旦录用,本官会立刻将三两白银,亲手发放到兵员手中,充做一年军饷。除此之外,待明年开春,还会奖励每位兵十亩农田,以备耕种!”

  张渊说完,台下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村民们面面相觑,都怀疑是不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张渊见状,又厉声喝到:“本官所言,句句属实!若有一句假话,愿如此柱!”张渊抽出腰间配刀,将身旁柱子砍断。

  台下的村民纷纷惊呼出声!

  而在惊呼声中,一个魁梧的汉子,缓缓从人群中走出,大喊道:“俺来试试!”

  张渊包括台下众村民,纷纷朝壮汉看去。

  张渊也发现,他认得此人!

  此人名叫邵东,是庄内的一名民户,家中清贫。

  平日除了要伺候卧病在床的老娘,还要照顾两个弟弟,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想来今天也是看中,能提前发放军饷,所以才愿意来试试的。

  可不管邵东出于什么目的,他能上来,张渊都很开心。

  兴奋道:“好,邵东!欢迎你的加入!”

  说着,张渊拍了拍邵东的肩膀。又当着众人的面,将允诺的三两白银,交到邵东手中。

  村民见到邵东真拿到了钱,参军的热情也被点燃。

  不断有人站出来,报名参军。

  可张渊手上,所有银两加在一起,也只有一百两。

  在招满三十名士兵后,张渊只能无奈的跟大家宣布,募兵工作暂停。

  闻言,村民纷纷露出失望的神情。

  可村民失望的表情,落在张渊眼中,张渊心里却很开心。

  毕竟村民参军热情高涨,将来的兵员,也就有了保证!

第十章 建立新式军队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