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九章 折中之策

  “标儿,你尽管说来。”本来听到朱标同意分封的朱元璋终于松了一口气,听到这一句心头又一紧。

  “眼下父皇的大明江山立国时间尚短,根基未稳,为抵御北元入侵,防范西北边患、东南倭乱,须有军队镇守要塞。”

  “而武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时间久了会滋生祸端,五代十国频繁易主,武将篡位即是先例。”

  朱元璋和马皇后被自己儿子这番精辟的言论折服,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武将可不信,只能任用藩王驻守边塞。”

  此言一出,朱元璋一拍大腿站了起来,高声叫道:“这才是咱的皇太子。”

  “但父皇若要分封,要有一个万全之策,须按这三点谋划。”朱标扫了一眼朱元璋,继续沉稳地说道。

  “既能封各位皇弟为王,又能避免他们日后尾大不掉,谋反叛乱。”

  “其一是效法宋朝,分封为王,诸王的分封爵位,其子孙不世袭。”

  “诸王子孙不世袭爵位,又该如何谋生呢?”朱元璋率先向朱标抛出自己的疑问。

  “是呀。”马皇后脸上立刻涌上了愁云,“皇室子孙平日里养尊处优习惯了,削了他们的爵位,停了他们的俸禄。”

  “还不知道他们要闹出多大的乱子呢?”

  “他们敢。”朱元璋怒目圆睁,眉宇一沉,“谁敢以下犯上,咱第一个饶不了他。”

  朱标把手一抬,制止道:“父皇息怒,儿臣自有办法。”

  “诸王子孙不能世袭爵位,但是朝廷可以颁布圣旨,允许宗室嫡庶入仕为官。”

  “好好,好办法。”朱元璋忍不住拍手喝彩,“宗室子弟,都给咱应试,考中的为官为宦,考不中的放牛耕地。”

  “放牛耕地?”马皇后朝着朱元璋嗔怪道,“尽说些胡话。”

  朱标心里却不以为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口号最先为陈胜、吴广所实践。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撼动了虎狼之秦。

  虽然最后起义以失败告终。

  但却敲响了秦朝灭亡的丧钟。

  后继者仍前仆后继地实践着。

  “前朝宗室子孙繁衍无穷,岁禄巨增。”朱标思忖刹那,才缓缓开口,“此举定可彻底消除前朝分封过繁弊端。”

  朱元璋和马皇后心悦诚服的纷纷赞同。

  “标儿,其二是什么?”还没等朱标开口,朱元璋急忙催促道。

  “内地王和塞王定期轮换,以防长期雄霸一方,势力盘根错节,成尾大不掉之势。”

  根据朱标对明代历史的回顾,明代就藩的23位亲王中,开府边塞的仅仅只有九位,内地有十四位。

  边塞王相较于内地王,兵多将广,手中握有很大的权力,且手下士兵战力强悍,远不是内地士兵所能相比的。

  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都是有名的塞王。

  在靖难之役中足可见边塞军队的战力之强。

  而宁王朱权的朵颜三卫更是明朝军队中的战力天花板。

  “此法甚好。”朱标连连点头,“这样诸王就得老老实实给咱守疆土了。”

  “标儿,其三呢?”看着陷入沉默的朱标,马皇后出声询问道。

  “儿臣有难言之隐。”朱标面露难色,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儿臣怕说出来让父皇生气。”

  “但说无妨。”朱元璋大手一挥,“标儿你尽管说罢了。”

  朱标在得到朱元璋的首肯后,才定了定心说道:“兄弟阋墙,骨肉相残,自古有之,皇家更是如此。”

  “若要永绝后患,须当断则断,先下手为强!”

  “标儿……”朱元璋和马皇后皆心头一震。

  他们自然明白朱标话里的意思。

  虽然朱元璋从未当面与马皇后探讨过诸子之间的权力争斗。

  但二人都知道,出生于帝王家,势必要面临同室操戈的结果。

  “确实如标儿所言。”朱元璋长长叹息了一声。

  作为缔造大明王朝的人。

  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

  他深知,在权力面前,亲情如危墙一般,看似完好,一触即倒。

  朱元璋可以以开国皇帝的身份、崇高的威望和影响,还可以控制诸王。

  但朱元璋自己也清楚,自己无法预料到自己后来的皇位继承者能否做到。

  但作为穿越者的朱标却在史书上亲眼目睹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朱标的早亡、朱元璋的驾崩,仁弱无能的朱允炆的继位。

  注定无法抵抗一群强势逼人的叔叔们。

  在朱棣发起的靖难战争中,四年皇帝生涯早早退场。

  而胜利者朱棣也终尝恶果。

  汉王朱高煦踏上了老父亲的老路,也树起靖难清君侧的大旗。

  但他却忽略了一点,他的对手不是软弱的建文帝。

  最终在侄子朱瞻基的注视下,被处以铜缸燃炭,身首为灰。

  “标儿以为如何?”朱元璋沉默良久,轻声问道。

  “父皇在分封诸王时,除给于其边疆军事大权,另为每位亲王配置护甲卫士三千人。”

  “这三千人须由父皇亲自挑选,以为内应。”

  “若诸王有谋逆之心。”

  “可给予这三千甲士便宜行事之权。”

  “此话怎讲?”朱元璋忧心忡忡地问道。

  “必要时可以先斩后奏。”朱标冷冷地说道,语气从容冷静。

  三国时期,曹植曹丕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道尽皇室权力斗争的冷酷。

  唐朝时期,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手段狠辣,团灭了大哥和三弟,终缔造了大唐王朝,被尊称为“天可汗”。

  “好,咱就全依太子所言。”朱元璋愁眉不展,背着手,在谨身殿内踱来踱去,踌躇几息,终于下了决定。

  “标儿,勿再多言语了,身子刚好,禁不起这样折腾。”马皇后满是爱怜地望着朱标,悉心地将被子往朱标上身拉了一些。

  朱标看到父皇已经同意了自己的三点方略,紧绷的弦也松了下来。

  这三个法子足以反制诸王的不臣之心。

  彻底断绝妄窥大位的乱臣贼子。

  “李顺,传翰林学士宋濂给咱拟旨。”朱元璋如释重负叹息一声,“分封诸王,让他们给咱的皇太子镇抚地方,藩屏王室。”

  “陛下您忘了,宋大人还在刑部大牢呢。”李顺在一旁小声提醒道。

  “替咱给刑部尚书传个话,放宋濂出来吧。”

  “太子的学业还得仰仗他这个老儒生呢。”朱元璋从心底里还是很肯定宋濂的学识和能力的。

  “奴婢遵旨。”李顺领命后退出谨身殿,朝刑部大牢的方向跑去。

第九章 折中之策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