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大明正统

我才是大明正统

寒梅惊雪来源:阅文

字数:6.55万字

阅读:65490 已完结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948 26 0票 推荐票
小说简介
洪武三十一年,大明太祖朱元璋崩。 拥有着后世灵魂的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成帝! “既然我成了大明天子,那…朱棣,对不起了,你就只能当个治世能臣了!” “搞个内阁,建个军校,开个国有银行,发展下商税,普及一下九年义务教育…” “派郑和去南美挖点土豆……” “再鼓励一下各种小发明…比如…火枪大炮?!” “咦…等等…不知不觉,我大明已经这么强大了么?”...
朱允炆 朱棣
免费阅读

  洪武三十一年,大明太祖朱元璋崩。

  拥有着后世灵魂的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成帝!

  两世为人,朱允炆知道,大明对于至高无上的皇位,觊觎者可不是一个两个。

  尤其是燕王朱棣!

  也正是他,后来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把当了四年皇帝的朱允炆给赶了下去。

  到最后,朱允炆自己玩失踪,他的老婆孩子都死了。

  嗯,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被朱棣囚禁了五十多年,放出来没多久也死了。

  “既然我成了大明天子,那…朱棣,对不起了,你就只能当个治世能臣了!”

  朱允炆缓缓睁开了眼,目光中,再没有胆怯与懦弱,只有笃定的坚决与无畏!

  “皇上,兵部左侍郎齐泰,翰林修撰黄子澄求见。”

  内侍高声禀告。

  好家伙,卧龙凤雏都来了。

  作为辅佐朱允炆的核心人物,建文朝覆灭的坑,有他们两个努力刨土的影子。

  他们出的主意,没一个可行的,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齐泰、黄子澄至了大殿之中,跪拜行礼,呼道:“臣参见吾皇圣躬金安。”

  朱允炆搜寻着记忆,左侧面容消瘦,花白胡子,年近五十的,便是黄子澄。

  右侧身体相对健朗,颇有精神的便是齐泰。

  “免礼。”

  朱允炆沉声说道。

  齐泰开始进言:“皇上,如今藩王手握重兵,自甘肃至辽东,有九大塞王镇守,合计军士二十一万人,此外还有漠南卫所军士十六万。”

  “其中,以燕王、宁王之兵最为强盛,宁王有兵八万,战车六千,手下朵颜三卫精悍难挡。”

  “燕王有四万余将士,皆是百战之师。加值燕王爱兵如子,屡施恩惠,军中不知皇上,只知燕王,恐有灾祸。”

  “臣等日夜不安,愿皇上早下决断,裁撤藩王,收军权于五军都督府,为皇上所辖制……”

  朱允炆听得连连点头,这两个老头,不做传销可惜了……

  “燕王当下在哪里?”

  朱允炆没有直接回应齐泰。

  齐泰愣了下,说道:“应还在淮安吧。”

  “淮安?”

  朱允炆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历史上的朱棣,在听闻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之后,日夜奔丧,结果被拦在了淮安,痛哭哀求都不被允许入京。

  只能委托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进京代为守孝。

  “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这是朱元璋遗诏中的一句话。

  简单点来说便是,我朱元璋死了,你们这些儿子,在外面好好待着,别回京师奔丧。

  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很认真的执行了这一条。

  嗯,适用人只有一个,那便是朱棣。

  至于其他的叔叔,都哭着进了京师。

  朱允炆这种差别对待,自然是忌惮朱棣的表现,虽然拿着遗诏当了令箭,但却办得不光彩。

  一件事,要么一视同仁,都不让来,要么都来。

  来一堆,拦一个,这算什么?

  不是明摆着欺负朱棣?

  就差直接打脸朱棣,告诉你,我朱允炆不让你来,你就只能在外面候着。

  不听我的就是不行,咋滴,你还能闯过来不成?

  被打脸的朱棣想来是不会舒服的,转身造一些兵器,买一批粮草,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曾经朱允炆近乎白痴的决定,现在的朱允炆表示无奈与同情。

  既然自己来到了这里,大明巨舟就不能再触礁了。

  “召燕王入京!”

  朱允炆轻轻说道。

  简单的五个字,让齐泰、黄子澄顿时打了激灵,不明所以地看着朱允炆。

  “皇上,此时召燕王入京,岂不是与前令矛盾,朝令夕改,于皇上天威有损啊……”

  黄子澄连忙劝告。

  朱允炆叹息道:“前令发出之时,其他诸王尚未入京,如今其他诸王皆在京师,只少燕王,世人如何评说?

  再者,我朝主张仁孝之治,燕王乃是太祖四子,朕的四叔,如何不入京师?”

  “燕王一旦入京,恐有祸乱。”

  齐泰也不安地说道。

  朱允炆看着两人,笑道:“有何祸乱?”

  齐泰面色凝重地说道:“燕王曾率大军征战沙漠,在军中威望极高。

  加之其与五军都督府的勋贵关系密切,若是任由其待在京师,走动过多,恐会笼络人心。”

  朱允炆淡然一笑,摆手道:“笼络人心,也好,朕可以看看帝国勋贵到底是站在朱棣一边,还是站在朕这一边。就这么定了,传旨吧。”

  齐泰与黄子澄只好跪拜离开。

  “今日皇上似与往日不同。”

  一位温婉端庄,身着白衣的女子走了过来,笑着说道。

  正是皇后,马恩慧。

  朱允炆暗暗一惊,毕竟是枕边人,加上女人的直觉,足以感知到细微的变化。

  “前些日子,皇上唯恐见到燕王,如今下旨召燕王入京,也不知如何考量。”

  马恩慧细细说道。

  朱允炆看着马恩慧,思索着怎么应对。

  马恩慧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连忙跪下说道:“请皇上恕罪,臣妾万万不该擅议国事。”

  朱允炆搀起了马恩慧,仔细看着眼前的女子。

  不得不说,马恩慧确实容貌出众。

  一双桃花眼,流动的秋波让人沉迷。

  如水的肌肤透着红润的光泽,微动的唇齿,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拉着马恩慧的手,说道:“你一定要陪朕百年!”

  只有朱允炆清楚,她会死在这宫殿之中!

  在四年后!

  除非,自己能解决藩王问题,能解决朱棣!

  历史上的朱允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蠢货,虽然有着文官推崇备至的“仁慈”,却在军略方面根本没脑子。

  继位不到三个月,就收拾掉了朱棣的亲弟弟周王朱橚,还告诉其他叔叔,这就是拥兵自重的下场。

  这种杀鸡儆老虎的行径,可谓二百五。

  既然亮出了刀子,撕破了脸,你就接着干呗。

  可这货又收了手,休息了大半年,又开始磨生锈的刀子,先后处理了湘王、齐王、代王、珉王。

  一天天调兵遣将,围着北平地图指指点点,结果就是不动手。

  直到朱棣装疯卖傻,暗中筹备个差不多时,才安排人上门抓人。

  结果朱棣扔瓜为号,靖难自此拉开……

  朱允炆初登皇位,大刀阔斧,疾风骤雨,用了四年,把自己给玩残了。

  不过那是历史!

  如今,自己才是朱允炆!

  还有时间,还有得挽回。

  毕竟,齐泰还没有成为兵部尚书,黄子澄还没有成为太常寺卿,方孝孺也没有成为翰林侍讲。

  周王还活着,自己还没削藩。

  牌还是那副牌,王炸与四个二都在自己手里。

  自己所能凭借与依托的,便是脑海之中的历史,还有后世的经验。

  这些,将是自己快朱棣一步的决胜法宝!

  

目录 (共10章) 更新于:2024-04-24 12:21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