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六章 北伐之时,朝堂雄辩

  “陛下,自我大明开国以来,年年征战,国库空虚,百姓疲弊,乃儿不花不过癣疥之疾,不如派遣使者申饬,待日后国力转圜,再兴北伐不迟!”

  御史台赵御史跳出来说道。

  此话一出文官中又站出六七人。

  “臣等附议!”

  武将之中一员将领站了出来。

  “一派胡言!”

  此人正是蓝玉麾下大将鹤寿伯张翼。

  “乃儿不花降而复叛,如今更是领兵犯境,若是不将其拿下,我大明的威严何在?”

  “若是其他人争相效仿,后果不堪设想,末将主战,而且要力战急战!”

  礼部郎中李闻阴阳怪气地说道。

  “将军究竟是为了我大明的颜面还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一将功成,万骨皆枯,为了尔等的功勋需要那些将士拼死拼活,尔等于心何忍!”

  “这乃儿不花绝不敢正面与我大明抗衡,不如赏赐一些财货,以安边疆,又无须再起兵戈!”

  颍川侯傅友德忍不了了,盯着李闻说道。

  “李大人可真是好本事,我大明百姓辛辛苦苦种田,好不容易收上来的赋税,说给就给了,当我大明是弱宋吗?”

  李闻撇了撇嘴,满是不满地说道。

  “明是明,宋是宋,二者怎可混为一谈,宋朝是实力弱小,给的全部都是岁贡,而我大明实力强悍,给乃儿不花的应该算赏赐!”

  “这两者的性质能一样吗?”

  张翼哈哈大笑了起来。

  “少在这里自欺欺人,你我心里都清楚,都是一个样!”

  李闻冷笑不已。

  “就算是一样,但又能如何?”

  “用一些银钱就能够摆平的事情,何必如此麻烦,我大军北伐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的钱财,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积累的国力毁之一旦!”

  “作为各国,若是趁此机会攻打进来,我等就该从何处调兵?”

  “以微臣看来,反正边境地区也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损伤,当以大局为重,息事宁人!”

  文臣当中不少人点了点头。

  “边境被掳掠不过是小事,我等出兵一旦北伐失利,北方的残元竟然会卷土重来,到时整个大明必将生灵涂炭,还请陛下三思!”

  一众文官齐声喊道。

  “我等请陛下三思,莫要轻启战端,当以大局为重!”

  徐达蓝玉等人眉头紧皱。

  按照他们的心思,确实是想要北伐的。

  前面的几次北伐虽然互有胜负,但确实把元人鞑子给赶了出去。

  仅剩的几个部落也远走漠北,不敢在大明的边境停留。

  若是任由他们这样发展下去,必成大患,这不是养虎为患是什么?

  蓝玉有一些忍不住了,正想要站出来。

  直接被魏国公徐达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如今宋国公冯胜,曹国公李文忠都不在朝堂之上。

  武将一方相对弱势,这蓝玉打仗是个好手,只可惜过于鲁莽,若是能收敛一番,必成大器。

  蓝玉看到徐达的眼神只能低下头,不敢继续说话。

  以他的性格,向来是老子第一,天王老子都要往后排。

  如今大明能够治住他的人不多。

  除了过去的开平王常遇春之外,就只有太子朱标以及面前的魏国公徐达等寥寥数人。

  虽然不理解徐达为什么要阻止自己,但是总归对自己没什么坏处。

  朱元璋见这两拨人互相争论着,眼神中的失望一闪而过。

  “好了,都是我社稷之臣,如此吵闹成何体统!”

  朕已经决定北伐,诸位无需再劝。

  自我大明建立以来多次北伐。

  有不少人以为朕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实则不然。

  朕从残元之中走来,知道百姓生活困苦不易,自是不愿意发动战争,但是同样我不能看着乃儿不花在北方做大,也不愿北方的百姓受战乱之苦。

  朕多次北伐,就是要让那些家伙知道,如若他们敢对我大明的子民出手,朕绝不放过。

  之所以如此,便是要将危险扼杀在长城之外。

  只有将危险隔绝在我大明的国土之外,方能开得万世之太平。

  所以这一场仗无论如何?朕一定要打。

  满朝文武,一阵沉默。

  本以为陛下这一次也和之前一样,只是试探,看来这一次是铁了心了。

  朝堂上的这些官员内心极为挣扎。

  不得不说朱元璋说得确实有道理,那些家伙狼子野心确实不是好相与的。

  可经过连年的战争,朝堂之上的武将数量极多,公爵侯爵一大堆。

  要是再打几场仗,这朝堂之上,哪里还有他们这些读书人的立足之地。

  不过事到如今,他们这些人说话显然没有多少信服力。

  作为文官之首的李善长,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后的中书生平章政事胡惟庸。

  胡惟庸立刻心领神会,只见他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这乃儿不花确实可恶,也该打,不过什么时候打才是关键!”

  “如今我大明刚刚经历了多次战争,西平侯沐英刚刚收复云南,曹国公李文忠正在经略西北,北方有宋国公冯胜驻守,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事情!”

  “如今正是积攒国力的好时机,若是此时出兵的话,竟然会消耗大量的国力和民力!”

  “一旦这些地方有失,到时候我们恐怕难以施以援手!”

  “到时候这些年来的布置就会毁于一旦,所以以臣看来,事情当一件一件地做,等到彻底地平定了西南和西北地区之后,我等也积攒了足够的力量,这个时候兴兵北伐定然能够成事!”

  胡惟庸所使用的便是一个拖字诀。

  先将这件事情暂时压下,等到西南和西北的战斗结束之后,再考虑北伐的事情。

  然而西南和西北两个地方又哪里是这么容易稳定的。

  西北甘陕一带连接东察合台汗国,而西南不光有一个还没有解决掉的梁王,刚刚建立的朵甘都布政使司大大小小土司无数。

  历代帝王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指着这段时间解决根本不切实际。

  听到这话的李善长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愧是自己的学生,竟然有如此急谋,当真不错!”

第六章 北伐之时,朝堂雄辩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