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和我想的一样,儿子成为了街上最靓的仔。
回头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我也有些小紧张。
我才是妈妈唉,就连抱着儿子也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现在成了被儿子抱在怀里的小娃娃,还被这么多路人围观。
说实在的,真有点小羞耻。
我小声嘀咕着:
“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儿子都无语了。
他赶紧转移了话题。
“妈,你想去哪吃早饭?”
我心动了动,很快又平复下来。
在医院躺了那么久,每天都是清汤寡水,嘴巴都淡出鸟来了。
可问题是,现在就算把满汉全席摆在我面前,我也只有嘴馋的份啊。
看出了我的郁闷,儿子说:
“没关系,我帮你吃。”
我:“……”
谢谢你啊。
我更馋了!
最后,儿子去了我们母子以前经常去的海记面馆。
海记面馆开了二十多年,是这一带的老馆子。
老板姓赵,是一个热情豪爽的老大哥,从小看着我儿子长大。
一见到儿子,老赵就笑眯眯的打招呼:
“是小太阳啊,还是老样子吧?”
“哟,今天还带了个蓝胖子来吃面。”
儿子也笑着说:
“对,一碗牛肉面。”
此时才刚刚六点,店内客人不多。
面一上桌,老赵就坐在这一桌和儿子闲聊。
“你妈最近怎么样?”
“本来前两天我就想去瞧瞧,可是事情太多,就一直拖到现在,不知道今天方便不?”
儿子吞下嘴里的面,小声说:
“赵叔,我妈…前天下午走了。”
老赵嘴里叼着的牙签一下子就掉在了地上。
安静的面馆里发出一声轻微的“啪嗒”声。
他张了张嘴,最后化为一声长叹。
“你这孩子怎么不早说,我和你妈好歹也是多年的好友,我该去送送的。”
看着老赵逐渐湿润的双眼,我的嗓子里好像堵了个大石头。
老赵为人仗义,街坊四邻不少人都接受过他的帮助。
当年我和儿子孤儿寡母的,就多亏了老赵各种帮忙。
小到抗米上楼,大到半夜帮我送高烧的儿子去医院。
数不胜数。
该遗憾的是我啊。
临走前,都没能向他道谢。
趁着老赵没注意,我向儿子使了个眼色。
儿子心领神会,转头对老赵说道:
“赵叔,虽然您没能见我妈最后一面,但你们都是这么多年的老交情了,我相信,我妈不会怪您的。”
“反而是我们感谢您才对,谢谢您这些年的帮衬,没有您在,我们母子的日子肯定没有那么顺遂。”
老赵摇摇头。
“话虽这么说,但终究是个遗憾。”
“算了,不提这个了,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回老家,还是留下?”
儿子想也没想就回答:
“我想继续留在这里生活。”
“我妈很喜欢这里,我想代替她,留下来。”
老赵哈哈大笑。
“好好好!”
“以后你要是有什么需要,随时来找我。”
“以后逢年过节就来我家吧,以后你就是我赵家的一份子了,只要我还在,就保你有一口肉吃!”
儿子说:
“好,承蒙赵叔不嫌弃,以后我一定常常上门叨扰。”
老赵一巴掌轻轻拍在儿子的额头前。
“来就来,别文邹邹的!”
儿子苦笑着揉揉挨打的额头。
我在心里偷乐。
儿子这样内敛的性子,就该多和老赵这样外向的人在一起玩。
有老赵在,儿子的以后我算是放了一半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