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4章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袁崇焕此人,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颇多争议。

  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是大明最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有人说他养贼自重,出卖大明的利益,私通建奴,是大明最大的奸细。

  在朱烨看来,无论真正的袁崇焕是什么人,他都不打算重用他。

  此人的军事能力强不强,他不知道,但是袁崇焕这个人欺君,而且是屡教不改。

  对皇权没有丝毫的敬畏,无论是“五年平辽”的大话,还是后来矫诏杀死毛文龙,都是不敬皇权的表现。

  而大明眼下,也并不缺一个可以督师蓟辽的人。

  无论是现在的辽东经略王之臣,还是赋闲在家的孙承宗,亦或是袁可立,就连尚在陕西观政的洪承畴,也比袁崇焕更合适。

  至于召李自成进京,朱烨自然也有自己打算。

   无论后世如何评价李自成,有一点都是无可否认的,那就是传承两百多年的大明帝国,实质上就是亡在这位快递小哥的手里。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朱烨现在最需要考虑的,就是回京之后该怎么应对汹涌的朝议。

  重新设立丞相,而且还要任命魏忠贤这么一个阉人,担任左丞相这样的位置。

  不用想,朱烨也知道朝臣们会是怎么一个反应。

  既然已经暂时收服了魏忠贤,朱烨也不想再在这里耽搁了,他还得回去准备,准备和满朝文武战斗。

  不过,临走前,朱烨还有件事要办。

  “丞相,朕记得你离京的时候,带了十几车金银细软吧?”

  朱烨这话一出,魏忠贤就知道对方的意思了,忙是躬身道:“陛下,臣愿意将全部身家 ,敬献陛下,以为国用。”

  朱烨微微颔首道:“既如此,那朕就先行回京,你押解着东西随后跟上。”

  “臣遵旨!”

  魏忠贤赶紧答应一声。

  朱烨见状,也不再啰嗦,带着方正化和王承恩两人就离开了魏忠贤的营地。

  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站在魏忠贤身后的李朝钦忽然开口道:“干爹,要不要……?”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朝钦的眼中满是凶光。

  魏忠贤却是摇了摇头道:“罢了,小……皇上已经不是之前那个信王了,现在的皇帝,要手段有手段,要胆魄有胆魄,我们本就是皇家的爪牙,现在无非就是换了一个主子。”

  说到这里,魏忠贤又用只有自己可以听见的声音说道:“现在看来,这位新主子也不错。”

  李朝钦自是没有听见他后边的话,见对方不同意自己截杀的意见,又开口问道:“干爹,那我们现在是回京还是……?”

  “回京!”

  魏忠贤大喊一句,旋即转身去了自己的营帐。

  再说朱烨这边,出了魏忠贤的大营后,三人并没有继续赶路,而是找了一家客栈暂住。

  “皇爷,我们不立即回京吗?”

  方正化有些不解的问道。

   朱烨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王承恩在旁说道:“你这夯货,你以为陛下是你?夜深露重的,明日再赶路也不迟。”

  方正化听后,忍不住嘀咕道:“那我们和魏忠贤一起返京不也行吗?路上还有人保护。”

  王承恩顿时气结,瞪了他一眼道:“说你是夯货,你还不承认,皇爷和魏忠贤在一起,你能保证他不起歹心?”

  “他敢?我老方砍不死他?”

  方正化眼睛一瞪,厉声道。

  “你能杀几个?十个?还是一百个?”

  王承恩不屑道。

  “我……”

  “好了,都去休息吧,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难道你们不累吗?”

  见两人马上就要吵起来,朱烨发话了。

  “奴婢就在这里伺候皇爷就寝。”

  王承恩撇了方正化一眼,低眉搭眼的对朱烨说道。

  方正化也是一把抓住软剑的剑柄道:“奴婢得留下保护皇爷。”

  “朕要休息了。”

  朱烨说完,就起身走到了床边。

  长时间的赶路,他真的有些累了,现在只觉自己的大腿火辣辣的疼。

  王承恩忙是端来了热水,伺候朱烨洗漱。

   一夜无话。

  翌日一大早,朱烨就带着王承恩和方正化,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

  紫禁城,乾清宫。

  一身风尘的朱烨,终于又回到了宫里。

   “大伴,去请内阁诸臣。”

  “皇爷,要不先休息一番,再……?”

  “让你去你就去,时不我待。”

   朱由检不满的对其吩咐道。

  “是,奴婢遵旨!”

  王承恩也不敢再劝,一溜小跑的就去了文渊阁。

  稍顷,以内阁首辅黄立极为首的内阁诸臣,就来到了乾清宫的东暖阁。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金安!”

  “起身吧,赐座。”

  朱烨对一旁伺候的内侍吩咐道。

  内侍忙是搬来几把椅子,让几位大学士坐下。

   等几人分头坐定后,朱烨直接开口道:“眼下我大明局势,说句内忧外患一点都不为过,朕自感精力有限,恐难以妥善处理国政。”

  “所以,朕打算恢复丞相之位,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不可!”

  “陛下请三思!”

  “陛下,皇明祖训有言,我大明后世之君不得复立丞相,臣下有敢建言者,凌迟处死。”

  ……

   朱烨的话一说完,黄立极、李国普、施鳯来等人就纷纷出言反对道。

   朱烨拿着手里的玉如意,轻轻敲击桌案,发出咚咚咚的响声。

  几人这才安静下来。

   朱烨这才继续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太祖皇帝定下这条祖制的时候,他老人家正是春秋鼎盛,我大明也是如日中天,内无忧患,外无强敌。”

  “但现在我大明是什么情况?外有辽东建奴虎视眈眈,内有山陕民变。”

  “大明已经到了非改制不可的时候了!”

  朱烨这番话说的可谓是句句在理。

  但却依旧难以说服这几位内阁辅臣。

  朱烨接着说道:“朕属意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厂臣魏忠贤,担任我大明左丞相。”

  此话一出,内阁诸臣皆是不说话了。

   内阁的这几人,无论是黄立极这位首辅,还是施鳯来、张瑞图、李国普都是妥妥的阉党。

第4章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