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4章 :考核当日

  早上八点。

  参加考核的十多名新人早已排队等候在测试场地中。

  现场七七八八摆放着各类农机具。

  只有张铭和秦浩二人的脚边放着个黑色大箱子。

  一前一后,颇为醒目。

  队伍前面的秦浩看到这一幕,心底不屑。

  自己是过于先进不便展示,你也搞这套?不好意思拿出手吧!

  不多时。

  周恒和杨正义便在行政处李主任的陪同下走上了主席台。

  待三人坐定,周恒直接开门见山。

  “今天的考核非常有幸请到了大江学者、南江特聘学者杨正义教授作为评委,杨教授在机械设计领域深耕多年,他的点评对大家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时间紧任务重,废话我就不多说了,考核马上开始,就按照场上的顺序依次展示。”

  “先做简要汇报,然后在旁边进行实机测试。”

  “第一个,林建。”

  最前面的男生离开座位,朝主席台走了几步,而后手拿话筒开始汇报。

  “周院长好,杨教授好,我改进的产品是丘陵农田中常用的微耕机。”

  “改装后的电动微耕机,加装了定速巡航调速开关总成、直流电机、电量显示装置……”

  “可以实现多档变速、定速巡航,与传统燃油微耕机相比具有更低的噪音、排放和重量,维护起来也更容易……”

  林建进行完汇报和实机测试后,颇为紧张的看向台上。

  “能关注到现有微耕机使用中的一些问题,还是值得鼓励的。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你在减震装置的设计上还缺点功夫,传动方式的选择上也要再多做测试。”

  周恒认真地给出评价。

  “杨教授有没有其他意见?”

  见杨正义摇了摇头,周恒便宣布得分:“那就73分吧,回去再完善完善。”

  “下一个,谭士维。”

  ……

  连着又评价了两人,周恒虽然面色如常,心里着实有点失望。

  没有自主创新的设计,产品优化方案也缺乏亮点。

  赶紧来点有意思的东西啊。

  让老杨看看我手下的人也不是吃素的。

  “下一个,嗯,秦浩。”

  周恒点点头。

  他对秦浩还是有几分期待的。

  “周院长,杨教授,这是我改进的小型智能采茶机器人。”

  看着秦浩从箱子里拿出的,上方装有机械臂的履带式机器人,周恒一下专注起来。

  杨正义也慢慢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总算有个像样的家伙了。

  “展开说说。”

  见到院长和杨教授两人来了兴致,秦浩信心倍增,面带微笑地介绍起来。

  “每到采茶季,人工缺人工贵的问题在南江非常普遍。”

  “大面积的茶园可以用我们院设计的采茶机器人提升效率,可小家小户种植在散田坡地上的茶叶却没有合适的机器。”

  “为提高灵活性和地形通过能力,改进后的采茶机器人仅保留了一个机械臂,识别算法和视觉系统也相应做了优化升级。克里斯蒂悬挂履带底盘则能在45度的坡面上稳定运行……”

  “经过前期测试,已具备鲜叶分级采摘、微光环境识别等功能,一芽两叶的识别率达83%,采摘成功率也到了75%……”

  “接下来我会考虑开发多机械臂同步采摘,进一步提升采茶效率……”

  简直完美!

  不愧是南江大学高材生!

  看着秦浩侃侃而谈,不少人心里都暗自震惊。

  不仅实用性强,技术方案也很完备,稍作改进甚至就能投入量产。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月内制作出来的。

  而在秦浩进行完实地测试之后,周恒脸上也是首次露出笑容:“想法很好,技术能力也很强,在这两年的新人中都算很不错的了!”

  “整体我能给你打到89分!”

  “另外以你的表现,我推荐你到一组去,他们有个采摘运输一体化智慧平台的项目,比较适合你。”

  “老杨,你说呢?”

  周恒带点骄傲地看向始终未发一言的杨正义。

  我手下还是有好苗子的吧。

  “我也同意,这个小伙子创意不错,产品完成度也不低,我这倒是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

  “一是如何在无网络环境下保持甚至提高识别采摘作业的精准度?”

  “二是机器人续航情况如何?这点你刚才没有提到。”

  杨正义从这个机器人中感受到一丝触动,不由得认真起来,面露期待地看向秦浩。

  后者还沉浸在如愿以偿分到一组的喜悦中,听到问题瞬间一愣。

  怎么正好问到短板上?

  旁人不知道的是,采茶机器人运用的“基于改进型神经网络的智能识别技术”,其实是秦浩大学参加创新大赛时研究生队长的作品。

  包括一些传感设施,都被秦浩“参考借用”了一下。

  所以面对延伸的问题,他还真说不出个所以然。

  电池续航也是特意避开的话题。毕竟底盘不大,设备又多,留给电池的空间自然就小了。

  倒不是没考虑过增加续航。

  只是一个月的时间毕竟太短,能整合出采茶机器人就已殊为不易了。

  何况电池电量的问题公认的难以解决,哪里是自己能摆平的。

  秦浩本以为能瑕不掩瑜,没成想杨教授眼光倒是毒辣。

  让他颇有些汗流浃背。

  “额,续航时间近一个小时,地形条件差的话还会缩水……”

  看着秦浩磕巴起来,周恒心里叹了口气。

  他自然知道杨正义心里想的什么。

  但这又不是装备验收会,没必要这么严格。

  真指望他们一个月内把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解决好?

  那还要我这个院长做什么?

  他正要拉扯两句,却听杨正义先他一步开口:“还是有进步空间的。”

  “我手下的学生有几个项目,你有机会可以跟着锻炼锻炼,我想周院长不会反对的。”

  闻言,秦浩顿时喜不自胜。

  原以为会在杨教授面前露馅,居然还是争取到了进组打工的机会。

  慌忙鞠躬致谢。

  也是让其他人艳羡不已。

  “杨教授亲自邀请哎,真羡慕秦浩!”

  “咱也没他那个本事啊。”

  “怎么感觉杨教授不是特别满意呢?”

  “人家要求高很正常,对我们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

  主席台上。

  周恒凑到杨正义身旁小声说道:“我说老杨,就别把你的工作要求带到这来了,你的心情我理解,可电池续航的问题哪是他们能整明白的?”

  “我再不提醒你,是不是要让他们帮你外骨骼机甲搓出来?”

  “一码事归一码事。”

  “智能农机能做成这样,已经算好苗子了。”

  “知道了知道了,我少讲两句行了吧?你还是一如既往的护犊子。”杨正义苦笑着喝了一口茶。

  方才在秦浩身上的期望落空,杨正义也是打消了碰到惊喜的念头,放平心态欣赏考核。

  可接下来展示的几人又都表现平平,让二人准备的好话都没处讲。

  直到贺飞的无人机在半空中灵活地上下翻飞。

  “报告周院长、杨教授,这是我改进的农用无人机!”

第4章 :考核当日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