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三章 接手新项目

  可不管每个人心里都在盘算着什么,苏晴的目标一直很坚定:

  “我要快速地上位,这样才能有办法在D公司拿到更多有用和关键的证据!”

  入职一个月,她除了快速学习业务知识之外,还把部门内五湖四海、脾性不一同事的底细,都摸得一清二处。

  “早啊艾总!各位帅哥美女早!打工妹小苏又来啦!”

  苏晴像往常一样和大家爽朗地打招呼。

  “姐,你今天又漂亮了啊!哇,你这新包好贵的吧?我在网上看了好久,可是没钱只能流口水。”

  苏晴指了指女同事背的新包包,一脸羡慕地看着女同事。

  无论工作本身干得怎么样,嘴得先够甜。把握好尺度,别让人觉得太虚伪就行。

  “哈哈,我老公出差的时候顺便给我带的。确实有点贵,我都舍不得,让他别买了,可他非得买,说老婆喜欢就行。”

  “是吗?我看看?”

  另外一个女同事闻声,也过来看了一眼。

  “嗯,确实挺好看的,但是我这种胖子就背不了。带子不够长。”

  苏晴赶紧接话自黑,避免场面尴尬:

  “那是因为你太漂亮了!没有点体重,哪能压得住美貌呀!不像我,瘦的像根营养不良的竹竿似的……”

  “嗯,你确实得多吃点啊。男人可不喜欢没肉的。不过没事,你跟着我就有好吃的,慢慢体重就能涨上去了。”

  女同事抖了抖胸口的两坨肉,自豪地安慰苏晴。

  苏晴本身对得到男人的认可没什么兴趣。在她看来,每个女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

  “管他们那些臭男人喜欢什么呢?!”

  “我分析他们的偏好,只是为了利用和控制他们,来帮助达到我的目的而已。无论男人女人都一样,只要对我有用,我可以在他们面前有一百种模样。”

  -

  茶水间里,几个同事一边泡咖啡,一边小声私密地闲聊:

  “哈哈!我最近终于把算全球新品价格的活儿交出去了。”

  “给苏晴了?”

  “是啊,反正就是个不重要的活儿。但是每次都得查这几十个国家的汇率,而且每个零部件的价格都得算,又烦又累!还容易出错!”

  “我记得之前有人就算错了一次,把价格算低了好多。搞得产品上线之后公司亏了不少钱呢。”

  “那你这可是交出去一个苦差事啊!恭喜你!”

  “不过你别说,这个苏晴直接用代码写了个自动换算的工具,又快又准。”

  “哟,那她干活儿还挺用心用脑的嘛。你可要小心啊,老话常说,‘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

  “这你们可以放心。我交给她的都是些脏活累活,她还开心感激得不行。以后要是有什么要票选的事,估计还能拉拢她一票呢。”

  -

  艾铃兰依旧顶着凌乱的头发,急匆匆地踩点来到公司。

  “苏晴,你手上有什么重要的工作吗?”

  “报告艾总,艾总布置的工作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小苏随时等待老板安排。”

  苏晴的回答,既没有表明入职后没有在做重要的工作,也让艾铃兰感受到自己作为领导的重要性。

  “艾铃兰虽然是项目部门的一把手,可所有老员工私底下都对她非常不服。

  她此刻最想要的下属,就是对她服从听话的人,而能力反倒是其次。所以我在她面前多乖巧一点准没错。”苏晴暗自思忖着。

  艾铃兰看了看手机上的消息,眉头紧锁地对苏晴说:

  “行,那你午饭后来找我一下吧。”

  -

  苏晴草草地吃完饭,提前找了个舒适的面谈间等艾铃兰过来。

  “艾总,您来啦!”

  “害,也就你叫我艾总,大家都叫我铃兰姐。你也叫我铃兰就好。”

  “今天找你来,主要是想让你下午和我一起去参加个新品发布的预演会。我看你每天晚上都走得很晚,可一直低头学习是没用的,还是得在实践中多锻炼锻炼。这个新品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哇!谢谢艾总!哦不……谢谢铃兰姐!”

  苏晴喜出望外,她了解到很多同事都坐了半年以上的冷板凳,才有机会开始接手项目,而自己才刚来一个多月。

  “不过……”苏晴突然有些担心。

  “嗯?你说。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没有问题了!铃兰姐这么照顾我,我一定好好干!”

  她心里继续在谋划着:

  “无论如何,先向她表达知遇之恩,这个肯定不会错的。”

  “可该提前了解清楚的问题,也得趁现在一次问个清楚,不然以后栽了跟头,还不知道在哪儿摔的呢!”

  苏晴鼓起勇气和艾铃兰说:

  “不过毕竟我是第一次接受项目。为了干得更妥帖一点,有些事情还想和铃兰姐提前请教一下!”

  “哈哈,说吧!”

  “是这样的。我听说项目部一般都是从头开始接新品的。可这次为什么等到产品都快发布了,我们才开始接手呢?”

  “你说得很对。”

  艾铃兰笑咧嘴一笑,自己果然没有选错人。

  一般的新人可能激动地马上就开始准备着手工作了,但苏晴是个聪明的姑娘,思考逻辑极其缜密,肯定不会不假思索地就揽下这个新项目。

  “因为这个新品有些特殊的情况。”

  “特殊的情况?”

  苏晴的好奇心一下被吊起来了。

  “嗯。这个新品是模仿竞争对手的。竞争对手在3个月前就把创新产品推出了市场,而我们一直没有这种形态的无人机。如果要从头研发,时间肯定来不及了。”

  说到这,艾铃兰突然轻叹了一口气。

  “所以产品部有个老同事,就自发地组织了一群资深的伙伴,把这个产品先复制了一遍,让工厂赶工出来了。”

  虽然苏晴才刚加入公司没多久,但凭借她对无人机行业和D公司的了解,如果只是纯粹的复制模仿的话,不仅不符合公司高端创新的基调,还很难打动挑剔的消费者。

  但自己只是个新员工,提出反对意见也没有什么意义,她也就没有继续问下去了。

  果然天上不会掉大饼。很可能是个坑,只能见招拆招吧!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第三章 接手新项目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