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七章 这是爱情

  慈宁宫。

  郑贵太妃看着镜子里的倒影出神,时间过得真快,死鬼死了半年了,留自己被人欺负。

  没想到客氏会找上门。

  有了客氏的说和,小皇帝必然会扭转对自己的印象,自己在皇宫里的地位就有保障。

  郑氏忍不住嘴角翘起。

  “太妃。”

  突然。

  一名嬷嬷快步走了进来,“客妈妈离开后,被王太监拦住了,听说两人要重新和好。”

  郑贵太妃皱起了眉头。

  事情变得太快。

  会不会影响自己。

  “如果客妈妈又和王太监和好,那还要不要派人回家里,告诉少爷与魏太监的事?”

  郑贵太妃烦闷不已。

  最不喜欢变数。

  侄儿在外头受到自己的牵连,虽然是锦衣卫左都督,可日子也不好过,自己看在眼里又无能为力。

  “快去打听清楚。”

  郑贵太妃挥了挥手,那嬷嬷退了出去。

  郑家掌管锦衣卫三代人,势力庞大,不是轻易可以扫除。同样,郑贵妃掌管后宫数十年,哪怕如今退居于慈宁宫,手里头可用的人仍然不少。

  何况郑贵妃还有儿子撑腰。

  福王是小皇帝的亲叔叔,小皇帝登基不久,不敢慢待郑贵太妃,也没这样的规矩。

  很快。

  慈宁宫外发生的事情,许多人得知了。

  司礼监。

  不少人听闻后,赶来向王安道喜。

  “魏忠贤不过是个小人罢了,我们内书堂的人,不愿意和他一番计较,他真以为自个是人物了。”

  读书人容易瞧不起别人。

  读了书的太监,也瞧不起没读书的太监。

  王安是正经内书堂出身,犹如文臣里讲究科道出身,内阁讲究非翰林不入内阁。

  司礼监是二十四监之首,同样讲究内书堂的身份。

  比如万历先皇的时候,太监冯宝是内书堂出身。

  王安是冯宝提携起来的人,他那时候也是在内书堂读书。

  根正苗红。

  王安面色平静,眼角的笑意却藏不住,实在是客氏不同,她在小皇帝内心的分量太重了。

  哪怕是王安也无可奈何。

  自己的干儿子与客氏和好了,王安当然很高兴。

  “以前不对魏忠贤下手,不过是不愿意脏了手,只是他做的太过分,天天勾引皇上不务正业,外头的大臣们也很不满,责怪杂家没有尽本分。”

  王安冷笑,“正所谓小人得志便猖狂,过几日,以后宫里头就没有这号人物了。”

  “早该如此。”

  众人连连点头。

  有几人眼神里放光。

  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置,他们自己争了许久,没想到被魏忠贤这个外人插足。

  如今大家又有了机会。

  “去告诉国臣,既然与客妈妈和好,就好好的对人家,别又让人家寒心跑了。”

  有人想了想,不放心的说道。

  “魏忠贤会不会去抢人?”

  “他敢。”

  “不怕他胡闹,就怕他不闹,他要是敢来咱们这里抢人,那就是他的死期,打死了他。”

  王安一脸的轻视。

  没有客氏的支持,打死魏忠贤也不过是打死一条老狗罢了。

  “好,我们都去准备准备,就等魏忠贤来,让他有来无回。”

  有了王安的话,其余太监们摩拳擦掌。

  甚至有人去找武器。

  王安只当没看见。

  许多年前,万历皇帝还小的时候,也是刚登基不久,内廷两宫太后驱逐顾命大臣内阁首辅高拱。

  那时候还是小黄门的王安,就听从了冯宝的安排,与一帮小太监手持大棒,盯着刚刚入宫,一头雾水接旨的高拱。

  冯宝亲自发话。

  但凡高拱要是露出违旨的迹象,他们就用手里的大棒打死高拱。

  连内阁首辅都不过如此,何况区区魏忠贤。

  皇宫里头每年消失多少不开眼的人。

  众人做好了准备,就等着打死魏忠贤,左等右等,没想到王国臣一脸狼狈的跑了过来。

  王国臣踉跄了几步,爬到王安的身旁,哭道:“干爹,魏忠贤把客妈妈抢走了。”

  王安晃了晃。

  “胡说。”

  王安厉声道,“我们都没有见到魏忠贤,他如何抢走客妈妈?你是不是又惹客妈妈生气了?”

  众人无语的看着王国臣。

  王国臣老泪纵横,哭道:“是皇上,文华殿的太监来的,说皇上口谕指婚,让客妈妈嫁给魏忠贤,客妈妈一听就要走,儿子拦不住客妈妈。”

  王安犹如五雷轰顶。

  其余人也犹如霜打了的茄子,这事闹得,还不如没发生这件事呢,如今反倒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以后啊,魏忠贤得在宫里横着走了。

  “没用的东西。”

  王安醒悟过来,狠狠的一巴掌,打的王国臣晕头转向。

  没有人可怜王国臣。

  有些聪明人悄悄的离开,不愿意受到牵连。

  ……

  客氏终于回到了文华殿。

  魏忠贤抱着客氏哭,一脸的委屈。

  客氏哄道:“我没有变心,是那魏朝,他不让我走,你看我不回来了么。”

  好一出狗血爱情戏。

  朱由校虽然不再无聊,看得也膈应。

  魏忠贤五十多岁了,如此美好的画面,朱由校拉着杨报国走到旁边的偏殿,把场地让给了人家两口子亲热。

  杨报国也服气。

  谁让是自己的外祖呢。

  看到杨报国小脸苦成一团,朱由校反而笑了起来。

  “报国啊。”

  “你呀,就是太正经了,才十四岁,像个小大人似的,这样不好,容易长不大,做人要开心,你外祖教朕的道理,难道没有告诉你。”

  进入了偏殿,杨报国松了口气。

  虽然是意外,可是呢,意外背后代表了机遇。

  借助这件事情打了翻身仗,让魏忠贤可以放手对付王安的人,对自己的计划更有帮助。

  想到自己的计划,杨报国觉得不该把朱由校当傻子。

  今日自己可以在朱由校面前说别人的坏话,哪天别人也可以在朱由校的面前说自己的坏话。

  想要放手施展的那天,还是要等魏忠贤彻底打败王安,真真正正的掌握内廷。

  魏忠贤加上客氏,一左一右的围住朱由校,内廷都是他们二人的势力,到了那个时候,就没人在朱由校身边说自己的小话了。

  “臣得皇上圣眷,赐名臣报国,臣惶恐不可终日,生怕辜负了皇上期许,所以忧心国事,不敢疏忽一日。”

  “位卑而不敢忘国。”

  杨报国义正言辞。

  朱由校仿佛被闪了眼,瞧瞧,眼前的小子多会说话,不输给外面的大臣们啊。

第七章 这是爱情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