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5章 中书省

  早在一开始,朱元璋就已经知道今早朱棣体谅馄炖摊老板的事情了。

  这京城四处都是他的眼线,满城仪鸾司的锦衣卫都只为一个人效忠,那就是皇上。

  马秀英对此虽然是略有耳闻,但对于锦衣卫之事实际上并不了解。

  此时她红着一双眼睛,仔仔细细的看着朱元璋,且不说自己随夫多年,早岁已知打天下之艰,暮年仍觉守天下之难。

  此刻她才猛然间发现,自己这个武将儿子竟有着一颗细腻的心。

  朱标这时才回过神来,他也是出生于战乱之中,对于民间疾苦也是略知一二:“父皇,下命令吧。”

  这话一出口,朱标不自觉的看向下方的朱棣。

  不知怎么的,在这个弟弟身上,自己竟会感受到如同父皇一般的......威严?

  朱标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将脑海中其他衍生出来的想法抛之脑后。

  朱棣看着几人,心中也能大致猜到一二,当即开口:

  “父皇,儿臣认为这事必须有个了断了!”

  “宰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图谋起事,意图谋反,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再不决断,有损皇家威严。”

  “大明只有一个人能呼风唤雨!”

  朱元璋侧过身去,这个角度无论是朱棣还是朱标,亦或是马皇后都只能看见他的鬓边白发。

  “咱总念想着,都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兄弟,跟了自己大半辈子,若是犯点小错也就罢了,可他死不悔改。”

  “只怕是其根系错综复杂,再不出手,恐怕难以清剿干净。”

  无论是结党营私还是图谋起事,都是对于皇家逆鳞的触犯,更何况,三个月前的占城国进贡一事,早早的让朱元璋寒了心。

  虽然已经抓住了三人,但他一直没下这个决断。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是该收网了。”

  “棣儿,抓捕胡党一事,你去办如何?”

  话音落下,旋即,一名老太监从宫中的拐角走入,手里拿着一份卷宗。

  没有明说,但几人都知道这份卷宗上写着的,必定是胡党同僚。

  整座大殿陷入一片死寂。

  各方神色不一。

  殿外的侍卫目光怔怔,不敢四处张望。

  而唯有朱标一人眉头紧锁,在他那英武的脸上形成一个川字。

  胡惟庸意图谋反一事,他是最先知情的那几个人,父皇为了“避嫌”,大概率是不会亲手操办此事的。

  而母后过于仁慈,且不说愿不愿意挥动这屠刀,就算是愿意操办此事也只怕是会被父皇给拦下来。

  那么,最佳人选就是自己了。

  事实上事情也本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先前朱元璋问朱标如何看待此事,他早已心知肚明,既能中和父母的意见,又能当作一次锻炼处理政务。

  只是朱标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弟,竟然有如此见解,还能夺了他的差事。

  一丝古怪的情绪在朱标心头滋生。

  但他依旧没有多想,只是略微迟疑,丝毫不认为眼前的弟弟会影响自己的皇位。

  兄友弟恭的事情多了去了,还没听说过手足相残的。

  嗯,天策上将除外......

  嗯,高粱河车神兼斧头帮帮主除外......

  就算有,那咱大明一定不会有兄弟相残,叔侄相残的。

  看着下方呆愣的朱棣,朱标轻声呵斥道:

  “老四,还不快领旨。”

  马皇后也说道:“棣儿,领旨吧。”

  这时,朱棣才仿佛回过神来,连忙作揖:“儿臣领旨。”

  随后朱元璋大手一挥:“散了吧。”朱棣才缓缓离去。

  走在出宫路上的朱棣仔细回想着大殿的事情,倒不是他故意装傻不领旨,只是父母兄长皆在殿上,自己也不好喧宾夺主,只有等几位决策人拍板,自己说的才算数。

  想到这里,朱棣望着深宫,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悲凉。

  更是有着如同寒芒刺背的感触,他虽然早已经猜到了朱元璋手底下仪鸾司的恐怖,但真当他清楚自己也被监视的那一刻,终归是有些难受。

  看着手里的卷宗,朱棣手中的力度不自觉的加重了几分。

  都说朱元璋,马秀英,朱标才是一家人,其他的儿子都是臣子;自己虽然穿越后很少接触,没时间验证,但今天一事他也看出来了。

  所言非虚。

  不知怎的,朱棣的眼角竟然划过一丝热泪。

  他伸手轻轻拂去,竟是露出了一个略显无奈的笑容;

  “真奇怪,什么时候我竟然也会想着在古代有亲情。”

  “更何况是在皇家。”

  不再犹豫,转身离开。

  而乾清宫里,朱元璋偏过头去看了一眼朱棣的背影,目光深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是片刻,他又偏回了头。

  马皇后感到身体不适,出人意料的朱元璋没有急忙过去安抚,只是背对着二人:

  “标儿,把咱妹子带回去好生歇息。”

  朱标点了点头,隐约猜到父皇是不想让母亲亲眼看到后面的事情。

  “唉......”

  朱标搀扶着马皇后往偏殿走去。

  看着窗外的乌云,心里长长的一声叹息。

  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乾清宫内再无一人,朱元璋终于缓缓转过身子,脸上的神情逐渐归于平淡,语气冰冷的开口:

  “怎么样?”

  暗处,一道浑厚而又阳刚的声音传出:

  “陛下圣明,燕王果然早有准备。”

  “跟在暗处保护他吧。”朱元璋开口道。

  那人单膝下跪,从暗处走出,脱下黑袍,露出朱红色锦衣:

  “是。”

  待到乾清宫彻底的寂静了下来,朱元璋再度走至案牍前,拿出毛笔在朱红色的墨水中滚了一圈,微微抬手,在那张册子上划下一道斜长的“血痕”。

  册子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

  中书省!

  朱棣快步走出宫外,人群中,久久等候的沈青见主子回来,连忙下跪行礼。

  虽不理解燕王为何早早的集结众人,但他还是照做通知仪鸾司各部。

  他不知,朱棣很清楚朱元璋要做的是什么。

  即便是没有臣子叛乱,老朱也会做这件事。

  唐朝时,皇帝的圣旨能被门下省驳回。

  宋朝时,皇帝下发的手诏臣子可以“一概不予放行”(宋仁宗时期)

  一个能从放牛娃做到皇帝的人,贫苦,艰难铸就其坚韧。

  即便是没有前世的历史知识,朱棣也很清楚朱元璋要的是什么。

  权力!不加限制的权力!

  朱棣叹了口气,对着众人道:

  “免礼。”

  沈青见朱棣再无下文,面露狐疑之色:

  “殿下,我们现在干什么?”

  朱棣接过身边一人递过来的锦衣,慢条斯理的穿上:

  “等。”

  “等什么?”

  “召令。”

第5章 中书省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