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身份疑云
“我这个一县之长,每月俸禄到手不过四百余块,可就杨令歌身上穿的那件长衫,价格绝对不会低于三百块。”
赵如镜眼角的余光瞥见从沉思中反应过来的韦智也在看自己,就继续说道:“嘿嘿,如果再算上杨令歌脚上穿的那双边茂福纯手工布鞋,就他那一身穿戴,几乎就花去了我一个月的俸禄。”
饶是韦氏家大业发,但听当官的姐(妹)夫这么一说,韦智和韦信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
赵如镜接下来说的话,让韦智韦信哥俩更加的意识到,营长三哥之所以要礼遇杨令歌,应该不仅仅是因为杨令歌是他顶头上司傅子赉团长力荐的结果。
难得看见韦智有一丝吃瘪的意思,赵如镜决定继续放猛料,看看这位保长舅哥作何反应。
他坐直身子认真地说道:“等杨先生回来,你们可以留意一下,他身上那件出自隆瑞祥的长衫,在这个位置有一处微不可查的印记,那代表的可是隆瑞祥总店大掌柜沈庆鹤。”
见韦智和韦信同时露出不解之色,赵如镜心头暗喜,立刻解释道:“四哥、小六,想要让沈大掌柜的亲自量身、做衣裳,光有钱还不够,最主要必须得有面儿。”
话说道这里,赵如镜朝灵棚方向看了一眼。
压低声音才又继续说道:“就我所知,全国上下能够让沈庆鹤亲自动手的达官显贵,那是少之又少。”
“宁、青两省的马家厉害吧,没少派人送钱过去,可是你们猜怎么着,派过去的人楞是连沈庆鹤的人影都没见着。”
韦信瞠目结舌地看着神情严肃的姐夫,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
韦智有些烦躁地拿掉孝帽,挠着剃得发青的光头瓮声说道:“十多年不见,没想到当年的野种,竟然摇身一变成了风水先生。”
“野种?”
“四哥,莫非你认识?”
韦信和赵如镜俩人,几乎同时出声。
“这个......十有八九错不了吧?”
韦智被赵如镜和韦信俩人诧异的眼神看得有些底气不足,“蹭”一下站起来,撂下一句模棱两可的话,紧皱眉头去了灵棚。
赵如镜和韦信面面相觑,心想四哥这是犯得哪一出,话也不往清楚明白里说。
刘老汉活了五十多岁,从没有像现在这么激动过。
此时此刻,他满脑子都是刚才韦义给自己递烟,韦礼朝自己点头打招呼的画面。等到忽然想起韦礼一再叮嘱的大事,惊慌失措茫然四顾后才发现,原本走在后面的杨令歌,不知什么时候,居然已经远远地甩开自己,走到距离堡子山古城旧址不过十来米的地方了。
刘老汉顾不得去想,这个年纪轻轻的先生,怎么会知道去古城旧址的近路,手脚并用急忙追了上去。
堡子山古城,经过历史长河的涤荡,往昔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堡垒,已不复往昔荣光。
在雾气蒙蒙的日头的照拂下,像一头老迈残喘的猛兽,藏躲在阴影底下舔舐伤口。
等到惊慌失措的刘老汉气喘如牛地爬上古城的护墙,只看到破败的山城箭楼处,傲然站立着一个器宇轩昂的年轻男子。
他跌坐在潮湿的墙头上,可怜巴巴地望着杨令歌的背影,踟躇了好长时间,这才小心翼翼地起身,慢慢地靠了过去。
刘老汉很害怕,担心被韦保长知道,自己怠慢了他三哥的贵客,以后不会再让自己给他们家打短工。
或许是因为一直迎着太阳光凝视的缘故,刘老汉忽然觉得,此时此刻的杨令歌,像极了一杆挺立在天地之间的长矛,凛然无惧任何风吹雨打。
若有若无的山风不时吹过来,杨令歌嘴里念出的字眼也断断续续落进刘老汉的耳朵里。
“……山居其东而水居其西,山绕青龙定是为官富厚,水缠白虎多是白手兴业……”
刘老汉自然是听不懂的,又不敢轻易过去打扰,只能老老实实站在距离杨令歌三五米之外的地方,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甲木长生在亥,丙火长生在寅,庚金长生在已,壬水长生在申……”
杨令歌收起罗盘,微微侧身,朝左手边的闇门沟方向看了几眼,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缓步走到慌不迭站起来的刘老汉跟前,拱手很客气地说道:“刘老伯,我这边差不多结束了,您老要是没其他事,咱们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刘老汉给韦家打了一辈子短工,所以对于姓廖的风水师给韦家老太爷选定墓地这件事,多少是知道一点的。
按理,韦礼和赵如镜都到齐了,韦仁就该安排人手上山挖好墓坑,晚上再安排侄儿近亲共计六人值守。
可是,眼瞅着就要到中午了,不但看不见韦家派来挖坟的人上山,更听不见廖大师诵经念文及摇晃铃铛发出的声音。
刘老汉不明所以,就简单地把这件对于古镇来说,亘古未闻的怪事,强行跟眼前这张俊朗又坚毅,且面带和煦笑容的年轻面孔联系到了一起。
“杨先生,我听说韦老太爷的坟墓就勘在南坪,要不咱俩过去瞅瞅,挖坟的人到了没有?”
话音落下,刘老汉却忍不住抖了一下。
他被自己鲁莽,且自作主张的行为,吓了一大跳。
杨令歌不置可否地笑说道:“至少今天,韦家不会派人上山了。”
“杨先生,四十八军户镇的风俗你应该还不知道,只要没过子时,都可以挖坟修墓。”
刘老汉强忍着心头的不要,用有些哆嗦的声音坚持道。
杨令歌淡淡地笑着,看着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刘老汉。
和颜悦色地点头说道:“刘老伯既然想要去看看,那我们就去南坪转一转。”
刘老汉见杨令歌很干脆地答应了自己,心里反而忐忑不安起来。
既是为自己莽撞的行为,也是因为活了五十多岁,还从来没有遇上一个像杨令歌这么好说话的富贵人。
从古城旧址去南坪,有两条路可选。
其一,沿着来时的路返回,走到山脚下,然后穿过长约四百多米的闇门沟;其二,沿着护墙横穿古城旧址,经过野草横生的碱滩地。
按照刘老汉的设想,他准备领着杨令歌经由闇门沟的那条道上南坪。
虽说路途绕一些,但却平坦。
可让刘老汉始料不及的是,他才准备顺着来时的路下山,却看到杨令歌已经沿着两米多宽的护墙往碱滩地方向去了。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